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2025-04-03

文章来源:成功美术馆
45次浏览

   徐悲鸿喜欢狮子,也喜欢画狮子,积稿颇多。他认为狮虽为猛兽,然性情和易,他笔下的狮子,通常都是赋予了人格化的构思。比如,创作于甲戌(1934年)岁阑的浪漫主义杰作《飞将军从天而降》,希望“新生命活跃起来”,雄狮腾空跳跃,自救民族于危亡;1938年《负伤之狮》与1939年《侧目》等,无不寄托了画家的爱憎与忧怀。


   《负伤之狮》作于1938年,中国正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徐悲鸿满怀悲愤,融写实手法于水墨语言中,画此负伤雄狮,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抒发画家的家国情怀,用拟人的笔触将狮子化身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画面上的狮子,回首翘望,双目怒视远方,眸中燃烧着烈烈复仇的火焰,虽然负伤,但仍不失百兽之王的威武气势,保持昂扬斗志。它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画面定格在雄狮回转头的瞬间,那迎风飘舞的鬃毛,紧抓地面的利爪,炯炯逼人的眼眸,气韵传神,激情澎湃,意到笔随,以形写神,自然恰当。画面题跋:“负伤之狮,廿七年岁始,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聊抒忧怀。悲鸿”。钤印“东海王孙”“真宰上诉”。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 负伤之狮  110×109cm  纸本设色 立轴  1938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那么跋中所提麟若是谁?他与徐悲鸿有何交往?与《负伤之狮》又有何掌故?


   吴蕴瑞(1892-1976),字麟若,江苏江阴人,著名体育家,是以“鲤鱼吴”蜚声海上的著名画家吴青霞的丈夫。自1927年起长期担任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为南京大学)体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7年,从西欧学成归来的徐悲鸿,不久也被国立中央大学聘为艺术系教授。在南京执教期间,徐悲鸿与吴麟若过从甚密。受徐悲鸿影响,吴麟若也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因国难孔丞,两人又一起辗转四川客于重庆,更藉画作二人友谊更加深厚。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在《徐悲鸿传》中回忆道:“悲鸿仍卧床不起......而我已身无分文......悲鸿的几位老朋友听到了我们的困难后,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其中有一位吴蕴瑞先生,还经常给悲鸿送些可口的食品来......为人正直、热情,因受悲鸿的影响,也热爱美术,经常在业余作画......”两人的友情在廖静文的回忆中,亲切而感人。


   吴麟若博学多才,不仅是一位体育家,也是一位书画家,酷爱书画艺术,收藏颇丰,多次举办过画展,书画底蕴丰厚,为书画界所推重。徐悲鸿在《吴麟若画展》的序文中评道:


“江阴吴蕴瑞先生麟若,以名体育学家而酷嗜艺术、而爱画尤入骨髓。四十以后,始试学画,竹师造化,以竹为师,所诣清逸,卓然独到......写花卉鸟兽,其中尤以梅花芙蓉家鸭水牛为有精诣......先生文雅善草法,初研阁帖,继好怀素,心摹手追,不遗余力,当世舍于右任先生外,殆未见于草法如先生之笃行者,其佳者直逼四十二章经......麟若先生中年治艺,而博学精能,如此,他日祝冬心板桥应无多让,其艺之成功可于其治艺之精神觇之矣。先生又善鉴别瓷器,收藏殊富,好古钱,亦其余事之是记者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襟江背岭,重庆成为战时陪都,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也随迁到重庆沙坪坝。此时身在广西的徐悲鸿因学生们的纷纷要求与校方的请求,于同年11月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授课。徐悲鸿与吴麟若又一次重逢。


   老友相见,自是分外感念。聊及战乱中辗转的中大,徐悲鸿感叹:“中大损失最大的莫过于我们的系了!”每言及国难深重,民族危亡,及有家不能归得苦痛时,常喟然长叹,簌簌泪下。


   1938年的中国是灰色的,从大局来看,日军侵略态势已然滔滔,覆巢之下完卵难存;于个人而言,徐悲鸿家事不安,又患病卧床,“精神体质两俱不宁”。在深雾浓冬的开年,徐悲鸿愤笔绘《负伤之师》,绘一负伤之狮一面奔跑,一面回头看着背后,含着有苦说不出的深意。又绘《侧目》,绘一怒师,侧视一条小小的毒蛇。1月上旬,徐悲鸿与吴麟若谈起国难民情,愤笔钩勒一幅中堂《负伤之狮》。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   侧目   111×109cm  纸本设色 立轴  1939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1943年,徐悲鸿在重庆举办画展,一是为了给战时重庆人民以美术欣赏和精神上的鼓舞,二是出售部分画作,为抗战筹赈。吴麟若闻讯而来,认购了《负伤之狮》等一批画作,精心收藏。


   徐悲鸿曾说,他的画作和收藏应为人民服务。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病逝后。廖静文遵照徐悲鸿的遗嘱,将徐悲鸿1200余幅呕心沥血之作和其倾毕生积蓄收藏的1200余幅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名家书画,以及徐悲鸿生前收集的一万余件珍贵的绘画资料全部无偿地捐给国家,还捐出自己名下唯一的一套房产——东受禄街16号院。为纪念徐悲鸿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美术事业的贡献,195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以北京东受禄街16号故居为馆址,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


   为了充实徐悲鸿纪念馆藏画,廖静文始向徐悲鸿生前好友征求大师的遗墨散珠。吴麟若深知《负伤之狮》的分量和意义,毅然决定割爱。


   为了留份永久的纪念,也是对与徐悲鸿莫逆之交的感念,吴麟若与妻子吴青霞相商后,决定由吴青霞临摹一帧《负伤之狮》。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 新生命活跃起来 113×109cm 纸本设色  立轴 1934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吴青霞也十分推崇徐悲鸿,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凭借自己对悲鸿人格和艺术的理解,凭借自己扎实的笔墨和造型功力,以及丹青“女将军”的无限豪情,她对临了一幅与原作等大的《负伤之狮》,吴麟若在摹本的右上角题记:“忆自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我国时,余与悲鸿老友随校先后至渝。斯时大江南北俱遭铁蹄蹂躏,每言及悲愤溢于颜面,特为《负伤之狮》以寓意。不幸一代大师竟于五三年作古,五五年成立悲鸿纪念馆,其夫人廖静文同志征求遗墨,割爱奉贻,并由爱人吴青霞临摹一帧,形神俱得,以作纪念。”


   自此,吴家客厅原挂着徐悲鸿《负伤之狮》的位置上,替换上了由吴青霞临摹的《负伤之狮》。


   吴青霞夫妇从不主动提及此事。1981年冰夫为撰写《吴青霞的艺术生涯》一文采访吴青霞,她只说:“临摹悲鸿大师的作品,对我也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何况徐先生还是我老爱人的诤友。”


   后来吴青霞在耄耋之年,把自己的绘画精品及其丈夫吴麟若共同珍藏的名家书画120余幅无偿捐赠给常州市政府,并捐出人民币100万元用于艺术院建设。


   如今摹本的《负伤之狮》珍藏在常州吴青霞艺术院陈列馆,原件的《负伤之狮》珍藏在徐悲鸿纪念馆。这一南一北静驻素壁、默默相望的“孪生姊妹”之间,留存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艺坛佳话。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531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242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1869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1806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373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129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6782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618热度

最新文章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喜欢狮子,也喜欢画狮子,积稿颇多。他认为狮虽为猛兽,然性情和易,他

2025-04-03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

综观展厅可以看到,参展艺术家大都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他们既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四严”管理,即严格管理、严而有度、严中有爱和严盯紧抠。这四个“严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发展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去。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主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学校创建18年来,全体成功人励精图治,创新拼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 ,成功学校蓬勃发展 ,优秀的老师特别紧缺 。而这时候 ,政府又

2025-04-03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作品赏析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

史伟先生的这幅六尺整张《晴岭归云》,纵横朴茂、凝涩古拙的皴笔造景,而

2025-04-03

变古则今 得其环中——山东美协名誉主席张望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解析

变古则今 得其环中——山东美协名誉主席张望先生作品(《西部成

南齐谢赫《画品》有云:“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唐代彦悰《后画录

2025-04-02

渍染黑白 闲逸悠然——当代山水画家张东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渍染黑白 闲逸悠然——当代山水画家张东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艺术之来源有二:一曰造化,一曰生活。”(徐悲鸿语)。中国山水绘画的“天

2025-04-01

尺幅万象葱 空亭群山静——当代青年书画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尺幅万象葱 空亭群山静——当代青年书画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

南北朝宗炳《画山水序》中说:“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

2025-03-31

地域灵境 生机澎湃——读青海美协原主席井汉升先生的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地域灵境 生机澎湃——读青海美协原主席井汉升先生的花鸟画(《

井汉升先生和我都是陕西人,他2014年夏来兰州水车园写生时,我们有过短时

2025-03-31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画家王瑞强先生作品赏析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画家王瑞强先

成功书画家网编辑介绍说:“青年画家王瑞强先生硕士研究生阶段,师从广西艺术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