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人士子都爱玉

2018-11-23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0
957次浏览
作者:廖文伟

  原标题:藏玉与爱玉  

  天下古玩有个头,那便是玉了。

  当然还不能忘了石头。石头来到人世间正巧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日子,该是大自然中的寿星老爷。东汉人许慎作《说文解字》,其中提到玉,说“玉,石之美者”,一锤定音。既然如此,玉自然与石头同寿了。考古发掘证明,大约公元前5500多年,原始人类便懂得制作玉器,制作了自然是要收贮的。此后有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她爱玉可谓至极,竟陪葬了755件精工制作的玉器,当然是她生前收藏着的。中国人收藏玉,不可谓不早吧?

  王字加点是玉,石头不就是添加在王字上的那一“点”、一“坨”、一“块”吗?王字加块石头成玉,不就是石中之王吗?也就是“玉,石之美者”了。造字者的良苦用意,真个是挖空心思了,绝对的玄妙,绝对的耐人寻味,许慎呢,他只是点到为止罢了。

  王者为尊,理所当然地,玉便渐渐地被人们顶礼膜拜起来。这玉,究竟美好到什么样子呢?直到春秋时期的孔子,终于将中国人对玉的评价作了个总结。他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意思是在他以前,夏商周甚或更早些的时候,学识渊博而又品德高尚的人,喜欢将自己与美玉相媲美,便要向玉看齐。于是,孔圣人满怀崇尊之心总结了古人对玉的认识,为美玉画了一幅工笔画,说玉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11种美德,是普天之下最尽善尽美的宝物。那么,“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就真是太对了。所以过去那些日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身上佩挂着的玉器是不会取下来的。晋代人卫玠风神秀异,他的舅舅王济为骠骑将军,但他总是说,见到卫玠就有“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的自惭。不单君子与玉,即是风度超逸、神采俊秀者,晋代人不也是将其与玉画上等号的吗?这就当然啦,“古之君子必佩玉”,不喜欢玉不亲近玉的人,不单谈不上学识和德行,简直连俊秀风流之辈都插足不进了。

  这一来,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乃至俊秀风流的人自然是要佩玉的,希望自己跻身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乃至俊秀风流者之伍的男人们,只要尚有些买玉的钱,腰上也理所当然佩挂着玉,而且大多不是一两件,璜呀,璧呀,牌呀的好一串。腕上戴着玉,胸前坠着玉,腰间挂着玉,那年月,市上一片丁零声,带着“德”的人走到哪里,玉的合唱便奏鸣到哪里。

图3 洁白的玉牌子图3 洁白的玉牌子

  天长日久地演变着,人们发现,要与美玉比美德,无异于做个苦行僧,那样的十全十美是不现实的,那样的比法,可不是说说便办得到的。于是比比其中的几种,玉的11种美德中,“温润而泽”“垂之好坠”“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以及“气如白虹”,渐渐的尤为被人看重,这就人性化多了。

  美玉当真是无价的

  古玩商店的老板,给古玉定价的标准很特别。有人要是对他的一件玉雕“双莲”摆件爱理不理,爱要不要,他报价便可以是20000元,适可而止。要是你对那羊恋恋不舍爱不释手,报给你的价就会比报给那个人的高出一倍甚或两倍。你能说不可以吗?还有的识玉高手从地摊上一大堆零乱杂物中,花100来元淘来的汉代玉带钩(图4),一反手翻个100倍卖出去,那可是古玩收藏界司空见惯的事,一点不稀奇。

  当然,有的玉雕美妙得令人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就是感觉好得不得了。极像是劈面撞见一位姑娘,就那么一刹那便让你着了迷,而你,却说不出,她身上到底有什么令你着迷得神魂颠倒,没有理由可讲,就是一见钟情。这样的话,价格再离谱,只要你拿得出这份子钱,再贵你也会要的。

  毋庸置疑,美玉值不值这个价,完全靠你用心评定,喜欢就贵,不喜欢就贱,物价局真的一点办法都拿不出。

  这就是说,男人和女人们喜欢玉的原因呀,并非全是因为可以心安理得地“比德于玉”,可以陶陶然地比美于玉,很多的时候,连他(她)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有位女士有块洁白的玉牌子(图5),小小巧巧,莹莹生辉,十分可心。玉牌主题纹饰是两只鸟儿动作协调统一、比翼齐飞的画面。那你能说得明白,她究竟喜欢它的什么吗?恐怕还是很难!

  究竟喜欢玉的什么,其实也用不着严加追究,就是使着力气地去追究,又未必追究得出个丁一确二,认定发自心底产生了那一份喜欢,也就够了。

图5玉雕“双莲”摆件图5玉雕“双莲”摆件

  天地间的古灵精怪

  有趣的是,大自然与岁月合作,在“气如白虹”的玉上染抹上些许颜色,则又是别一种美丽,那可不叫玷污,那是大自然的杰作,称之为沁色(图6)。那是一种美丽,一片奇妙,一团迷雾,是一缕温馨的,春花秋月的芬芳气息。如同人的南柯小梦,梦中归来,总难叙绘得班班可考。

图4 汉玉带钩图4 汉玉带钩

  古人著文评说玉沁,说有沁的比无沁的好,多色沁比单色沁好,红色沁又比别的颜色沁好。这恐怕与画相同,彩墨画比水墨画更逗引人。而且,中国人喜欢“万绿丛中一点红”,视红为喜庆之色,红色沁便又当然的可以出将入相了。

  这便又须说道古玉了。也是毋庸置疑的,玉和石头,双双都是地球上亿万年以上的住客,但石头就是石头,玉就是玉。当然的,西晋的陆机说得好,“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石头(非奇石)会因了玉而脱胎换骨,然而大多数石头仍然就是石头,不能与玉相比肩的。

  一点不错,玉是沾了天地灵气的精灵。没有被发现之前,她蛰伏着,期盼着,终于有一天,伯乐来了,玉便来到人间,与人相伴相依,厮守一生。

  举世闻名的和氏璧如何,它有幸遇见楚国人卞和之前,不就曾是荆山脚下的一块普通的、不起眼的石头吗?可悲的还是,卞和将后来的和氏璧、当时的这块璞玉献给厉王时,厉王说卞和是骗子,砍了他的左脚。武王继位,卞和让人搀扶着去献那块璞玉,武王也说他是骗子,砍了他的右脚。卞和不信,央央楚国,无人识玉吗?待到文王即位,他请人背着他去献那块璞玉。文王好生奇怪,有这样傻呆呆的骗子吗,送着一双脚听凭人家去砍?于是令玉工剖开“石头”看,果然是块上好的美玉,琢成玉璧,就是此后“肯要秦人十五城”,汉书载着的“虽出隋珠和璧,秪怨结而不见德”的和氏璧。

  可见,识不识得玉很要紧,识不识得古玉同样是很要紧的。

  诚然,我们说到有的玉上会出现沁色,那可是古玉才有的,那可是它携带着的天地间的灵气。沁者渗入,色要渗入玉中,有深有浅,有多有少,都是非天长日久不可。因此,不单古玉的沁色难以言表,古玉的温莹润熟,则更难以用言辞表述明白了。

图6 古玉沁色图6 古玉沁色

  大凡爱玉,免不得总会随身佩戴着一二件,或一牌子,或一坠子,或一戒指,或一把件,或一手镯。爱之所至,又是必会手摩心护,于是精血浸沁,一代一代地传承,玉器便都温莹可人,润熟如酥,古气萦回。手镯子更是得天独厚,一天到晚依偎着主人的肌肤。因着有主人的精血养护,传承二三代三四代,于是便有了人气,于是便通灵,足可冠之以传世古玉的美名。

图7 明代手镯图7 明代手镯

  古玉从深土中走来的很多很多,千百年风雨雷电的煅烙,千百年地火暖圵的煴煨,来到人世间,真的是鹤发童颜,别有一捧清真,别有一掬凝华。腾冲百米长的右所街道路改建施工时,在古玉作坊原址深土中,解救出一批明清玉器和边角余料,我有幸得到两只明代手镯(图7)。右所街曾是翡翠加工销售集散地,三尺土下即可能遇到玉。它们不单沾附着数百年天地间的灵气,又与许多传世古玉一道,在我的独羊居中小憩了几年。主人的盘弄玩味千回百转,让他日比一日的更加熟猾润亮,日比一日的更具通灵之性,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古灵精怪了。当然,大凡从深土中来的古玉,大凡在人世间随伴了好几代主人的美玉,自然都是脱不开古灵精怪的干系的。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02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46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60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85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089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378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650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537热度

最新文章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健先生作品赏析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大吉大利》,画家鲜红用彩抟笔

2025-07-10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所以画家反

2025-07-09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问题;明心见性,简言

2025-07-08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