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画表达诗意的生活——画家安奇答记者问

2013-12-06

文章来源:
934次浏览


安奇在成功美术馆笔会活动中


    导语:画家安奇曾于今年两次来兰,参加由成功美术馆、神州诗书画报等组织的“当代书画名家雪域梵音圣境之旅采风”、“大美甘肃•中国当代书画家陇上行之敦煌朝圣”等书画活动。近期他又入选成功美术馆、神州诗书画报、成功书画家网组织的 “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30位人物画家”, 赢得众多观众和行家的好评,并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记者:安老师,从您的人物画作中,总能看到酣畅淋漓写意笔墨和写实笔触的结合。在这样的笔墨融合中您要给观者营造怎样的审美感触呢?

    安奇:用酣畅淋漓的写意笔墨完成一幅画是个很高的境界,也是我追求努力的方向。在当下,写实造型已经无法与现代数码技术比真实了,中国画中的写实造型是用绘画手段表现物象的,而非简单的再现所描绘的对象。

    我认为,在国画创作中要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必需综合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与画家的人生阅历、个人修养、艺术审美、情感积累、师承延续等诸多因素都有莫大的关系。我们常说“画如其人”,如果读我画能读到我的修为,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也是我学画多年才逐渐参悟到的。画画不是纯技术活,思想高度才是最终决定艺术的不二因素! 


安奇人物画作《春华秋实》


    记者:安老师,您常常把长期积累的写生素材进行提炼,组织成创作,给以表现性的展示。这样从作品的造型构成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

    安奇:从古讫今、从外到内,大凡称得上画家之人无不具有高超的写生能力,这不仅是积累素材的过程,也是画家积聚阅历,提炼艺术审美的关键。我想清代绘画大师石涛所言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在强调写生的重要性了。

    在当今热闹非凡的书画江湖,如果检验一个书画家是否名符其实,就要看书法家能不能背临出他喜欢的名碑名帖,看画家能不能写生入神。我的老师刘大为先生二十岁左右时不但能对人对景现场写生,且精彩叠出,他的许多佳作均取材于写生资料。

    相较之下,我今年都四十多岁了,写生能力却还显稚拙,顿觉汗颜啊!我90年在军艺,04年在国家画院时,都得到刘老师亲授。现在回过头来看,在他的学生中,绘画上有所建树的都是遵循老师当初的谆谆教诲,在创作的道路上坚持多画速写、多写生的一些画家!多年来老师的教诲和我创作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多写生能让画家时时处于绘画状态,并解决了实景与架上绘画的过渡,如果说写生手段是创作能力的母体,我想也不为过的。在这一方面我还要努力提高写生能力和加大写生量。

    记者:您的作品常常将人物放置于劳动的场景中,这样使得人物表现出劳动动作的韵律感,尽显生命的活力生机,同时也体现了您对画中人物生活的熟知,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中,您要表达怎样的精神诉求?

    安奇:生活始终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和宝藏,没有真实生活感受的艺术家无疑是狭隘和不正常的。因为,在生活中蕴含着无限丰满的创作素材和诗意形式,只要深入生活、善待生活,才会有丰硕的收获。

    我喜欢置身于现实生活中,感受生活的亲切气息,在写生中常常用我的速写本,记录这些生动、亲切、朴实、平和的形象。我觉得这些形象毫无矫情造作之态,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兄弟姐妹,他们有和我们一样,血肉丰满、喜怒哀乐的度过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时光。我一直认为在创作中,只有始终把自已的艺术置于现实生活里,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力量,获取灵感,获取激情,使自已的艺术以一种感性生动的形式出现,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记者:今年,您曾两次来到甘肃采风。您能谈谈这两次采风的感想和收获吗?

    安奇:今年成功美术馆组织的大美甘肃和雪域梵音圣境之行,我都有幸参加了。两次之行均因时间关系匆匆忙忙,有些走马观花,还觉意犹未尽!可惜没有机会写生,照片再多也顶不上一幅深入骨血的写生!如果將来有机会,我还要安排时间去深入写生,在河西走廊吹吹风,在拉不楞寺听听梵音,在青海湖中泡一泡盐浴!这样有些时日的浸泡才能深入骨髓以至影响到绘画,使画作蒼茫厚重起来才能达大美之境!

    结语:画家安奇以其扎实的写生积累和勤奋创作态度,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赢得了业内诸多方家好评以及藏家观众的青睐。但是他依然不满足于现在的创作状态,依然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还很稚嫩。我想在绘画艺术中,这种清醒、理智的状态将会更有助于他在以后的创作中走的更远,在当下浮躁的艺术界,这样的认识将会如灯塔照耀他在艺术的海洋里航行的更加顺利。

    安奇,原名安建华,1966年生于江苏盐城。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2004年考入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现为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展览部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友好艺术交流院画家,《中国书画报道》杂志社编委,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神州诗书画报、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2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1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6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4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3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5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