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2024-02-01

文章来源:成功美术馆
1259次浏览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美好时代》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进程中,“牛”在不断的发展和变迁中承载着重要的文化精神。“牛文化”也在历史长河中被不断的创造和书写,牛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畜,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周易》中称“坤为牛”,即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因为“坤像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更有《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之说。在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的《牛赋》中:“谓牛有耕垦之劳,利满天下,无可逾者……。”可见,牛的精神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今日成功书画家网记者将带您走进当代画家刘敏君先生的田园绘画中,感受画家笔下形态万千,敦厚温顺的“牛”形象。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奔向新时代》


刘敏君先生墨笔下的牛充满了生活情趣,活力四射,动态十足。这得益于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身体力行的体验,对牛的动作、习性、品格有着深入的体察和了解。当然,也不乏先生对传统绘画精神的继承和对笔墨技法的精准把握。我们在他的作品《意趣自然》中,可以看到水墨的丰富变化,明暗、虚实、大小对比呼应等传统的写意手法,也可以在流畅劲健的线条和生动的造型中感受艺术的张力。以简练的线条构写出体型庞大健硕的水牛,水墨的适度渲染和自然过渡呈现出牛黝黑光滑的皮毛;而一侧的小白兔造型简约,正扭头看着身后将欲卧倒的水牛,紧贴着草地的姿态显示着兔子的生性机敏。在它们的前方一朵红艳艳的娇媚小花摇曳着,嫩绿的花叶、小草等物象给人一种轻快之感,使得整幅作品妙趣横生。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春意盎然》


《春趣》一画,笔意洒脱的大写意“牛”与站立在上行枝头上的“鸟”之间,形成一种均衡之势,既表现出画面的融洽自然,又展现出自然物象之间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再如《知足常乐幸福》《闲话论英雄》两幅作品中,在水牛形象的处理上,笔墨更加的细腻,尤其是面部神态描写和体态造型的构写上,都更加的传神。画面中两头外形健美的水牛或卧于草地,或行走在乡野小道,一左一右,相互伸着头仿若在聊天一般,惬意悠闲的样子让人心生无限想象。于笔墨的呈现上,画家用墨沉稳、笔力雄健,回首、昂头之间,眼神的交流互动之间动态十足,传神而富有意趣。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春趣》


“以牛入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思想。古代绘画中的牛,种类形式皆多样,就姿态而言有洗浴、农耕、奔腾、觅食、漫步等。在刘敏君先生的绘画中,我们皆可一览。在刘敏君先生的《春意盎然》一画中,描绘春天的原野上勤恳、坚韧的耕牛形象。以厚重的线条勾画出耕牛健硕的体型,墨色的浓淡变化和适宜的留白更凸显出耕牛骨骼分明的身体形态。远山以淡墨勾勒,敷以赭石之色,近景色彩明丽,生机勃勃,整幅作品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寥寥数笔之间营造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象。不同的题材形象组合水墨绘画中的山、水、花草等物象元素便有了勤勉忠诚、埋头苦干、和气生财等不同的精神寄托,新时代的牛被赋予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般勤恳敬业及勇于创新的拓荒精神。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孺子牛》


刘敏君先生的《母子情》《父子情》以老牛俯身爱怜满眼温情望向小牛的艺术形象。老牛硕大的身体和小牛的灵巧娇小形成鲜明对比,也更激发出人们对生活的激情。《我是牛》一画,以刚劲的线条和浑厚的笔墨写意出两头雄壮、勇猛的牛之形象,辅以作品题诗:“昂首势气冲天啸,俯首奋蹄踏地摇,……”。向我们展示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谐纳福》《戏水财旺》两幅作品,则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传统绘画中虚实相生的笔墨理念,刻画出水牛在水中的生动想象。大面积的留白表现出水塘的景象,重墨擦写出的牛健硕的身形体态,淡墨过渡自然,形象生动。再如作品《奔向新时代》《美好时代》两幅画面中,写意水牛自由奔跑的景象,勇往奋进的不屈形象,直击人心,表达着强烈的时代精神。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和谐纳福》


从作品中不难看出,刘敏君先生充分将西画素描的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巧妙融合,在画面的构图及笔法、墨韵等主观意识的笔墨中也加入了西画的色彩元素,使得画面既有着强烈的视觉感又不失清新典雅的笔墨气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汪利利)


画家简介:


刘敏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99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艺术学部获硕士学位。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吉祥》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戏水财旺》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知足常乐幸福多》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勇往直前》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意趣自然》


淋漓水墨 田园牛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敏君先生“牛画”作品赏析


刘敏君先生作品《母子情》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56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480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68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38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586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400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20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459热度

最新文章

清远散淡 田园诗境——读清华美院戴顺智教授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清远散淡 田园诗境——读清华美院戴顺智教授画作(《西部成功书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025-05-23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