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背负杀戮的收藏是一种糟粕

2017-11-13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网|0
188次浏览
 
马未都在非洲探访犀牛孤儿

马未都在非洲探访犀牛孤儿

  中国环境报记者张黎

  马未都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收藏生涯,他说,收藏是一个不断放弃的过程,放弃是一种智慧。

  他放弃了很多才走到了今天。比如文学和影视。在文学上,他的小说让他名声大噪;在影视方面,《海马歌舞厅》是当时那个年代里唯一商业运作成功、赚了大钱的剧目。名和利都有了,他却都放弃了,选择了一头扎进收藏的世界。

  “因为我想明白了:世界上的事儿不可能都让你得了。”

  这一次,马未都又放弃了,他不会再购买任何犀角和象牙的制品。

  马未都说,“可收藏的文化有很多,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但是背负杀戮之名的收藏一文不值。我觉得对于这样的收藏,人类真的应该禁止了。”

  邂逅犀牛,方知它的哀愁与脆弱

  一只雕刻精美的犀角杯,传统工匠们通过精雕细刻来祈福祥瑞。在公益广告《收藏的真相》里,马未都的身影缓缓隐现在黑色背景的幕布中。

  随着镜头拉近,马未都语气凝重地说道:在这看似美好的寓意和收藏里,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背后极其残忍的真相——为了获得这样的犀角,每天平均有超过3头犀牛惨遭杀害,为了守护犀牛,10年来,非洲已有近1000名护林员牺牲。

  “以毁灭生命为代价的收藏更应该被我们唾弃。”视频里,让人措不及防地一幕出现了,“啪”地一声,犀角杯打翻在地。

  拒绝购买犀角制品,这样的举动无疑是一场无声的宣战。

  除了公益广告的录制,马未都如今还有一档文化脱口秀节目,叫做《观复嘟嘟》。在做了170多期之后,节目首次在室外录影,那是遥远的南非,犀牛的栖息地。

  收藏怎么跟野生动物搭上边?这一切,都要从马未都难忘的非洲之行讲起。

  今年6月,作为公益大使,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受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的邀请,探访南非卡帕玛野生动物保护区及野生白犀牛栖息地,了解犀牛的生存危机和盗猎状况,并亲身参与保护工作。

  “第一次深入野生动物保护区,我深感震撼。人类没有任何理由伤害这些美丽的动物。”眼前的马未都,与在荧幕中看到的一样,睿智、健谈,谈到此次南非之旅,马未都难掩兴奋之情。

  在南非的保护区内,他们遭遇到了犀牛“友好”的攻击,一头体型硕大的犀牛差点撞翻马未都一行人的车。同行的护林员介绍说,在所有的非洲动物中,犀牛是最可怕的动物之一。“因为它没有表情。大象发怒,专家们就可以看出它要发怒,我们得远离它,狮子、猎豹都有面部表情给你看。而犀牛真是没有表情,它脸上看不出来,所以它可能内心怒火万丈,你还逗它,却不知道它忽然一下冲过来。”

  一场有惊无险的经历,是犀牛留给马未都的第一印象。

  随后的第二天,马未都协助动物学家彼得·罗杰斯博士从一头成年雄性白犀牛的角中采集DNA样本,并在角内植入芯片,以便追踪和保护犀牛。而这只犀牛正是昨天他见到的那只庞然大物。

  看着被麻醉的犀牛轰然倒地,那一刻,马未都的想法瞬间改变了,别看它那样庞大,在人类面前,却是如此弱小。

  “这个项目已经做过3000多次,我们只是其中的一次。”马未都说,犀牛被麻醉后,怕倒地的树枝伤着它,七八个人迅速围在犀牛周围,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犀牛嘴上插着管吸氧,眼睛点上眼药防止干涩。因为麻醉剂给的是最低剂量,对它的伤害是最低的。“此刻,它的眼睛还能看人,它能看见这些人在它面前晃动。虽然犀牛近视,但它也会心里很不安,也要迅速把眼睛蒙起来。”

  尽管3个多月过去了,马未都回忆起这些细枝末节,那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我最后推进去的药是解药,解药推进去以后,大概1分钟之内犀牛就会站起来,这时候人就要迅速地撤离。”

  非洲之行让马未都了解到,犀牛是非常古老的动物。就动物自身而言,犀牛的进化很慢,它能够留在这地球上,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偶然。

  “人类不猎杀它都有可能灭绝,如今这样的猎杀,我觉得数字都显得非常残酷。如果不去救护犀牛,我估计几年之内它就没了。”

  投资收藏热,刺激了犀牛角的非法交易

  关于犀牛灭绝的传言,从来就不是危言耸听。

  目前,全世界仅存2.5万头犀牛,其生存状况堪忧。犀牛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是为获取犀牛角而滋生的盗猎。过去40年里,犀牛的种群数量整体下降超过九成。

  在非洲,为了保护这头犀牛,把它麻醉后,它的一个犀牛角要被锯掉,留下一部分,并在这角中置入芯片。

  马未都对此解释说,一般不法分子在盗猎时,一定要找拥有完整犀角的犀牛,因为卖的就是那个角。简单地说,如果盗猎者割犀牛角时,割得比较偏的位置,对犀牛的伤害不是很大。但是,没有一个不法分子是割角上面的一小块,他们都是连着根部一起割,等于半张犀牛脸就会被割锯,这听起来就非常残忍,而犀牛也会因感染最终惨死。

  “所以,保护者在犀牛角里放置芯片,这芯片可以实现全球定位和追踪,一旦这样的犀牛可能被猎杀,犀牛角就能迅速找到。谁买那就肯定也能找到。”

  犀牛作为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实施保护。中国作为缔约国,于1993年下达了《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通过法律明令禁止了犀牛角的一切贸易活动,并取消犀牛角的药用标准。

  但近年来,犀牛角作为一种有价值、可长期保存的物件,被收藏界所追捧。2013年,一份针对1800名北上广地区的中高收入人士的调查报告显示,11%的受访者对犀牛角雕刻品显示出了投资兴趣。高涨的需求导致在非洲平均每天都有犀牛被猎杀,2016年全年,在南非有1054头犀牛被杀害。

  耶鲁大学高煜芳博士等人共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00年~2011年间,南非的犀牛盗猎数量的起伏与中国的犀牛角拍卖数量有正相关关系。2011年,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向拍卖企业下达了《有关野生保护动物制品拍卖问题的意见的紧急通知》,重申犀角等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属于国家禁止贸易,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尽管从2012年起拍卖市场开始降温,但消费者对犀牛角古董和工艺品的投资及收藏热度依然存在,这也刺激了黑市的犀牛角雕刻和工艺品的非法交易。

  “最重要的就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前两年有拍卖行对犀牛制品的交易起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香港拍卖中,犀角杯都是千万级别以上,这样就诱发了大量的捕猎。”

  马未都直言,时至今日,两大拍卖行在全世界范围内经常拍一些古代的犀角制品。“我认为这些商业机构也应该从自我做起,拒绝去拍卖古代的艺术品。像北京故宫,都有象牙、犀角的收藏,但仅限于我们了解历史,不允许交易。我希望有那么一天,这样的交易也能全面禁止。”

  做文化的传承者,而非生命的终结者

  莫不如就先从自己做起。

  马未都从1992年起出版了多部有关收藏的著作,并成立了中国首家私人博物馆。这位中国知名的收藏家和古董鉴赏家坦言,自己的藏品中也曾有犀牛角制品。

  马未都说:“在收藏文物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虽然文物是历史,但是它们对今天依然有很大影响。我从今以后不会再购买任何犀角和象牙的制品,包括文物。同时,我还会不遗余力地去宣传,让人们知道,在收藏和物种保护之间,物种保护比收藏要重要得多”。

  马未都也不忘补充说起自己作为文化学者的老本行,他指出,中国古代对犀角的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就是治病,而且这两项流传甚广。比如说大部分人都知道犀角可以治病,尤其是退烧,中医药学有详尽的描述。其次犀角做成的艺术品主要是犀角杯,存量估计上万。它最为流行的时期是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就是中国人利用犀角作器皿,它在文化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认为用犀角杯饮酒可以长寿。

  “什么事情跟生命结合起来,它的影响力就会变得非常大。”

  我们古人是没有这种意识,剥夺动物的生命延长自己的生命。在自己的收藏历史中,马未都渐渐体会到,今天的人类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就是你剥夺一个动物的生命,尤其是剥夺一个物种的生命,对于延长你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愿意站出来为保护犀牛说话。”马未都言语坚定。

  当马未都有了更多的思考后,他认为,现在的捕猎者跟古代的捕猎者还有点不一样,古代就是人和动物,还得拼命和动物作斗争;而现代的捕猎者是持现代化的武器,比如枪支,人类因此就变得很强大,动物就变得更加脆弱。

  尽管在文章开头,那则《收藏的真相》的公益广告中,被打碎的犀角杯是一只仿制品,“但我们必须保护好每一头活着的犀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拒绝购买犀牛角制品。”

  文化传承也应该如同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一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我希望我们人类以前所有犯的错误到此为止。人类一直试图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但总是在错误中前行,我希望对动物的杀戮、尤其是对濒危动物、稀有物种的杀戮到此为止。”

  这是马未都的期待,也是所有人的期盼。

马未都在非洲探访犀牛孤儿

马未都在非洲探访犀牛孤儿

  中国环境报记者张黎

  马未都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收藏生涯,他说,收藏是一个不断放弃的过程,放弃是一种智慧。

  他放弃了很多才走到了今天。比如文学和影视。在文学上,他的小说让他名声大噪;在影视方面,《海马歌舞厅》是当时那个年代里唯一商业运作成功、赚了大钱的剧目。名和利都有了,他却都放弃了,选择了一头扎进收藏的世界。

  “因为我想明白了:世界上的事儿不可能都让你得了。”

  这一次,马未都又放弃了,他不会再购买任何犀角和象牙的制品。

  马未都说,“可收藏的文化有很多,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但是背负杀戮之名的收藏一文不值。我觉得对于这样的收藏,人类真的应该禁止了。”

  邂逅犀牛,方知它的哀愁与脆弱

  一只雕刻精美的犀角杯,传统工匠们通过精雕细刻来祈福祥瑞。在公益广告《收藏的真相》里,马未都的身影缓缓隐现在黑色背景的幕布中。

  随着镜头拉近,马未都语气凝重地说道:在这看似美好的寓意和收藏里,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背后极其残忍的真相——为了获得这样的犀角,每天平均有超过3头犀牛惨遭杀害,为了守护犀牛,10年来,非洲已有近1000名护林员牺牲。

  “以毁灭生命为代价的收藏更应该被我们唾弃。”视频里,让人措不及防地一幕出现了,“啪”地一声,犀角杯打翻在地。

  拒绝购买犀角制品,这样的举动无疑是一场无声的宣战。

  除了公益广告的录制,马未都如今还有一档文化脱口秀节目,叫做《观复嘟嘟》。在做了170多期之后,节目首次在室外录影,那是遥远的南非,犀牛的栖息地。

  收藏怎么跟野生动物搭上边?这一切,都要从马未都难忘的非洲之行讲起。

  今年6月,作为公益大使,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受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的邀请,探访南非卡帕玛野生动物保护区及野生白犀牛栖息地,了解犀牛的生存危机和盗猎状况,并亲身参与保护工作。

  “第一次深入野生动物保护区,我深感震撼。人类没有任何理由伤害这些美丽的动物。”眼前的马未都,与在荧幕中看到的一样,睿智、健谈,谈到此次南非之旅,马未都难掩兴奋之情。

  在南非的保护区内,他们遭遇到了犀牛“友好”的攻击,一头体型硕大的犀牛差点撞翻马未都一行人的车。同行的护林员介绍说,在所有的非洲动物中,犀牛是最可怕的动物之一。“因为它没有表情。大象发怒,专家们就可以看出它要发怒,我们得远离它,狮子、猎豹都有面部表情给你看。而犀牛真是没有表情,它脸上看不出来,所以它可能内心怒火万丈,你还逗它,却不知道它忽然一下冲过来。”

  一场有惊无险的经历,是犀牛留给马未都的第一印象。

  随后的第二天,马未都协助动物学家彼得·罗杰斯博士从一头成年雄性白犀牛的角中采集DNA样本,并在角内植入芯片,以便追踪和保护犀牛。而这只犀牛正是昨天他见到的那只庞然大物。

  看着被麻醉的犀牛轰然倒地,那一刻,马未都的想法瞬间改变了,别看它那样庞大,在人类面前,却是如此弱小。

  “这个项目已经做过3000多次,我们只是其中的一次。”马未都说,犀牛被麻醉后,怕倒地的树枝伤着它,七八个人迅速围在犀牛周围,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犀牛嘴上插着管吸氧,眼睛点上眼药防止干涩。因为麻醉剂给的是最低剂量,对它的伤害是最低的。“此刻,它的眼睛还能看人,它能看见这些人在它面前晃动。虽然犀牛近视,但它也会心里很不安,也要迅速把眼睛蒙起来。”

  尽管3个多月过去了,马未都回忆起这些细枝末节,那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我最后推进去的药是解药,解药推进去以后,大概1分钟之内犀牛就会站起来,这时候人就要迅速地撤离。”

  非洲之行让马未都了解到,犀牛是非常古老的动物。就动物自身而言,犀牛的进化很慢,它能够留在这地球上,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偶然。

  “人类不猎杀它都有可能灭绝,如今这样的猎杀,我觉得数字都显得非常残酷。如果不去救护犀牛,我估计几年之内它就没了。”

  投资收藏热,刺激了犀牛角的非法交易

  关于犀牛灭绝的传言,从来就不是危言耸听。

  目前,全世界仅存2.5万头犀牛,其生存状况堪忧。犀牛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是为获取犀牛角而滋生的盗猎。过去40年里,犀牛的种群数量整体下降超过九成。

  在非洲,为了保护这头犀牛,把它麻醉后,它的一个犀牛角要被锯掉,留下一部分,并在这角中置入芯片。

  马未都对此解释说,一般不法分子在盗猎时,一定要找拥有完整犀角的犀牛,因为卖的就是那个角。简单地说,如果盗猎者割犀牛角时,割得比较偏的位置,对犀牛的伤害不是很大。但是,没有一个不法分子是割角上面的一小块,他们都是连着根部一起割,等于半张犀牛脸就会被割锯,这听起来就非常残忍,而犀牛也会因感染最终惨死。

  “所以,保护者在犀牛角里放置芯片,这芯片可以实现全球定位和追踪,一旦这样的犀牛可能被猎杀,犀牛角就能迅速找到。谁买那就肯定也能找到。”

  犀牛作为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实施保护。中国作为缔约国,于1993年下达了《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通过法律明令禁止了犀牛角的一切贸易活动,并取消犀牛角的药用标准。

  但近年来,犀牛角作为一种有价值、可长期保存的物件,被收藏界所追捧。2013年,一份针对1800名北上广地区的中高收入人士的调查报告显示,11%的受访者对犀牛角雕刻品显示出了投资兴趣。高涨的需求导致在非洲平均每天都有犀牛被猎杀,2016年全年,在南非有1054头犀牛被杀害。

  耶鲁大学高煜芳博士等人共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00年~2011年间,南非的犀牛盗猎数量的起伏与中国的犀牛角拍卖数量有正相关关系。2011年,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向拍卖企业下达了《有关野生保护动物制品拍卖问题的意见的紧急通知》,重申犀角等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属于国家禁止贸易,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尽管从2012年起拍卖市场开始降温,但消费者对犀牛角古董和工艺品的投资及收藏热度依然存在,这也刺激了黑市的犀牛角雕刻和工艺品的非法交易。

  “最重要的就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前两年有拍卖行对犀牛制品的交易起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香港拍卖中,犀角杯都是千万级别以上,这样就诱发了大量的捕猎。”

  马未都直言,时至今日,两大拍卖行在全世界范围内经常拍一些古代的犀角制品。“我认为这些商业机构也应该从自我做起,拒绝去拍卖古代的艺术品。像北京故宫,都有象牙、犀角的收藏,但仅限于我们了解历史,不允许交易。我希望有那么一天,这样的交易也能全面禁止。”

  做文化的传承者,而非生命的终结者

  莫不如就先从自己做起。

  马未都从1992年起出版了多部有关收藏的著作,并成立了中国首家私人博物馆。这位中国知名的收藏家和古董鉴赏家坦言,自己的藏品中也曾有犀牛角制品。

  马未都说:“在收藏文物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虽然文物是历史,但是它们对今天依然有很大影响。我从今以后不会再购买任何犀角和象牙的制品,包括文物。同时,我还会不遗余力地去宣传,让人们知道,在收藏和物种保护之间,物种保护比收藏要重要得多”。

  马未都也不忘补充说起自己作为文化学者的老本行,他指出,中国古代对犀角的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就是治病,而且这两项流传甚广。比如说大部分人都知道犀角可以治病,尤其是退烧,中医药学有详尽的描述。其次犀角做成的艺术品主要是犀角杯,存量估计上万。它最为流行的时期是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就是中国人利用犀角作器皿,它在文化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认为用犀角杯饮酒可以长寿。

  “什么事情跟生命结合起来,它的影响力就会变得非常大。”

  我们古人是没有这种意识,剥夺动物的生命延长自己的生命。在自己的收藏历史中,马未都渐渐体会到,今天的人类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就是你剥夺一个动物的生命,尤其是剥夺一个物种的生命,对于延长你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愿意站出来为保护犀牛说话。”马未都言语坚定。

  当马未都有了更多的思考后,他认为,现在的捕猎者跟古代的捕猎者还有点不一样,古代就是人和动物,还得拼命和动物作斗争;而现代的捕猎者是持现代化的武器,比如枪支,人类因此就变得很强大,动物就变得更加脆弱。

  尽管在文章开头,那则《收藏的真相》的公益广告中,被打碎的犀角杯是一只仿制品,“但我们必须保护好每一头活着的犀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拒绝购买犀牛角制品。”

  文化传承也应该如同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一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我希望我们人类以前所有犯的错误到此为止。人类一直试图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但总是在错误中前行,我希望对动物的杀戮、尤其是对濒危动物、稀有物种的杀戮到此为止。”

  这是马未都的期待,也是所有人的期盼。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祁海峰
祁海峰

祁海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

 1件作品 311热度

梁占岩
梁占岩

每每赏读到梁占岩先生的画作,我总能感受到隔着时空吹来的魏晋之风,笔笔生发

 1件作品 968热度

满维起
满维起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诗句)。我们今天再来讨论满维起

 4件作品 4023热度

张复兴
张复兴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张

 6件作品 5119热度

李明久
李明久

“学写山石,必多游大山,搜寻生石,按形求法,触目会心……故曰神而明之,存

 4件作品 3942热度

范扬
范扬

南朝宗炳论画曰:“澄怀味象”,又说:“含道映物”。静穆澄观和生命活泼是万

 9件作品 6103热度

白云乡
白云乡

赏读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笔下的山水画作《山川气象》《清朗乾坤》(成

 8件作品 7526热度

马刚
马刚

“情之所到,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王夫之《古诗评选》),作诗

 2件作品 2402热度

最新文章

墨彩相彰 隽逸明丽——陕西女画家徐鸿延山水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墨彩相彰 隽逸明丽——陕西女画家徐鸿延山水画作(《西部成功书

清人唐岱的《绘事发微》中说:“水墨虽妙,只写得山水精神,本质难于辨别。四

2024-09-20

雄浑苍莽  博大神奇——青海美协理事张海鸿山水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赏

雄浑苍莽 博大神奇——青海美协理事张海鸿山水画(《西部成功

张海鸿持续数十年遍访祖国名山大川,及青海境内祁连、赤岭、阿尼玛卿、昆仑、

2024-09-20

油彩中的家园 光影里的乡愁——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郭永文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刊载)赏读

油彩中的家园 光影里的乡愁——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郭永文作品

乡土,对一个画家而言无疑是最熟悉、最爱好,也是最值得表现的、讴歌的题材。

2024-09-19

禅境入画 性灵飘逸——青岛著名画家张京城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禅境入画 性灵飘逸——青岛著名画家张京城先生画作(《西部成功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澄澈、静穆的体物观照,为其意境创造的始基;以飞跃、灵动

2024-09-18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2024年9月13日下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

2024-09-14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甲辰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

2024-09-13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作品赏析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

余涛先生的这幅《露浥清韵》,用笔落墨酣畅而简括,茎枝纵横而开张,或铺笔抟

2024-09-13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鸟画赏读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

评论家贾德江曾以 《洗出徐熙落墨花》来品味刘继红大写意花鸟画,其中说

2024-09-13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少茂等当选为副主席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

成功美术馆馆藏佳作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为新一届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白恩平

2024-09-11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赏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

李玉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兼善,他的每幅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巧妙的构图

2024-09-11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青先生作品赏析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

张建青先生的这幅《高原秋韵》,从笔墨、造景上来看,都是十分贴合其所面对的

2024-09-11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语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