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游客600余万 兵马俑也开始登上互联网

2017-12-27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0
463次浏览
  30年前的12月7日,秦始皇帝陵(含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1974年兵马俑发现至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经在40多个国家、80多个城市举办过兵马俑专题展。目前,专题展已经预约至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每年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其得天独厚的历史财富和全球影响力,向世界传递着文明的力量、情怀与智慧。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文化博物馆、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博物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生命体,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

  满足公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将文化的影响寓于“服务”当中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4-2016年的统计大数据显示,博物院观众接待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日接待量峰值不断被刷新。博物馆不仅仅是了解历史、学习知识的场所,观众更想在娱乐、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历史,感知未来。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由最初的考古发掘,演变到现在把文化的影响寓于“服务”当中。

  近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不仅策划展出了“真彩秦俑”特展、“楚文物珍品展”“传承与谋变——三晋历史文化展”“破译秦朝:里耶秦简中的帝国真相”等展览,同时展览中引入“博物馆观众数据调查与分析综合管理系统”,对观众参观过程中的停留时间、行走轨迹、导览讲解、互动体验等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和综合分析,使展览的策划与设计更人性化、博物馆管理与运营更科学化。

  6月1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平台以微信为主要载体,游客可以通过手机端自助预约导游,听展览文物语音讲解,还设有“寻找兵马俑”等互动小游戏。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游客上传自拍照就可以快速匹配一个“相像”的兵马俑照片。此外,还可以通过俑坑排列图,找到照片中这个兵马俑的具体位置。

  侯宁彬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把面部识别技术与秦兵马俑的造型艺术相融合,把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与博物馆参观路线相融合,把网络通信技术与公众服务相融合,把互联网创意与秦文化的内涵相融合,努力发挥博物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分析研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博物院层面的反映,在基础研究、文物科技保护、陈列展览、智慧博物馆建设、社会教育扩展、公众精细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水平”,侯宁彬说。

  为改变游客参观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只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对兵马俑的主体——秦始皇、秦统一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等等一知半解的现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加快秦陵文化景区建设,主要包括铜车马博物馆、综合博物馆、铠甲坑博物馆、数字展示中心、中心库房、秦始皇帝陵陵园标识展示、秦始皇帝陵周边环境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侯宁彬介绍:“我们还将加大与互联网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陈列展示中的科技含量。通过AR、VR、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挖掘文物更深层次的内涵,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百姓‘爱上博物馆、将博物馆带回家。’同时,加快对所有遗迹、藏品的数字化采集和展示,使更多的文物能够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媒介与公众见面,达到博物馆资源和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理想效果。”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11月2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中国网在兵马俑一号坑进行了海外直播,网友通过直播欣赏到“千人千面”的兵马俑,宏观的排兵布阵,微小的面部表情,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侯宁彬介绍,运用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媒体直播呈现方式,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处,是一次世界文化遗产与先进媒体手段相融合的新尝试。

  据相关机构公布的2017年“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博物馆榜单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蝉联中国第一,350多万海外网友通过媒体平台和英文直播客户端同步观看。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9月13日,美国华盛顿国际学校教室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何宏为该校孔子课堂的50多名同学做专题讲座“秦始皇和他的兵马俑”,以互动问答的形式向同学们生动介绍了秦始皇帝的生平、历史功绩和秦俑艺术。接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讲解员马灵芝通过图片、视频等使同学们了解兵马俑的发掘、保护及修复过程。然后每三人一组,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对兵马俑的复制品进行黏接修复。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经过半个小时的精心修复,大家自豪地拿出自己的“作品”。

  这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首次走出国门在海外开展。

  这些孔子课堂的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类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到文物修复专家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新的途径。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48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38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87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306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243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717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704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9169热度

最新文章

明澈空静 家山乡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季秀伟先生作品赏析

明澈空静 家山乡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季秀伟先

中国的山水绘画里,往往透露着创作者超然世外、蔼然山水而爱好自然的精神内核

2025-07-18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生作品赏析

线舞立象 墨韵生情——《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陈联喜先

陈联喜先生的人物绘画创作,受到了黄胄、叶浅予等现代画坛先贤的影响,于之“

2025-07-17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如何抓主流 促优秀 —在初三复读生大会上的发言

2025-07-16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高考成绩与学生资质的关系

2025-07-16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回复一位高考复读生的质疑

2025-07-16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冲刺复习的着力点

2025-07-16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建议举办高考讲座

2025-07-16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学校教学问题的思考

2025-07-16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用成功系列创新教学法统一思想和行动 —在成功学校2010—2011 年度

2025-07-16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才情纵横 超凡脱俗——读陕西美协理事张杲先生的两幅画(《西部

张杲先生曾拜国画大师石鲁为师,随后又考入中央美院李苦禅工作室,师出名门的

2025-07-16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读后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必定对客观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受能力,感受自然的律

2025-07-15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勇先生作品赏析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

我们看画常常说,某某画“活”、某某画“死”。所谓画之“活”与“死”,是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