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面具当面目

2021-01-18

文章来源:美术报|0
457次浏览
以何种面目示人,可能是最让古今中外艺术家们“纠结”的问题了。

为艺而能成“家”者,自然要有属于自己的面目。一部艺术史,实际上就是由一张张不同的“面目”组成的。

对待“面目”问题的态度,可以看出东西方艺术的不同倾向。西方艺术强调个性与创造,求新求变乃其核心意识。英国人艾略特说:“每有新的作品产生,传统均将为之移动,并赋予新的位置与观点。”一种风格、一个面目一旦被创造出来,同时意味着结束。

而中国的所有艺文学问,更注重的是“和合”与“会通”。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通”是“变”的前提,没有真正的“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变”。个性融汇包孕于共性之中——人无个性,不必交流,人无共性,则无法交流。创造也必须根植于“道”、“理”,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多的时候,“变”不是刻意“求”来的,而是在境迁、时易下“不得不然”的结果。

当然,中国传统的艺术家也并非不讲个性。清代“四僧”之一的石涛,就是一位个性强烈的人物。他有句画家们耳熟能详的话:“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但石涛之所以能够提出著名的“一画论”,正是源于对传统的洞彻,乃至由画理上“通”于哲理。唯其能“通”,成其能“变”。至于他的笔下为什么有时会“触着某家”?无非各家各派早已烂熟于胸,打成一片,进而找到了各家之上的那个“源头活水”。

扬州八怪也是以面目独特著称。李方膺在一则题梅花诗中说,“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与补之”。实际上,他的墨梅恰恰学的就是南宋的杨补之。他的“不学”,正是以“学”为筌蹄。

启功先生的说法更足以让人吃上一惊,“(学古人)学之不能及,乃各有自家设法了事处,于此遂成另一面目。名家之书,皆古人妙处与自家病处结合之产物耳”。

围绕“面目”,可以展开诸多话题,而这些话题处处牵涉到艺术领域的深层原理。

比如,面目有外露与“隐秀”、鲜明与含蓄之分,就像我们不能说一个长相耐看、不事铅华的女孩子没有“面目”。

以前读到苏东坡对隋代大书家智永的评价:“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总觉得是一句泛泛而谈的“漂亮话”——智永的字给人的感觉分明是“散”、“慢”、“熟”、“软”嘛!然而,近年来,也许是自己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居然从智永的那种“散缓不收”里,看到了动心骇目的精当与遒劲。古人诚不余欺也!

作为一个热诚的书法爱好者,理解一位前贤的作品,前后花了20年时间,这无疑足以证明中国传统艺术的高深与伟大。但反过来看,智永的书法是不是过于渊深玄淡,面目不够鲜明呢?按照今天评价艺术的标准,是不是少了些“创新”呢?对此,坡翁仍然有他的解释:“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于绳墨之外矣”。

从事艺术的出发点,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对待面目的态度。书法之所以为书法,因有个“法”在。智永的用心,要为“二王”一系的书风进行法度上的梳理和完善。至于面目上的“创新”,非不能也,乃不为也。那么,他的书法究竟有没有面目呢?当然有的。他的面目是一种“内俏”,要在“逸于绳墨之外”的那种意态中去体会。而今天的人们,无论在创作还是欣赏上都已经“人心不古”,都在寻求“瞬间的感官刺激”,所以艺术家往往以吸引眼球、哗众取宠为当务之急,所以要挖空心思地“出新意”和“求变态”。

面目与风格不同。一个艺术家可以尝试不同的风格,但他不可能有两副真面目。因此,面目也可以理解为风格背后的“性格”。别林斯基说:“一个诗人的一切作品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怎样分歧,还是有着共同的面貌,标志着仅仅为这些作品所共有的特色,因为它们都发自一个个性,发自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我。”诗圣杜甫既能写出“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也能写出“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既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阔大,又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灵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杜甫“面目”的认识。多样的风格仍然统一于不变的性格之下。反过来看,当不同的艺术家尝试同一风格时,恰好可以分别出他们的不同面目。所谓“韩文如江,苏文如海”,同为豪放一派,韩愈表现出了“浑灏流转”,苏轼则表现出了“雄旷恣肆”。

因此,风格样式好比一个“外壳”,选择怎样的外壳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完善提升到一个高级微妙的境界,而这个过程则需要精神内质的支撑。金农曰:“予之竹与诗,皆不求同于人也”,他的创新意识很强,标榜“同能不如独诣”,与智永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家。金农画竹一反传统,将叶子画得短阔而丰腴,画梅也特意将主干画得粗粗壮壮的。然而,“肥”和“粗”只是样式的选择,并非艺术的完成,支撑这种样式的,是他作为一个文人画家的才识、学力与情怀。“反常”的背后,是“合道”。“肥而能清”、“粗而不滞”才是他的真本领,“拙朴隽永”、“雅逸奇古”才是他的真面目。

说到金农,自然不能不提及他那有名的“漆书”。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漆书”这种样式是不是金农的唯一选择呢?假如金农未能“有幸”地“发明”出“漆书”,那么他的书法是不是一无所成呢?这是个蛮有意思的问题。

艺术的样式,的确是可以发明创造的。从理论上讲,一个艺术家只要资源足够,想象力足够,就可以创造出无数的样式。而艺术家的真面目却是伴随生命起变化的。神采气质,唯有“诚于中”,方能“形于外”。样式与面目两者间最重要的联系,在于如何通过一个最恰当的样式,最充分地承载和呈现你的真面目。

今天的众多艺术家们沉迷于追逐外在的样式,却忽视了皮肉之下那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我”。

一个最大的误会是,他们把面具当作了自己的面目。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祁海峰
    祁海峰

    祁海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

     1件作品 225热度

    梁占岩
    梁占岩

    每每赏读到梁占岩先生的画作,我总能感受到隔着时空吹来的魏晋之风,笔笔生发

     1件作品 853热度

    满维起
    满维起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诗句)。我们今天再来讨论满维起

     4件作品 3680热度

    张复兴
    张复兴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张

     6件作品 4747热度

    李明久
    李明久

    “学写山石,必多游大山,搜寻生石,按形求法,触目会心……故曰神而明之,存

     4件作品 3699热度

    范扬
    范扬

    南朝宗炳论画曰:“澄怀味象”,又说:“含道映物”。静穆澄观和生命活泼是万

     9件作品 5830热度

    白云乡
    白云乡

    赏读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笔下的山水画作《山川气象》《清朗乾坤》(成

     8件作品 7291热度

    马刚
    马刚

    “情之所到,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王夫之《古诗评选》),作诗

     2件作品 2299热度

    最新文章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2024年9月13日下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

    2024-09-14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甲辰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

    2024-09-13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作品赏析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

    余涛先生的这幅《露浥清韵》,用笔落墨酣畅而简括,茎枝纵横而开张,或铺笔抟

    2024-09-13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鸟画赏读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

    评论家贾德江曾以 《洗出徐熙落墨花》来品味刘继红大写意花鸟画,其中说

    2024-09-13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少茂等当选为副主席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

    成功美术馆馆藏佳作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为新一届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白恩平

    2024-09-11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赏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

    李玉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兼善,他的每幅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巧妙的构图

    2024-09-11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青先生作品赏析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

    张建青先生的这幅《高原秋韵》,从笔墨、造景上来看,都是十分贴合其所面对的

    2024-09-11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语

    2024-09-10

    “墨驼”仙去 魂归道山——惊闻陇原画坛巨擘杨志印先生逝世

    “墨驼”仙去 魂归道山——惊闻陇原画坛巨擘杨志印先生逝世

    秋云戚戚,陇头水咽。陇原画坛巨擘、墨驼国画大家、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高

    2024-09-06

    笔简意远 图清境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人物画家冯向杰先生作品赏析

    笔简意远 图清境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人物画家冯向杰先

    冯向杰先生的这幅人物画作《赏梅图》,以兼具速写和国画铁线描的笔线造形人物

    2024-09-06

    昭昭桂乡景 殷殷漓水情——桂林画院名誉院长莫雨根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昭昭桂乡景 殷殷漓水情——桂林画院名誉院长莫雨根先生作品(《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无疑,生长于斯的乡

    2024-09-05

    重道养心 超然物外——谈杨开刚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重道养心 超然物外——谈杨开刚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

    杨开刚先生的花鸟重道养心,无疑是现在进行时的个人面目;简、挺、秀、雅是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