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立象外心物两相融——著名花鸟画家裘缉木先生作品(壬寅贺新春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赏鉴)赏析

花鸟立象外心物两相融——著名花鸟画家裘缉木先生作品(壬寅贺新春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赏鉴)赏析

   2022-02-02 17:57:00   浏览数:


《高瞻远瞩 鹏程万里》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北京观复美术院院长裘木先生,以“游艺于现代没骨”的花鸟绘画,著称于当代画界。但笔者赏读其画作发现,裘辑木先生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又不仅限于“没骨花鸟”创作,往往“应物象形”而笔缘自然花鸟之象,缘物而变、随类赋形,或工或写、或勾或染,或古或今、或中或西,只要是符合创作内容和形式的需要都能融入其间。由此也可见,画家以其主观上强烈的时代审美意识而“心师造化”感物体验,进而呈现出极具个性的艺术形式勾写表达;在其深彻情感表达与客观物象内部机构、生机孕育的交融中,借花鸟、草木之形比兴赋情,带给观者“人性化”“诗情化”的自然艺象吟咏。

    如此次虎舞丹青•壬寅贺新春——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赏鉴推介的裘
木先生画作《高瞻远瞩 鹏程万里》一作,嶙峋湖石的笔墨造形上,画面中以一改传统“没骨”工丽气质,用写意笔墨意态运笔赋形,墨色互渗状物愈加恣意,丰盈之中又显鲜活灵动。浑厚的水、墨、色的相互碰撞更具形式美感,又于磊落灵动的岩石之象中凸显出了其厚重坚实的一面,也能看出画家鲜明的主观情志富于画面物象的个性形式反映。

    再有画面中,针叶葳蕤、枝干虬结的青松,翎羽斑斓、喙爪锐利、目光炯炯的苍鹰等物象,所用技法又与前面岩石情状大相径庭。松树多用线态丰富、变化灵动的线写语言。主干部分笔线灵婉穿插,水墨或浓或淡,松鳞又有干笔皴擦与没骨赋形的技法结合,针叶更是中锋促疾而刚劲有力,密实布局而团圆丰茂,在青松挺拔傲立、不惧严寒精神的艺术呈现中也更能引起观者与之强烈的共鸣共情。

    苍鹰,则又见传统工笔翎羽勾染填色、点跺丝毛之法的运用。笔精墨妙之中又有小写意笔象带来的生动鲜活,继而形神兼具而英气勃发。尖爪内扣充满力量,身形挺拔仪态神俊,回眸而望神目如电,整体造形伟岸傲然,观之不禁让人生出万丈豪情和凌云之志。

    综合来看,《高瞻远瞩 鹏程万里》三种不同的笔墨语言,赋予山岩、青松、苍鹰等不同物象迥异的精神内涵,且又谐和辩证统归于同一画面的豪迈不羁、昂扬向上、奋勇前行的时代气象整体表达中来。浑厚而富于个性的“没骨”画语,劲健而遒婉的线写组合,工质又充满雄强气象的笔韵融合,也更见裘
木先生绘画不拘于固有笔墨程式束缚,而“应目会心”笔缘物象的灵活转换,以及绘画创作“吟咏性情”“写胸中意气”的深度艺术自觉。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艺术家简介:木,1943年生,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花鸟科,师承李苦禅、王雪涛、郭味蕖、田世光。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北京观复美术院院长。作品《国色天香》被中南海珍藏,《松鹰图》被作为国礼赠送金日成主席,作品《竹韵曲》在参加美术馆《百年中国画展》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应邀担任《97香港回归中国書画大奖赛》评委,2001年应中国民委邀请担任《全国少数民族绘画大展》评委,2005年作品《竹韵曲》特邀参加第十二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展,並获中国花鸟画杰出贡献奖,作品《醉蝶》、《莲塘赋》分别于1990年、2018年两次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礼宾局选为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政党党际交往新年贺年卡画面,多次去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尼等地参加当代艺术及中国画高峰论谈及交流展《南岛情》获海南国际水墨画大展金奖。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21 甘肃新思维广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