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陈濂波山水画《山水景观》
山水画,以水墨之法写意自然精华,天地秀气,阴阳、晦暝、晴雨、寒暑、朝昏、昼夜皆蕴含着无穷的意境和妙趣。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他们写山水风骨,绘万物峥嵘。有高山流水的诗意,也有田园幽居的生活;有浩荡壮阔的山岳气势,亦有华滋秀润的山野草原,小桥流水。发展至当代,更有无数画家心系山水之乐,承古人传统精神意蕴,创新山水写意“新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濂波画家的便是其中一位。今日,小编将推荐其刊载在《西部成功书画家》报上的两幅佳作《山水景观》 《张家界山水风情》。

馆藏陈濂波山水画《张家界风情》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陈濂波先生对“写意”南北山水不同风貌的熟练掌控。其次,是画家在创作中追求书法线条入画的笔墨精神。他的两幅作品《山水景观》和《张家界山水风情》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师法自然,恰到好处的将线条的灵动和写意的笔触融合一体,使得画面呈现出层次分明,顿挫有致,细腻而含蓄的水墨风格。《山水景观》一画,烟云蒸腾,远山在云雾中现出峰顶,犹如仙境般令人神往。近景处峰峦挺拔,草木繁茂;沟壑深幽,流水潺潺而出;横斜的草木掩映中人家坐落,有小桥、栈道延伸至云烟深处……。这是陈濂波先生心中的山水景象,也是每一颗忙碌心灵的归处。先生以线条折带皴法画出山石的嶙峋气势,运用线条写出草木生长的繁茂气象,又以枯润质朴的笔墨皴擦出山岩石块、礁石流水,线条和墨彩的融合之间万物浑然天成。整幅画面不管是墨色的运用亦或是线条的气势都有着北方山水豪放、壮阔的风貌。而《张家界山水风情》一画,从水墨的渗化上来说更具一派婉约风格。画面中远景、近景层次分明,空间架构亦是相得益彰;线条方面,远山峰峦层叠,线条多圆润婉转,给人清虚旷远之意,近处山峦则以折带皴、点皴等技法,有一种浑厚之意。在墨色的运用上,先生更注重意象的表达,不管是云雾之气,还是草木的繁茂景象,墨色苍润而富有轻盈之气。
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曾说过:“中国绘画以书法为基础……书画的神采皆生于用笔。”陈濂波先生在画面中以点、墨晕染和表达内在意蕴、本质,以“线”统归全局,承载着整个山水的精神和生命,在疏松自然的线写和粗放有序的笔墨中营造出一方山水画境。(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汪利利)
画家简介:
陈濂波,又名陈古砀,别署石天山房,随安精舍。中国民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兰州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副院长,友声书社社员,河南省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郑州市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艺术鉴定专业委员会专家,先后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北京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