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而不弱 刚而不脆——成功美术馆馆藏刘学信先生花鸟画漫谈

柔而不弱 刚而不脆——成功美术馆馆藏刘学信先生花鸟画漫谈

   2022-06-29 15:50:22   浏览数:


刘学信先生画作《荷塘秋影动》

   花鸟画现在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品,可谓知音易求,友满天下。刘学信先生是一位比较低调的花鸟画家,虽然成名很早,却是知道的人较少。

    《荷塘秋影动》几片大叶墨荷横空而来,远处近处绿叶荷茎横七竖八犹如胡笳十八拍,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错杂弹;一朵白荷、一只水鸟、两杆莲蓬就是莲茎分布处,恍若无风,画家走笔的随意性,不嘎然停驻在荷之“相”上,荷依旧是荷,可是“似与不似之间”的荷,才是真正的荷;一些荷叶看似无依,其曲折变化却是各有神魂,不“斤斤计较”于每片叶子的本来面目,是阴与阳的不离不弃。亦有人说,中国画的内涵是阴阳之玄妙,这话是极其有道理的。工笔的水鸟,炯炯的目光,才是这幅小写意的画眼所在。




刘学信先生画作《醉秋图》

   《醉秋图》一树红果,数只飞雀营造着秋天的硕果累累。画家为物象传神,穷尽物理,就是画家的心源所在。刘学信先生运笔粗犷豁达,线条洒脱,墨色恰切,绚丽色彩上的墨韵更有流动、奔涌的视觉效果;作品造型儒雅,神形兼备,雅俗共赏,是难得一见“接地气”的好写意作品。《秋意浓》稀疏的红果,独立的鸟儿,硕大的石头,把画面点缀的空旷悠远,读起来顿生伤春悲秋之感。这是一个有些萧瑟的秋天梦,画家不是为了刻画而刻画,而是讲求传神、富有生趣的表达。通过格物、致知、乃至进一步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和体悟,从而在创作上达到传统、生活、心源三位一体,进入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在面对自然、客观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态,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把它提炼成绘画语言,最后使自己超越物理羁绊,超然于物象与自我形骸之外,达到内心的豁然贯通。作品中渗透着古典的人文传统,很细腻、很含蓄,感情表达很曲折,低吟轻唱,韵味悠远,秀而不弱,如龚贤所言“柔而不弱谓之遒也,刚而不脆谓之劲也。”笔墨、色彩变化较多,以小见大。



刘学信先生画作《秋意浓》

    读刘学信先生的《双雀》犹如品半壶青稞老酒:香、辣、甘、爽、洌、绵,诸味协调,余韵绕梁。其香在于和谐的画面交待、竹石相映,其辣在于突出的主题表现、双雀跃然,其甘在于层次的丰富淡雅、各得其所;其爽令人读后大呼过瘾、痛快淋漓,其洌让你看着意蕴横生、妙趣天成,其绵即使掩卷亦是留恋、欲醉其间。

(文\金石开整理)


画家简介:刘学信  甘肃省定西市人。擅长中国画、工艺美术,定西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工笔画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陇中画院画师。

国画《黄土情》获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雪霁》入选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北国雪霁》获迎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作品展铜奖、《冬日暖阳》获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书画大奖赛优秀奖,作品《暖秋》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相见之时语依依》入选“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

 


王学信先生画作《双雀》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21 甘肃新思维广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