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画作品透察时代共性

2019-05-15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0
1521次浏览

  荷花双蝶图(国画) 陈洪绶 中国美术学院藏

  练江归钓图(国画) 石涛 浙江美术馆藏

 

  本报记者 高素娜

 

  浙江是古代“海洋民族”百越族的发祥地,历来坐拥优渥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并将其辐射于周边的同时,又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日前,“心相·万象——大航海时代的浙江精神”展在浙江美术馆举办,该展以大航海时代的中外交流史为考量背景,精选了首次走出南京博物院的《坤舆万国全图》,以及王阳明《草书七言诗》、东皋心越《竹石花鸟图》、黄宗羲《与郑梁书》、“秦淮才女”柳如是《奉送兵宪沁州王公泊翁老祖台容擢济南大参叙》、徐渭《易窑谱》等120余件(组)明代与清初时期浙籍及旅浙精英人物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及相关文献史料和木刻古籍。

 

  展览分为“瀛涯胜览——浙江风尚的全球视域”“知行合一——浙江人文的心学思想”“励精图治——浙江智慧的多元发展”“澄怀观道——浙江书画的艺术传承”四大板块,综合反映了浙江精神在思想、文学、文艺、美学、科技、军事等各大领域的历史风貌,为观众理解“浙江精神”提供了深邃的历史眼光。

 

  15世纪至17世纪,世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扬帆远航,拓展新知,成为一时风尚,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碰撞与交流。郑和七下西洋、白银流通、耶稣会士来华……使得当时的明朝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成员。而这时的浙江,在迎接、投入并推动这样的新风尚中也表现出蓬勃活力,不仅在经济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文化上也积极融入,一批心系天下、思想先进的人士展现出全球视野。

 

  绍兴人马欢通晓多门外语,先后3次随郑和出使西洋,他曾到达20多个国家,完成了《瀛涯胜览》一书。杭州人李之藻,不仅将大量西方的科技文化翻译介绍给国人,同时协助传教士利玛窦刊刻《坤舆万国全图》,使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以天朝为中心的完整世界地图,打破了中国人固有的“天圆地方”观念,也改变了士大夫的世界观。杨廷筠协助耶稣会士艾儒略编写《西学凡》,介绍耶稣会士带来的7000部西书的主要内容,成为学习西学的入门书籍。而被时人誉为“文武全才第一”的浙江余姚才子朱舜水,则在明清之际东渡日本,讲学20余年,是这一时期对日本文化影响最大的中国人之一。

 

  除此之外,余姚人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之学。这位被誉为朱熹之后最大的儒者,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同时强调“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给中国思想界带来深刻影响。“西学东渐的成功,还归功于晚明社会提供了宽松的接受氛围,让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如鱼得水,也让士大夫们真正开始放眼看世界。”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说,由此,全新的启蒙时代来临了。

 

  “以马欢、李之藻、王阳明、袁黄、朱之瑜、黄宗羲、东皋心越等为代表的明代浙江先贤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链接枢纽,书写了诗情画意、暗香浮动的人文江南水岸。这一时期的浙江,思想、科技、军事、文艺等各领域皆领先于世界水准且精英迭出,那些灿若星瀚的名字闪耀着浙江文化的光辉。”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说。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明朝中后期的社会丰富生动,充满活力,而书画也成为重要商品,开始在市场上流通,这些书画作品也为后世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态提供了重要资料和独特视角。

 

  本次展览中的作者祁彪佳曾提出以“润笔之资”,购买陈洪绶或者其弟子的画作;而黄媛介也曾常年卖画于西湖之畔。“祁彪佳一生著述丰富,他留下的日记尤为引人注目。祁彪佳日记现存共15卷,40多万字,从崇祯四年(1631年)七月底一直记录至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祁彪佳自尽,共计15年。虽然有些年份记载有缺,但是所存部分均逐日记载,每日行程都有细录,这在明代士大夫中是绝无仅有的,对于明清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吴艳红说。

 

  同样,书画不只有技巧,也可观心声。从书画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个性,还可看到时代赋予的共性。明清鼎革、改朝换代,给这一时代的人们在内心和人生层面均带来重大激荡。虽然他们出身不同,或为明代官员,或为明朝宗室,或为普通书画文人;他们的遭遇有异,或为清廷所用,或为明朝自尽,或者脱身俗世,但是,他们均在书画中留下了痕迹,用书画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如陈洪绶由明入清,通过书画排遣心意;项圣谟在书画中不具清廷年号,以表达对故明之深情……书画成为艺术家们诉说的一种途径,也为后世了解这些作者留下了隐秘的通道。

 

  “现在很多人对明代历史的了解大都比较片面,我和我的三名博士生、一名硕士生组成的学术编辑团队,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专门对展览相关的作者、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梳理,最后完成了6万多字的学术成果,并以展签说明与作品集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希望观众不仅能欣赏书画作品本身的艺术之美,也能了解书画背后的作者群体,因为书画作品是他们的心声,可以此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同时,还希望通过展览回望当时的浙江,特别是当时的江南地区,因为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上,江南都处于那个时代的前列。”吴艳红说。

 

  2019年是浙江美术馆开馆10周年,“心相·万象——大航海时代的浙江精神”作为馆庆系列活动的首个特展,可谓内蕴深远。“本次展出的手书信札、丹青墨宝等,其作者或为学派、画派领袖,或为书法家、画家、书画鉴藏家,或为思想家、文学家、戏曲家、诗人,或为军事家、科学家、医学家,皆是明朝浙江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我们愿意站在今天的浙江大地上慎思明辨,做一个历史的眺望者、梳理者、传播者,秉持浙江精神的人文光辉叙述波澜壮阔的前尘往事,将沉落于历史长河的人文光影重投于时间之墙,把历史的故事以艺术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呈示,冀愿古人的弘博智慧重新照亮今天的现实生活。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精神世代传承,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应金飞说。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8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4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78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3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7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20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99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53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