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凉秋寄岁月 ——宋雨桂先生《留得残荷听雨声》赏读

静待凉秋寄岁月 ——宋雨桂先生《留得残荷听雨声》赏读

成功书画家网   2020-09-01 16:01:36   浏览数:

作者   金石开

 
花鸟生命和宇宙自然是融为一体的。于画家来说已不独为“状物”,而是在“言志、寄情、示气”,是自然与心灵相融合、相生发、相升华的精神创造。

宋雨桂先生作于2000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四尺横幅荷花,以秋天荷叶的大块水墨晕染,和数枝荷花高妙天成的穿插为图像组合,把一个烟波浩渺繁华落尽的真实存在,透射出浮云阅尽历沧桑的斑驳陆离,时光仿佛在那一刻倏然停滞,是繁复通透澄怀观道的瞬间。静对犹如听无音之乐,读无字之书,感受形式美,从而得到形而上的滋养。“画虽小技,可达乎道;其绘事之法,规矩之处,可以言传,神妙之处,必由悟入耳。”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冰凉的池塘上,残存的荷叶上、欲坠荷花上,那凄清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残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残荷之“留”,要的却是的“听”,而画家“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残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况味?那荷莫不就是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

 


馆藏宋雨桂花鸟作品《留得残荷听雨声》
 
2000年宋雨桂先生创作了25米长卷《寒云赋》,这幅《留得残荷听雨声》应是他长卷创作之余“无意于佳乃佳”的小制作。花甲之年的宋雨桂先生,独自凭栏,放眼秋水秋风,静对年华默默。夜深人静,孤枕难眠,画家在想荷花凋败了,碧叶跟着也残破了,就是这样的荷塘之中,泛起了一片愁风愁雨。流年中是谁在老去?看得见的是秋荷,看不见的是未来。看得见的是秋风凋残了碧叶,看不见的是年华老去了心情。在隐隐的韶光深处,心有不甘,心有眷恋。残荷犹在,卧听风雨;命运,犹如残荷之上的声声滴雨:“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秋之荷,残芰断苹,红消翠衰,别有情味。画面心神藏不露、笔细润万物!且行且歌,以物寄情。作品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以师古出新的笔皴墨染造形,使画面意犹未尽,彩墨互动、动感横溢。而画作的实际,实际到仅是一根线条长与短的比例,叶与叶的错综,花与花的照应;此物与彼物之间明暗度上的差异,以及一块颜色的色彩取向等等细节。几根线条,经过一段饱满挺拔的舒展后,渐渐地弯曲了,透出了一个形状。也许仅是这一细节,不知何故,竟会牵动某种柔情,带来一阵不可名状的感动,仿佛凭藉了些微的线、面、体可以进入一个由自己营造的境界。这类情绪的产生,多半是笔底的形迹,触动了画家心中的某种感觉而引起的。生活中诸多体验经常化为朦胧的感觉而存入潜意识,一经某个机遇的触发,便会自然而然地涌现。

宋雨桂先生兼擅书法,精于草书,自成一体。后因车祸,右手基本丧失书写能力,改用左手。出人意料的是,左笔雄健跌宕,别开生面,并每每与绘画相得益彰,堪称一绝,不少藏家喜爱他的书法胜过绘画。



画家简介:

宋雨桂(1940—2017年),山东临邑人,后迁居东北,大学学历,民革党员,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自幼随母习画,别名雨鬼,独创北派山水画技法,擅长中国画、版画。被誉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第一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80年作品《故乡恋》引起美术界关注,1981年水墨画《秋声赋》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独创山水新皴法—冰裂纹皴,水墨画《花溪》等5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2年其作品与吴冠中等16人的作品一起参加“现代中国画艺术—日本巡回展”;1985年,创作巨幅水墨画《长江明珠图》;2000年创作《寒云赋》长卷(25米);2010年由他主笔的《新富春山居图》享誉海内外。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院长,辽宁美术家协会主席、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7年11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