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静清逸 笔墨朗润——孔祥民山水画赏析

幽静清逸 笔墨朗润——孔祥民山水画赏析

成功书画家网   2019-09-03 17:25:38   浏览数: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文化的“多元性”对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遵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地域风情、文化内涵以及包含人文情感的艺术绘画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画家不断地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创作。道学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达到“无为无所不为”自然和谐的境界。画家孔祥民先生笔下的山水画秉承了传统自然之气,将自己的博识、情感、胸怀、志趣融入笔墨之中,绘成灵秀、大气、清雅的山水格调,赋予山水灵性和诗意,同时带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
 


孔祥民山水画《烟水古村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孔祥民先生的山水画写山川自然之景,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在感受山水间的灵动与意趣的同时更深刻的理解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在写生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创作中以传统写意画的笔墨技法和传统青绿山水画的程式巧妙结合,形成了独具创新的个人艺术风格。
 


孔祥民山水画《雾霭动碧树 溪水散清晖》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孔祥民先生的作品笔墨中充满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崇敬与热爱,所以他的笔墨赋予了山水更多的灵性与诗性,让每一位欣赏者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他笔下的《烟水古村图》《雾霭动碧树 溪水散清晖》两幅佳作,水墨氤氲,层次丰富,质感强烈。画面中高山流水、村舍房屋、茂盛的松林杂木、波光粼粼的河水从屋前流过,给人朴茂清幽的山居环境,万物在这里恬静而安闲,带给人心旷神怡之感。尤其是《烟水古村图》一画,构图开阔空濛,意境幽深静谧,画面中烟雾飘渺,水汽迷离,古村坐落在流水之畔,一静一动,彰显出古朴雅致的人文气息;以浓淡不同的笔墨画写远山绵延不绝的气势,以高低错落的程式构筑起近处山峰的峭拔和层叠;树木则多以重墨勾画,敷以赭石淡彩,使洇化开的“墨”与“色”相衬托,彰显出笔墨的典雅和敦厚之力,又以湖蓝点染出湖水的清澈灵动,与白墙青瓦的古村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不乏灵动超脱的意味。整幅作品融 神韵、墨韵、心韵于一体,大气浑厚,寂静空灵,令欣赏者感受到古村饱满的生命张力。
 


孔祥民山水画《林壑清音》
 
    有评论家认为,孔祥民先生的山水画在水墨与色彩的糅杂中绵延润泽,其作品笔墨生动而富有意味,色彩艳丽而不媚俗,把客观物象与主观意象达到完美的统一。观其《清秋多情点冷艳》一画便觉的确如此,他的山水画亲近自然,既有名山大川的震撼奇绝,又有普通山村小景的静谧清新,不管哪一种,都极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再观《山水清气 云烟供养》《林壑清音》两幅佳作,意境清新,笔墨质朴,写出山水人家幽静祥和的安宁生活。画中远景、近景、中景叠加起伏,彰显出山峰浑厚壮阔的气势,烟云翻腾给人一种声势浩荡之感,近景的山势给予着重的描写,勾皴点染层层晕染富于质感。错落的树木,山坳中坐落的人家屋舍,潺潺流过的溪水,山谷间萦绕的雾气都昭示着山川的精神和草木的生命气息,令人遐想无限。
 


孔祥民山水画《山水清气 云烟供养》
 
    中国的山水画是将内心情感与自然融合之后,倾心天地自然万物的一种程式化的水墨符号。孔祥民先生对“墨”的掌控运用上传承中国传统笔墨技法,每一幅作品都能够做到融情于景,水乳交融的状态,并在不断的串座,研究中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将现代绘画中的点线面的观念有机地融入传统的笔墨线条之中,使得画面既有意境,又有自我风貌。孔祥明先生的国画作品为我们传达的是一个画家自传统而来执着的艺术追求,和对天地、山川、万物和谐统一的深刻理解与崇尚。(文/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汪利利)
 


孔祥民山水画《清秋多情点冷艳》

艺术家简介:
 
孔祥民  号大糊涂,1958年生于山东曲阜。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后在著名画家陈我鸿先生门下学习山水画,2006—2007年研修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2007—2008年研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创作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刘怀勇导师助教,曲阜市美协副主席,泰山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