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拙自然 诗意融融——成功美术馆馆藏张东林国画作品赏析

朴拙自然 诗意融融——成功美术馆馆藏张东林国画作品赏析

成功书画家网   2020-12-09 15:45:21   浏览数:
 

成功美术馆馆藏张东林画作《幽幽唢呐》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数千年来已成为中国的文化国粹之一。对画家和欣赏者来说,水墨中所展现出来的笔墨意境,山川大河以及人文风情,都是国家文化的一种象征、一种时代符号,穿越历史的洪流,一脉相承,生生不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教授张东林先生的水墨画充满深幽的山川造境,尤其是草木被写的繁茂而密实,占据画面的主体,在黑白、浓淡的水墨营构中展现大自然质朴、幽密的天籁之美。
 
张东林先生是中国密体山水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的山水画突破了“山无云不活,山无水不灵”的传统山水画图式,在他的画面中,树木是主导整幅作品的主要因素,具有生命和灵性的草木以点、线皴染的构图,被描绘的气象万千,幽密繁茂。看似朦胧的线条中透着挺拔俊秀,诗意融融的真切景象。《幽幽唢呐》一画中,张东林先生以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形式,运用小写意的表现手法,细腻而严谨的刻画出古木参天的峻拔姿态,盘曲干虬的躯干,左右横斜的枝桠,越往上越密实,枝叶繁茂密不透风,似有万千生长旺盛的树木形成山川宏岳的气势。画面的右下方小小的角落一位吹着唢呐林穿行的行人和一头为唢呐声吸引的梅花鹿,以大见小,动静结合。以《元稹·离思其四》题款: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暗合整幅作品稍显苍凉、沉静的意境,林密幽深中只闻满怀忧思的唢呐声。

 


成功美术馆馆藏张东林画作《春日偶成》
 
从张东林先生的作品《幽幽唢呐》《春日偶成》等佳作中,可以看出他在创作过程中既继承了传统山水精神,又融合了自身对大自然地所感、所悟,在前无古人的密林繁树中探索出新的笔墨程式,创造性的呈现出山村乡野的自然之美。在《春日偶成》一画,画面清雅秀逸,率真、淳朴的乡村画卷缓缓展开,题款“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先生仿若是偶然邂逅这样一个自然的场景,树木还沉静在皑皑白雪之下,渔船安静的泊在岸边,两个天真无邪的小朋友结伴在河畔树林前放炮仗,身着红衣的小男孩侧着头,斜着身子,伸着手点放在地上的炮仗,小女孩站在不远的地方掩着脸。人物的刻画形象逼真,笔墨苍润,意趣丰盈,画面给人浓浓的童年记忆。
 
虚与实、浓与淡、燥与润、疏与密在画面中对比明显,线与线的穿插,墨与水的交融渗合,点与点的错落有致皆秩序井然,架构起山川自然的空灵和野逸之气。黑、白、灰的交叉分割,不仅凸显出画面的层次感,更表达出表达出画家对宁静山野的热爱和憧憬之情。张东林先生通过线条、墨色点染出的繁树茂林给人一种广袤而饱含生命精神的意韵。
 

画家简介:
 
张东林,河南省郸城人,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研究和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教授,清华美院山水画高研班特聘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艺委会委员,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首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获得者。

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全军美展、北京国际双年展、国际造型艺术展、法国卢浮宫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多次举办个展和联展,在国内外获得好评。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新加坡艺术博物馆,江苏美术馆,中央党校,中央电视台,荣宝斋美术馆,厦门美术馆、高剑父纪念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