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抵抗“博物馆疲劳”

2017-11-06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0
217次浏览

  轰动沪上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已经落幕,但关于展览的思索并未结束,甚至正在开始——从另一角度而言,这正是这一年度上海文化大事件的价值所在。

  在知名策展人、著名艺术史专家巫鸿看来,百物展之所以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并没有大谈历史,而是教人们“怎么看”。

  个中诀窍,用更浅近的话来说,就是“讲故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满怀憧憬地踏入博物馆,期待获得鲜活有趣的知识。但结果是,眼前的展品琳琅满目,展现的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但是依然遥远,甚至更加神秘。

  明明走近了物理距离,结果却拉远了心理上的距离,你收获的只有莫名的挫败感——到头来,博物馆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旅游景点,满足的只是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到此一游”的虚荣。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是因为观众没文化才看不懂?还是因为博物馆没有讲好故事?

  如果这一现象成为普遍存在,那么势必难以归咎于前者。相反,后者需反躬自省:是否做到了向公众好好“讲故事”?

  “透露着一股傲慢”

  丽贝卡·卡其是一位独立策展人,几个月前,她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艺术专家加布里埃尔·内尔博士参观了中国的某家博物馆。

  “昏暗的展厅透露着股傲慢,馆藏大量珍品陈列在密闭的展柜里。展品旁皆附有标示告知眼前的展品内容——例如:‘花瓶,南宋,12世纪’。”丽贝卡这样描绘自己在博物馆的所见。

  尽管文物不可谓不精美,馆藏不可谓不丰富,但离开博物馆时,两位专家满腹怨言:“我们怀抱着了解中国陶瓷的期待踏进博物馆,但我们的大脑却被极其专业和碎片化的信息轮番轰炸:‘鸟纹陶罐’‘石岭下型’‘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800年左右’……没有解释鸟纹的意义,没有介绍石岭下陶器的特点,甚至也没有指出马家窑的位置。”

  加布里埃尔有些恼怒:“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我应该关心这个罐子?为什么我要关心这些东西?”

  丽贝卡的抱怨则更加理性:“展览从头到尾都没向我们解释这些藏品的重要性。我们离开博物馆时,没能更加了解陶瓷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我们见到的陶罐或许曾被横冲直撞的军阀窃走;又或许,旧时它曾用作国内战争各派之间重缔和平的物件。倘若事实果真如此,博物馆却保持缄默不语,我们便永远没有机会听到它们的故事。”

  展品不会自己说话,如何讲述故事?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展览文本。一张张铭牌,一段段介绍文字,以及说明性的图表等等,不仅承担着解说展品的重任,更是重要的沟通桥梁,时刻引导着在观众与展览之间建立欣赏、感受、理解的关系。

  但在不少博物馆,观众看到的大多数铭牌,只是程式化地交代了文物的名称、年代、材质,而吝啬于提供更多的信息。

  业内人士坦言,这是长期以来国内博物馆的通行做法——把展品的信息点和知识点进行整合,按照类别进行博物学编排,“就物论物”地呈现。

  在专业人士眼中,表述简洁,保证了学术上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但在观众眼中,寥寥数语的说明文字,枯燥无味,没有任何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看多了,更变成了密集的碎片化的信息轰炸,只会让人疲惫和乏味。

  一条注释的距离

  “我们业内有一个术语,叫作‘博物馆疲劳’”,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硕士、独立博物馆教师陆天又解释说:“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会逐渐出现精力耗竭、注意力涣散、认识活动机能衰退,产生疲劳感。通常,游客参观一个半小时后,这种‘博物馆疲劳’就会发生。”

  在“博物馆疲劳”中,腿仿佛铅锤一般沉重、脚又酸又疼,是一种生理现象;而脑袋像塞满棉絮一般昏沉,则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

  正如丽贝卡和加布里埃尔的参观体验,即使展品再“高大上”,只要从展览中的任意细节感受到博物馆的“傲慢”和“吝啬”,参观者的热情就会被打击于无形之间,接下来的参观便越来越索然无味。

  有时候,这种“打击”只需要一个字就能实施。

  “比方说,参观古代玉器、青铜器、陶瓷时,常常看到一些冷僻字,像盨、簠、卣等等。一般观众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连读都读不出来。这时候多么希望边上能有个注释,哪怕是标个拼音也好。这应该对展览方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就偏偏没有,只能从下面的英文说明中勉强猜。”

  陆天又的这种感受并不属于她一个人。一个观众和一件展品之间,往往就这样隔着一个拼音、一条注释的距离。这些微小的距离不断累积,终成为宽宽的鸿沟,将观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阻隔在外。

  让人反感的叙述

  丽贝卡曾经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立博物馆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她疲惫地经过展厅时,无意间注意到了一只不起眼的银制器皿。一旁的标识告诉她,这只老旧的杯子曾经一次次盛满啤酒,还顺带讲述了荷兰酒文化中的一些趣事。

  “我脑中立刻‘看见’了‘权力的游戏’一般欢腾的场面。虽然这不是历史事实,但重要的是,它让我沉浸在了中世纪的荷兰。”

  自称“非业余博物馆达人”的沈辛成,本科时就读北大考古系,课余在北大赛克勒博物馆担任讲解员。

  “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我接待一位外宾,讲完一圈之后她说,你们这个博物馆比有些所谓的世界大博物馆强多了。这件事使我明白了,博物馆的生命力未必在于‘家当’有多丰厚,而是取决于你的叙述。”

  传统博物馆的叙述方式类似于学术报告:分型定式,把东西按照时间序列、考古学标准码放好,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任务就完成了。

  沈辛成分析:“考古学的类型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当然非常重要,那是给研究打底子的;但是作为一种面向观众的叙述,这是不合格的。”

  学术研究的过程应保持严谨,但博物馆的叙事方式不应过于刻板。

  在这点上,沈辛成对震旦博物馆相当赞赏:“虽然没有国宝级展品,但整个叙事非常带劲。它不仅教审美,还给你全方位地展示玉器的制作流程,详细地一步步拆解给你看。你一旦对玉器的生产工艺有所了解,就不会仅仅执迷于那些玉器的价格有多高昂,而是更全面地领会了一个手工业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这个神秘的东西就落地了,亲切了。”

  作为讲述者的博物馆

  如何“讲故事”?

  “故事”必须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

  在日前结束的“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手札精品展”上,展出的49通明代吴门书画家的手札旁都标记了文言文原文,并翻译成白话文。

  展览现场,有一封文征明写给妻子的《致妻札》。“银两够不够用”“不要与大哥计较”“棺椁有没有砌好”……看到大才子对老婆的“殷殷嘱咐”,参观者无不会心而笑。

  “绝大多数参观者都是看不懂草书的。这次提出加原文和译文,有些专家还觉得没必要。但对博物馆来说,这种讲述方式必须转变。”在上博教育部主任陈曾路看来,这个小举措对上博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进步。

  在上博馆藏中,这49通手札的文物价值并非是最高的,但经过学术性的梳理和挑选,再翻译成普通观众能理解的白话文,当它们互为映照、以一个整体出现时,俨然成为还原当时吴门名士的生活与艺术的最佳载体。

  展览期间,上博还特邀上海评弹团,用传统曲艺和吴侬软语把手札的内容演唱出来,并进行了网络直播。这次多媒体融合的跨界创新,自然也是博物馆想要“讲好故事”的尝试。

  在上海,不少博物馆已经形成了“展览+讲座”的“标配”,借助专家的专业性,对展览进行更好的阐释和导览。而在国外,博物馆更倾向于借助志愿者这样的普通人,把“故事”讲得生动、动情。

  沈辛成曾走访美国80余座博物馆,并写成名为《纽约无人是客》的“博物馆地图”。

  在美国众多博物馆中,沈辛成对一些社区博物馆印象深刻。“这里的志愿者就是附近的居民。他们讲解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自然充满感情。”他们也是这个展览中的展品之一;而展览也通过他们的讲述,具有了深刻的感染力。

  如何展示一只牛蛙

  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理想展览,究竟什么样子?

  陆天又推荐了一篇发表于1968年的旧文《如何展示一只牛蛙》,作者是纽约动物学会会长威廉姆·G·康韦。在这篇被西方展览业奉为“行业圣经”的文章中,康韦用充满想象力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梦想中的“真正意义上的展示”。

  在这里,没有人造的展室,只有真实的自然环境,参观者可以用双筒望远镜观察到牛蛙栖息地,隔着隧道的玻璃幕墙观赏到牛蛙在水下生活的场景;

  这里的展示生动而清晰:曲线墙面和立体模型展现牛蛙与生物圈的关系,把牛蛙和它的“亲戚”放在一起,令观众了解蛙类的概况。“牛蛙进化史”用手绘方式演示从单细胞动物到人类的生命进化过程;

  在一间名为“池塘春夜”的大厅里,静谧幽暗,香蒲发出沙沙声,青蛙此起彼伏地歌唱,将参观者带入下一个主题“牛蛙的鸣叫功能”。

  展览馆内播放名为《牛蛙世界》的影片,讲述一只野生牛蛙从卵到死亡的生命历程。考虑到孩子的注意力,影片时长控制在12分钟内。

  虽然技术条件有限,但展览并没有忽略互动游戏,孩子们按个按钮,就能根据牛蛙的外表猜猜它的栖息地。

  这是一个相当专业的展览,涉及牛蛙的生殖、生长和发育,食物与天敌,特殊的适应性和感觉器官,跳跃与着陆等方面;

  这也是一个相当贴心的展览,说明牌特意设置两种高度,深浅不同的内容分别提供给父母和孩子,提高父母的参观乐趣——提升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这也是一个有温度的展览,最终指向的是“明天你的池塘里会有牛蛙吗”的反思。

  “虽然康韦讲的是牛蛙,但这种‘讲故事’的态度和方法毫无疑问适用于任何一件展品。”陆天又说。

  从“物”到“文”

  如康韦所言,“讲故事”不仅有“术”的层面,更是某种理念和使命。

  博物馆能否讲好故事,取决于博物馆对“讲故事”的理解。如果博物馆能自觉地以此为己任、为使命的话,那么所有的难点都不成为难点。

  其实,最早的博物馆,与“讲故事”并无关系。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们搜罗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主要用于观察和研究。私人收藏国有化,这便是博物馆的由来。

  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水生的研究,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1970年代以前主要侧重于对博物馆功能的界定,“收藏”“保管”“研究”“欣赏”是其中的关键词;1970年代以后则着重强调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博物馆应该为社会服务,面向受众。

  “过去,博物馆高高在上,是‘文化殿堂’、‘历史宗庙’。但在这个时代,博物馆不能继续高傲。”在陈曾路看来,这种定位和心态的变化,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

  新中国成立之前,时局动荡,大量国宝散落于民间。这一时期,博物馆的工作重点是从民间搜集失散国宝,以国家的力量保护起来,供更多人了解、研究历史。此后,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文化设施建成使用,文物工作重点从收藏转向展示。再后,“以人为本”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博物馆的理念也在同步变化。

  陈曾路将其概括为“从物到文”;“我们说的‘文物’,过去侧重点在“物”上,现在则是‘文’。以前我们的眼睛里是价值连城的瓶瓶罐罐;现在我们要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些瓶瓶罐罐里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

  世界上最棒的地方之一

  “我带孩子们参观博物馆时,最大的干扰往往来自家长。‘哎,你听呀’‘哎,你看呀’‘哎,你记住了伐’‘哎,你回去要写作文的哦’……”陆天又感叹。

  其实,我们走进博物馆,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获得愉悦,在这种愉悦里培养兴趣和审美。

  “上海人常常说,一件东西过时了,‘好进博物馆了’。潜意识里,博物馆还是一个收藏古董的仓库。”陈曾路说。而沈辛成则开玩笑说:“有人说,博物馆是一个一生来两次的地方。一次是孩子时候被家长带来;第二次是自己是家长的时候带孩子来。”

  历史原因使然,人们走进博物馆时往往自带敬畏感。在那些“一生只去博物馆两次”的人的概念里,博物馆仍旧是一个庄严的课堂,一踏进博物馆,就应该进入信息接收的状态,时刻准备着从一个严肃刻板、但永远正确的老师那里获得知识的灌输。

  “博物馆是人的记忆,而不是物的记忆。”正如陆天又和博物馆的结缘——3岁时,她跟随父亲陆又青参观了人生中第一家博物馆,此后便成了博物馆的常客。不记得博物馆里有些什么,只记得在这里留下的欢笑。当时她就认为,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棒的地方之一。

  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去做一个静心的聆听者和用心的对话者?

  题图说明:2017年7月5日,上海,“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馆举行。奥杜威手斧,120-140万年前,发现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祁海峰
祁海峰

祁海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

 1件作品 310热度

梁占岩
梁占岩

每每赏读到梁占岩先生的画作,我总能感受到隔着时空吹来的魏晋之风,笔笔生发

 1件作品 967热度

满维起
满维起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诗句)。我们今天再来讨论满维起

 4件作品 4022热度

张复兴
张复兴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张

 6件作品 5118热度

李明久
李明久

“学写山石,必多游大山,搜寻生石,按形求法,触目会心……故曰神而明之,存

 4件作品 3940热度

范扬
范扬

南朝宗炳论画曰:“澄怀味象”,又说:“含道映物”。静穆澄观和生命活泼是万

 9件作品 6101热度

白云乡
白云乡

赏读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笔下的山水画作《山川气象》《清朗乾坤》(成

 8件作品 7525热度

马刚
马刚

“情之所到,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王夫之《古诗评选》),作诗

 2件作品 2401热度

最新文章

墨彩相彰 隽逸明丽——陕西女画家徐鸿延山水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墨彩相彰 隽逸明丽——陕西女画家徐鸿延山水画作(《西部成功书

清人唐岱的《绘事发微》中说:“水墨虽妙,只写得山水精神,本质难于辨别。四

2024-09-20

雄浑苍莽  博大神奇——青海美协理事张海鸿山水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赏

雄浑苍莽 博大神奇——青海美协理事张海鸿山水画(《西部成功

张海鸿持续数十年遍访祖国名山大川,及青海境内祁连、赤岭、阿尼玛卿、昆仑、

2024-09-20

油彩中的家园 光影里的乡愁——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郭永文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刊载)赏读

油彩中的家园 光影里的乡愁——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郭永文作品

乡土,对一个画家而言无疑是最熟悉、最爱好,也是最值得表现的、讴歌的题材。

2024-09-19

禅境入画 性灵飘逸——青岛著名画家张京城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禅境入画 性灵飘逸——青岛著名画家张京城先生画作(《西部成功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澄澈、静穆的体物观照,为其意境创造的始基;以飞跃、灵动

2024-09-18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2024年9月13日下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

2024-09-14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甲辰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

2024-09-13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作品赏析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

余涛先生的这幅《露浥清韵》,用笔落墨酣畅而简括,茎枝纵横而开张,或铺笔抟

2024-09-13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鸟画赏读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

评论家贾德江曾以 《洗出徐熙落墨花》来品味刘继红大写意花鸟画,其中说

2024-09-13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少茂等当选为副主席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

成功美术馆馆藏佳作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为新一届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白恩平

2024-09-11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赏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

李玉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兼善,他的每幅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巧妙的构图

2024-09-11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青先生作品赏析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

张建青先生的这幅《高原秋韵》,从笔墨、造景上来看,都是十分贴合其所面对的

2024-09-11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语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