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谦近照
在新疆的那段生活经历给朱自谦的脑海留下了太多的印记,期间他苦中作乐,不畏艰难,坚持画速写,像高尔基那样在困难中成就了更坚强更乐观的自己。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在表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水墨写意人物画上达到了意境和诗情的圆融。他满怀感恩之心用笔墨丹青诠释着对西域地美、人更美的理解和赞颂。
记者:朱老师,我在网上了解到,您曾在新疆生活了28年之久,这段坎坷的岁月对您塞外风情人物题材创作的影响也特别大。您的这一段生活被媒体称之为“象高尔基那样上大学”。对此,您如何看待?
朱子谦:我与西域有着不解之缘。1959年我从湖北到新疆,1961年正式参加了工作。当时,国家正处于一个十分艰难的时期,我年龄也比较小,做过搬运工、腌过咸菜、烧过酒、抗过包等,生活是相当的辛苦。能在这样的一个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下扛过来,我觉得跟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乐观的精神状态是分不开的。
在新疆的生活确实很苦,但是也很幸福。工作之余,我从未放弃过绘画,一直坚持读书,努力的去增加自己的文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很自觉的去进行绘画实践活动。1959年到1964年间,我的绘画在构思、技艺、精神上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已经可以被当时的报刊所接受。1963年我在生产建设兵团报社担任美编,生产建设兵团在当时是一家很权威的文化含量很高的报刊,刊登的都是富有代表性的东西。1964年我在生产连队种了一年地,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我学会了劳动和坚持,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也渐悟艺术道路的发展跟自己的天赋和后天的坚持努力是分不开的道理。
我的绘画艺术就在那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己努力看、读、创作,积累了很多的绘画技能。其实自小我对绘画就很感兴趣,而且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动手自己画画。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初中时的事情:曾经有一幅少儿美术作品参加了展览,还有一幅作品被刊登,这对当时的我是个极大的鼓励。后来在新疆的那个阶段我对中国书法文化对绘画的影响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创作中,造型、构图、笔墨表现能力等方面都逐渐丰富起来了。这些劳动、学习生活经历跟高尔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高尔基在生活上接触到劳动人民,又结合其强烈的表现欲望,在长时间的文化积累中,成就了其伟作。
朱自谦作品 价格协商
记者:您创作的塞外风情人物系列作品在走进艺术的源泉生活的同时,又不拘泥于简单生活实景的再现,在自身的观察与体悟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与再想象。您如何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朱自谦:新疆是丝绸之路西线的重要之地,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出了玉门关,两眼泪不干”的说法,文人墨客也在此地留下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千古名句。西域风情,苍茫壮阔,摄人心魄。这些壮丽的景色、厚重的文化底蕴对我的心境、艺术创作等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我去新疆的时候面临着一个实际的困难。当时多亏碰到了一些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在新疆任教的淳朴善良的女老师,她无私慷慨的帮了我,还有一个是四川的中年妇女,在我饥寒交迫的时候,给我买了碗饭吃。这个世界存在着的好多好人给我传递了很多的正能量,我的作品中内含的感情就包括对生活中这些善元素的讴歌。生活的魅力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美与正面的能量打动着我,激励着我成长,让我在艺术创作中不知觉的就宣泄出自己对生活、对生活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的人们的感恩之情。胸中有善,再融入生活中积极、乐观的一面,把充沛的感情流露在画笔指尖。
生活与艺术是不可分离的,生活中含有很多丰厚的艺术营养。在创作中,我把生活留在脑海中的零星的印象归纳出来,总结起来,就形成了系统的个人体会,然后再借鉴各方面的内容,从思维中抽取一些精华的东西进行再创造。俗话说“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一个完善的系列,才能形成一个具有个性特征的东西。在新疆时我坚持画速写,在结合生活体会的同时,坚持不懈的积累创作的素材,不断的从生活中吸取动态的画面,选择动态中的一点去抒发感情,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依据。把有代表性的,个性化的东西,抽象化、典型化,然后再对生活记忆进行艺术上的加工创作,这就是我对生活与艺术关系的简单理解。
记者:朱老师,您在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浙江海宁也生活过20余年,在您的人生经历中,一个是大西北城市,一个是南方沿海城市,在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生活状态上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不同地域的文化碰撞对您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朱自谦: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个粗犷、豪爽、好客的人们成就了新疆淳朴的民风,古丝绸之路也为其奠定了灿烂的文化基础。我对西北地区的生活,文化,风土人情都特别有感情,在新疆长期的生活中我的习惯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南方相对比较细腻、温润、秀丽,其经济的发展相对大西北较发达,相应之文化的发展也较好,人文积累比较浓厚。从明以来的中国画发展进程来讲,南方的功劳更大一些,其讲究笔墨,发展比较迅速。
王维有句名句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是对中国画意境表达的描绘。我自小就很喜欢读诗词,杭州自古以来诗词发达,留下了李清照、苏东坡等文人的古迹,这些大家影响了一批人,其传承下来的用笔用墨的技巧也被广泛的运用到当代的绘画实践中。
对文化我没有南北门户之见,只要是好的,我都会尝试着去借鉴,所以在创作中我也吸取了南方的一些东西,把南方文人画的东西融入到创作中,以达到艺术上和感情上的共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艺术家要把对艺术的追求深入到个体生命中,站起来,放开度量,开阔视野,吸取多种文化的精髓,实心踏地的做好工作,开辟自己的江山,推陈出新,多给观者展现眼前一亮的精品。
朱自谦作品 价格协商
记者;您此次来兰州参加 “大美甘肃•中国当代书画家陇上行之敦煌朝圣”大型书画采风展览活动,想对甘肃您的众多“书画迷” 说些什么?
朱自谦:首先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价值,也非常有意义。敦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保留有从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十个朝代泥塑,壁画等,历经数千年它们依然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在去敦煌的路上,一路辽阔苍茫,民风淳朴,绿洲生机勃勃,风景依旧,让我感觉很亲切。此行再次领略大西北的苍茫壮阔,感受颇多。
我很高兴西北有那么多的书画知音,祝愿甘肃的“书画迷”们生活美满幸福,我会拿出更好的作品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同时也非常感谢成功文化集团的工作人员为此次活动所做的努力,祝愿成功美术馆生意越来越红火。我也借此机会向成功文化集团的所有人员问好!
朱自谦,号紫薇山房主人。1944年生于湖北均县。1959年只身赴新疆,19岁代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社美编,1979年任新疆石河子文联《绿风》诗刊社美编、编委,同年加入中国美协新疆分会,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美术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1986年调入浙江海宁,长期担任市文化馆美术室主任、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其间客居北京七年。曾任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华夏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张宗祥书画院艺术顾问。(记者 张琴琴 校对 汪利利)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