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捐宝故宫 曾用李莲英旧居换一幅画

2018-03-15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 |0
836次浏览
 

  收藏界的传奇人物张伯驹生于1898年3月14日,今年是他120周年诞辰。张伯驹是我国老一辈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名人、书画鉴藏家。

  今日,据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有一个关于“张伯驹捐献文物精品展”的计划,但关于展览的名称、时间、地点、展品内容还未有详细的通知。

故宫博物院收藏张伯驹22件古代书画

故宫博物院收藏张伯驹22件古代书画

  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的藏品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撰文表示,故宫博物院共计收藏有张伯驹《丛碧书画录》著录的古代书画22件,几乎件件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如晋·陆机《平复帖》是我国传世文物中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迹;隋·展子虔《游春图》为传世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其余如唐·杜牧《张好好诗》、唐·李白《上阳台帖》、宋·黄庭坚《诸上座帖》、宋·赵佶《雪江归棹图》等,都是我国艺术史上的重要文物。这其中,晋·陆机《平复帖》、唐·杜牧《张好好诗》、宋·范仲淹《道服赞》、宋·黄庭坚《诸上座帖》等8件古代法书精品是1956年由张伯驹、潘素夫妇捐赠国家的,国家文物局后调拨故宫博物院;隋·展子虔《游春图》、宋·赵佶《雪江归棹图》、明·唐寅《王蜀宫妓图》等是张伯驹让与国家,国家文物局收购后陆续调拨故宫博物院的;唐·李白《上阳台帖》则系张伯驹赠与毛泽东主席,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办公室将其调拨故宫博物院。另外,故宫博物院还于1959年购买了张伯驹曾收藏的宋·赵孟坚《行书自书诗》。

  单霁翔称,“对于张伯驹的贡献,故宫博物院一直感念于心。自1998年张伯驹先生诞辰100周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及相关机构陆续推出了系列纪念活动,以深切缅怀其高尚的品格,纪念其化私为公的奉献精神和对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故宫博物院将永远铭记这位一生为国宝永存神州,做出了非凡贡献的传奇人物。”

占地十余亩的李莲英旧居

占地十余亩的李莲英旧居

  被他拿去换了一幅隋代的画

  张伯驹先生出生于显赫的官宦世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清室贵胄溥侗、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公子”。 

  “民国公子”是张伯驹一生中最知名的头衔,而“中国第一收藏家”则是他的又一顶桂冠。张伯驹一生只懂、只会、只爱三件事:收藏、诗词和戏曲,而收藏又是他的最爱。张伯驹的收藏故事如今已成传奇,张伯驹所获声誉,并不仅仅在于他的世家身份,而是缘于他对国家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执着。

  1920年代末,他收藏了康熙皇帝御笔一幅,上书“丛碧山房”四字,这是张伯驹的第一件藏品。“丛碧”一词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的《千石岭》一诗:“不知山几重,杳杳入丛碧。”张伯驹喜此二字,遂以之为号,并将自己弓弦胡同那所占地十余亩的大宅也命名为“丛碧山房”。

  张伯驹的丛碧山房原是李莲英旧居,古朴典雅,这所大庭院可以说是他的一件大藏品。对于张伯驹这座典雅的巨宅,收藏家马未都曾经如此点评:“在今天北京城里,这样大的四合院,先不说买要花多少钱,拆迁就要拆出3个亿。”但正是这所价值不菲的宅院,后来却被张伯驹拿去换了一幅画,这幅画便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平复帖》是如何到了张伯驹手上的?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前一年,皇族画家溥心畲所藏唐韩干《照夜白》被古董商买去,转卖国外牟利。张伯驹得知后极为痛心,当时他正在沪上,想阻止都来不及。溥心畲手头还有一件国宝《平复帖》,张伯驹唯恐这件宝贝再流失海外,于是便急忙委托一位朋友去溥宅商量,表示自己愿出价收藏。

  溥心畲是晚清赫赫有名的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之孙,以画名世。对张伯驹的要求,溥心畲并未回绝,只是随口要了一个天价,让张伯驹吃了个闭门羹。第二年,张伯驹又托溥心畲挚友张大千牵线,愿以6万大洋收藏,溥还是没有答应。恰巧这年春节前溥心畲母亲去世,急需用钱,欲将《平复帖》出手。张伯驹此时正在北京,经书法家傅增湘从中说和,最终以4万大洋成交。

  历朝历代的收藏者,包括宋徽宗等人都在《平复帖》上钤下了自己的印记,唯有张伯驹没有留下丝毫印痕,只是在其《丛碧书画录》中作了详尽的记录。

  这本线装油印的小册子,是张伯驹一生所藏书画精品的汇总,他在序言中写过这样一段话,道出了几十年收藏书法古画的艰辛和怡悦:“予生逢离乱,恨少读书,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犹事收蓄,人或有訾笑焉,不悔。多年所聚,蔚然可观。每于明窗净几展卷自怡。退藏天地之大于咫尺之间,应接人物之盛于晷刻之内,陶熔气质,洗涤心胸,是烟云已与我相合矣。” 

  所捐国宝件件惊世骇俗

  文化部长沈雁冰曾亲笔签发奖状盛赞他

  他淡泊名利却爱国至诚,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支持新中国建设。将毕生所藏悉数捐献国家,所捐国宝件件惊世骇俗,无法以金钱衡量其所具价值。1950年代中期,张伯驹与夫人潘素一道,将陆机《平复帖》、范仲淹《道服赞》、蔡襄自书诗册等八件绝世珍品无偿捐给故宫博物院。此前,他们还把《游春图》等无价之宝献给了国家。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亲笔签发了一纸奖状:“张伯驹、潘素先生将所藏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杜牧之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草书卷等珍贵书法等共八件捐赠给国家,化私为公,足资楷式,特予褒扬。”

  其中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东晋展子虔的《游春图》均为故宫博物院镇馆重宝。这幅《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大家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不足百字,信中谈到另一位友人的病情,其中有“恐难平复”之句,故被后人尊为《平复帖》。《平复帖》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法书真迹,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有“中华第一帖”之称。

  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黄永玉在《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令人难忘:“老人读书与今人有别,修德与游玩亦与今人有别,古法也。” 

  张伯驹先生一生坦荡君子,文人气节为世人景仰,他富不骄奢,贫能安逸。文化界人士称他是真正的文人,收藏界亦尊其为泰斗。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陈谋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92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31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94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5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93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51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20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915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