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留住传统建筑的精髓

2018-09-25

文章来源:人民网|0
902次浏览
  文:单霁翔

  ——写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开工之际

养心殿修缮启动前,故宫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撤陈。养心殿修缮启动前,故宫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撤陈。
 
 油作培训:老师指导学员正确使用铁板。油作培训:老师指导学员正确使用铁板。
 

  2015年12月18日,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仪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至今已经过去了两年零八个月。一项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启动后,两年后才正式举行开工仪式,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在此期间,针对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开展了哪些工作,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社会各界十分关注。

  养心殿维修保护工程,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可能算不上大事,仅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就有午门—雁翅楼、太和殿、慈宁宫等大体量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竣工。相比较来说,养心殿古建筑规模和体量要小得多。然而,此次养心殿维修保护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又可以算得上大事,不仅在于养心殿在历史上地位特殊,知名度高、影响深远,还在于此次养心殿维修保护,被确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这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是第一次。

  面对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和文物修复技艺传承,所出现的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后继无人、高质量材料不能正常使用、维修保护过程中记录与研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挽救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和故宫文物修复技艺传承,故宫博物院决定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等作为示范项目,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对文物现状及维修保护进行全过程科学记录,冲破古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的约制,探索工匠招募制度,实现全过程人才培养,建立起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保护传承队伍,为古建筑维修保护与文物藏品修复保护提供经典案例,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索可行之路。

  实施故宫古建筑“研究性保护项目”的意义在于,完整理解故宫古建筑价值,以“价值评估、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核心,以“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为原则,以全面记录与价值研究、培养优秀维修保护匠师、建立古建筑材料基地、探索保护运行机制、实现整体规划控制为基本目标,依靠专家体系和社会力量支持,真正将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下去,探索适合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与技艺传承之路,为中国文物建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典型范例。

  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之初,故宫博物院就组织研究团队对原状陈列、古建筑、室内文物及其保存环境的历史文献、保护管理沿革等进行系统挖掘和深入研究。发挥故宫博物院专家学者众多的得天独厚条件,于2016年初开始以科研项目形式,面向故宫博物院全体科研人员,收集关于养心殿研究的课题,开展研究课题申报,集中组织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确定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专项课题,签署立项协议。目前,养心殿专项课题研究立项33项,涉及养心殿文化遗产保护的丰富内容,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将获得全方位完整的研究与保护成果。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以来,在制定科学详尽的保护规划和专项保护方案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科学管理修复,达到充分理解并完整延续其价值、恢复其健康、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提升养心殿整体环境质量的目标。在整个研究性保护过程中,将养心殿维修保护当做科研工作、文化工程来对待、当做整体项目来运作。借助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开辟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因此,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要全程强化研究精神,我概括为实现“八个全过程”,即实现全过程的科学记录、实现全过程的学术研究、实现全过程的专家参与、实现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实现全过程的材料保障、实现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实现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实现全过程的成果展示。

  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材料质量的提高、施工工艺的提升、记录与研究内容的完善与深入方面,努力获得突破性进展,有望解决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实施中的制度和技术问题。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必然会以科学的程序推进,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使养心殿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呈现出最高水平的维修保护和修复保护质量,以健康的状态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作为为时18年的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的收尾之作,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不仅是高质量的成果呈现,也系统回答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如何留住传统建筑的精髓、捍卫我们心灵家园的深层次问题。

  希望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能为传统工艺的复兴创造条件,通过建立传统技艺工匠招募、考核与培训机制,建立古建筑修复材料供应基地,制定材料性能标准,不仅能够惠及各地古建筑维修和文物藏品修复,更重要的是对于挽救濒临消亡的传统建筑营造以及文物修复技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开辟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成为文物保护管理关键问题的解决之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转变,推动古建筑维修和文物藏品修复从“抢救性保护”走向“研究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

  希望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能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进步的助推器。长久以来,由于对遗产价值发掘不够,检测分析与系统修复研究不足,文物维修和修复始终徘徊在粗放、快速的低水平阶段。以系统价值认知和真实修复为核心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将完整梳理国内外的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和国际宪章的要求,根据文物特点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整体评估,以调查评估作为保护依据,制定可行的价值保存完整方案。同时,切实加强古建筑日常养护机制,减少“大修”所占比重,以便更好地保存文物中的重要历史信息,并在日常养护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促进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及理念的进步。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906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26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4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4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8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3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07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77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