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成“网红” 传统文化强势“圈粉”

2018-03-20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0
518次浏览

  “叮咚,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最近播出的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迎来好评如潮。这部“微纪录”以100条5分钟的短视频,让读者“充电5分钟,穿越8000年”,很快就引来大批年轻粉丝,豆瓣评分高达9.5,口碑爆红。如何萃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打造更多年轻人喜欢的“爆款”文化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带给我们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启示。

  在年轻人中人气很高的哔哩哔哩弹幕网站上,很多年轻观众激动地表达着自己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喜爱。5分钟的篇幅、生动有趣的表达,被评价为“短而惊艳,跃然灵动”。“欲罢不能,一集接着一集,根本停不下来。”节目组走心的制作,也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很有创意的文案,惊艳的文物遇上精湛的拍摄技巧。” 看完后,一位观众感叹,“猝不及防寻到了自己的根”。这两年来,传统文化热度上升,魅力风靡全国。同时,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节目,正在引发荧屏热潮,宛若股股“清流”,滋养人心。《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越来越多的文物走进人们的视野;不久前热播的《国家宝藏》,向观众展现了宝贵文物背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讲述中华传统诗词的节目同样高热,《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全民收视热度还未减温,央视新近打造的大型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又成为荧屏爆款,将经典诗歌用音乐唱出来,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优秀的文化节目,唤起了当代社会的文化认同,也让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

  这当中,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年轻人正在成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call”的主力粉丝。传承传统文化的主体在青少年,怎样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再干巴巴地藏在书本里、博物馆展柜里,而是真正穿越时光、温润人心、渗透生活,就需要社会发挥创意,找到其中那个巧妙的催化剂。

  短短5分钟一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靠什么来吸引年轻人?它最受追捧的,首先是优美的文案。说到《人头壶》时,“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说到《贾湖骨笛》时,“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说到《玉组佩》时,“我在地下已经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这一句句优美如诗的文字,字字“走心”,不仅传递出国家宝藏的故事,也更符合当下年轻人日趋升级的知识趣味和审美口味。

  学会讲故事,是互联网传播时代的新要求。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性,让它们本身就凝聚着一幕幕故事,具有“自带流量”的特性。就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后母戊鼎、何尊、曾侯乙尊盘、越王勾践剑……在生动有趣的旁白里,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一幕幕清晰起来。面对画面,观众浸入式地观看与想象,“仿佛能看见那吹奏骨笛的先知,仿佛能看见商朝的先祖们一脸肃穆地祭祀,妇好立于战车之上指挥着千军万马……”

  要吸引年轻观众,更要学会以现代的方式说故事。“微纪录”的5分钟形式,短小精悍,注重新技术包装,可以让都市年轻人在零碎的时间片段里,用手机来学习中国文化。此外,《如果国宝会说话》还以年轻人热爱的一个“萌”字,成功打动人心。比如讲到一尊呆萌的青铜器时,将它形容为“愤怒的小鸟”。讲到甲骨文时,让甲骨卜辞变成了动画片,一幕幕动了起来,演绎出了商代男子的一天,这些都能让年轻观众会心一笑。

  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仅是《如果国宝会说话》,回顾这两年来的“现象级”文化爆款产品,无一例外有着自己独特的新意。《国家宝藏》不再是简单地秀文物,而是创意性加入了真人秀、戏剧舞台表演;《中国诗词大会》融入比赛机制,增加了悬念和可看性,激发了大众观看的热情;《经典咏流传》更是将诗歌用唱的形式重新演绎,让人耳目一新。它们的成功,无一例外地证明了时代创新的必要性。

  这些成功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也提醒我们回归当下,认真解码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诉求。事实证明,年轻人并不仅仅关心明星偶像、娱乐八卦等时尚话题,同样对历史文化之根充满好奇。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何将它的内涵更好地萃取出来,融入青少年的生活,正是我们当下要做的努力。

  “中国风”历久弥新,中国古典审美日趋流行,在“经典”与“流行”之间,蕴藏着无限商机。一年卖出10个亿的故宫文创,不仅有“萌萌”的胶带纸、扇子、手机壳,还有时尚的挎包、耳坠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国诗词大会》同样让一部部诗歌类图书热卖,带火了图书市场。传统文化成为年轻人追逐的风尚,靠的不是高大上的说教,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认同。

  我们正处在一个姹紫嫣红的文化春天里。各类文化现象一片火热,透露的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情。可以肯定的是,荧屏上的文化节目,并不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形式。在其他方面,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形式,让更多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有了更多的网络“爆款”,才会有更多年轻人被传统文化“圈粉”。 顾星欣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60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318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77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97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163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586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619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9055热度

最新文章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生作品赏析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

陈联喜先生的人物绘画创作,受到了黄胄、叶浅予等现代画坛先贤的影响,于之“

2025-07-17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2025-07-16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2025-07-16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2025-07-16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2025-07-16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2025-07-16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2025-07-16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在成功学校2010—2011 年度

2025-07-16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

张杲先生曾拜国画大师石鲁为师,随后又考入中央美院李苦禅工作室,师出名门的

2025-07-16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读后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必定对客观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受能力,感受自然的律

2025-07-15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勇先生作品赏析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

我们看画常常说,某某画“活”、某某画“死”。所谓画之“活”与“死”,是

2025-07-15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葛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

“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