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中来 到创新中去----中书协理事刘洪彪访谈

2012-05-15

文章来源:
926次浏览

阅读神州诗书画报

 

前言:刘洪彪认为,书法家不应该只是一个写字匠,抄一辈子古人、他人的诗文,更不能沦落为江湖艺人、街头把式,而要有自己的思想。在书法形式创新方面,刘洪彪提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理念——展厅是件大作品。书法,是高贵的、高级的、高雅的,不应该其拥挤,要让书法作品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得到她应有的尊重。于是,他从策展、布展改革开始,探索一条打造书法展览整体形象、提高书法艺术文化品位的路子。他还提出一个大胆的口号:“为书法穿盛装,让书法住别墅”。

 
5月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洪彪一行,应邀参观成功美术馆近期书画作品展览,并接受了《神州诗书画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了自己一些艺术观点。
 
采访人:李霞
受访人:刘洪彪
采访时间:5月5日
采访地点:成功美术馆
 

采访

 

记者:您提出的“为书法穿盛装,让书法住别墅”很有意思,也是一个十分新奇的比喻,您能就此谈一下您的看法吗?
刘洪彪:我提出“为书法穿盛装,让书法住别墅”,这个“盛装”和“别墅”是一个比喻。是说书法作品应该有一个好的外观,有一个好的品相,不能那么寒酸,不能那么小家子气。因为书法是高贵的、高级的、高雅的,所以不能亏待了她。我的这个提法,并不是平白无故的,是有原因的。若干年前,书法展览开始盛行,尤其在京城,展览一直都不断。但是,细看展览,发现都是同一模式:书法作品形式不一,大小不同,都是把整个展厅挂得满满当当,给人的感觉是在超市或是地摊上摆好的物品。我认为,书法不应该是这样一个状态。在古代,书法是高贵的,是高雅的。古代书法家,都是皇帝、将军、政治家、文豪,那些人都是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才可以成为经典。书法展览要是搞成类似于摆地摊的状态,对书法是一种亵渎。所以,长期以来,我都在思索如何去改变这种现实。我提出了“为书法穿盛装,让书法住别墅”这一理念。“穿盛装”就是要给书法作品穿上好衣服,改变陈旧的装裱方式,让它有时代感,有现代审美意趣,能够融入到现代的建筑。旧式装裱适合在四合院、大杂院里张挂,但与现代化的美术馆却实不相称。“住别墅”是什么意思呢?通常的书法展览,作品密密麻麻挂满一墙,就像是筒子楼的住户,一个挨一个,拥挤不堪。观赏一件书法作品时,其他的作品也拥过来凑热闹,会影响欣赏者的视觉,让人审美疲劳,让人烦燥。什么是别墅?别墅是前面有庭院后面有花园,楼间距离比较宽,通风,透气,有阳光,有草木。书法展览也应该这样。展厅墙上的作品最好是有一定的距离,不要互相干扰,用眼睛的余光基本上看不到周围的作品,可以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欣赏每一件作品,这样才能对书法有足够的尊重。咱们看西方的美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一面墙上只有一两幅作品,看上去十分高贵,有一个很好的审美环境。书法为什么不能做到呢?我提出这一观点,是想让书法在一个优美而宽松的环境中,去展示它的艺术魅力。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我后来又喊出了“展厅是件大作品”的口号,进行了一系列书法展览的艺术策划、装置设计实验与探索。
 

畅谈艺术观点


记者:您是军人出身,军人的内在气质会不会体现在作品当中?
刘洪彪:有句话说得对,“字如其人”。的确,一个人的艺术表现,与他的性格、气质、学养、阅历都有着直接关系。书法的墨迹,实质上是书法家内心的外化,是精神的迹化。精神是无形的,但是,将其写在纸上,就留下了痕迹,成了书法家精神的外在表现。书法,是书家的“心电图”。所以,人的内心是怎样的气度,就会体现在作品里面。一般意义上,军人,有着刚强、坚毅、果断的气质。如果我不是军人,我想我的书风也会是这样的,因为我的性格里有许多契合军人特质的东西。从小到大,我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八岁丧父,长子为父,15岁下井挖煤,20岁从军,24岁胃穿孔……生活给了我很多,造就了我坚毅、果敢的性格,而这些都会体现在作品当中。我还是那句话,“字如其人”。

记者:草书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飘逸,您主要从事草书的创作,那草书中的飘逸一般是否是用“飞白”去表现的?
刘洪彪:草书,在书法史上,在书法五体当中,其实出现得最早。一般人都以为篆、隶、行、楷、草五体,草书是位于最后的,学书法要先学楷书,再学行书、草书。实际上,书法发展史告诉我们,草书并不是行书的后代,更不是楷书的孙子。草书从广义上说,它甚至是文字的鼻祖。我们的祖先在文字形成之前的刻纹画符,作草率的记号,那就是广义的草书。草书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是多样的,并不仅仅是用“飞白”去表现的。以当代草书艺术发展趋势来看,草书可以分为四类:一,章草。字与字不相连,厚重、内敛、含蓄、温和,并不是很飘逸,也很少“飞白”。二,小草。像张芝、二王、孙过庭等人常用的字体,也不飘逸,也不用“飞白”。三,大草。大草,也叫狂草,这一类“飞白”、破锋较多。四,古草。古草,也叫汉草,这是亟待挖掘的草书资源,它以后甚至可能会扮演中国草书创作的重要角色。这四大类草书有不同的艺术表现、特质和手法,而 “飞白”只是诸多表现手法里的一种。
 

作品欣赏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书法“创新”的?
刘洪彪:创新,是每一个艺术家面临的问题。没有创新,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变化和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每一位艺术家都需要在某一个方面或是多个方面有所创新,来建立自己的艺术语言,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塑造自己的艺术形象,这是必须的。现在,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在跟风,老师怎么写就怎么写,别人写得好就跟着学,靠模仿别人的外形外貌过日子、讨生活。只有百分之二的人,在极力地寻求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人是了不起的,这些人是推动中国书法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人是要载入史册的。创新,是每一个艺术家需要面对的,但创新并不是坐在屋子里凭空琢磨一个艺术形象,然后去设计,去制作。创新要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上,要建立在对书法艺术的深入认知上,而不是想当然的标新立异。
 

作品欣赏

 

记者:现在有很多人,在创作书法作品时,只是照抄古诗词。您对提倡自书诗文持何种态度?
刘洪彪
: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一种线条艺术。书法就是凭借笔墨技法、是黑白构成表达传递书家的精神和情绪。他们认为书法的内容并不重要,文字只是书法的载体。不管写什么,好看就行,甚至写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字词也可以。但是,我们大家都不能忽略了中国书法几千年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不能忽略了中国人的书法审美习惯。中国人的书法审美习惯是双重审美,一是对笔墨技法、黑白构成的艺术审美,是书法本体的审美;二是对所书诗文的审美。中国历史上,每一位书法家都是文人,每一位书法大家都不会热衷于去抄写别人的文章。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写自己的诗文,发自己的言论。我们可以写流传下来经典诗文,但如果连文章都不会写,没有思想,没有观点,没有字外之功,没有字内之意,那还怎么能称得上是书法家呢?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7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7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6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