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美术馆馆藏路怀中先生山水画作(一)
(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
在两年前兰州成功美术馆举办的“路怀中《国画大师古今对话》”新书发布会期间,我与路怀中先生相识。并作为媒体记者也曾在路先生的发布会及其研讨会上多次提问探讨其山水画艺术,近日其山水画作再次寄至成功美术馆,反复赏读之下忍不住要为其画作撰文,同时也谈谈对其画作的读后感想。

成功美术馆馆藏路怀中先生山水画作(二)
路怀中先生独创的林海雪原画派和现代山林画派,由于艺术风格独特、造诣极深,被画界誉为:当代范宽。由此而论,路先生的山水创作受宋代山水画巨匠范宽氏影响,可谓深远。范宽论画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路怀中先生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观念的基础上,实践着“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的山水创作理念。
路怀中先生曾说:“山水画就是要师法自然,自然就是造化。”因此从“师造化”的角度来研究路怀中先生的创作,深入其表现“林海雪原”和“ 现代山林”画作的内质可见,画家是在自然山水、大千世界中汲取了营养的,胸中也必有茫茫雪原、密密林海。而事实也是如此,路先生曾在长白山的山林中生活了20多年,在长白山区游弋于山水。常常登高远望,满眼看到的都是一层层密密麻麻、交错生长的树木。因此可以这样说,路先生的山水画风格不是他的创作,而是他对自然创造的挖掘和发现。
在直面自然和展现自然的过程中,路先生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将眼见的自然山水加以陈述式的绘画语言展现。而是在反复的尝试和试验中,将自然的山峦、林海、雪原加以总结、提炼,加以艺术化。在绘画表述中,融入了艺术家的情感。因此展现在画面上的也就是画家是心中感悟到的自然、也自然是个性的自然。
路先生从艺50余年,常常笃定:“画家只有行万里路看万座山,才能胸中有丘壑万千,才能有气象万千。”所以他在东北居住多年里,从关东的山水、雪原中感悟艺术真谛,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长白山冰雪画。其作品所展现给观众的也是人与自然山川直面相对,天人合一的禅机。
如路先生所言,“山水画家除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是十分重要的。”自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后,历代大师又通过他们不断地创作实践的印证,使其逐渐发展,不断呈现新意。如前文所述宋代大师范宽所言,就是对这一经典理论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后的进一步阐释。范宽从“师法古人”进而“师法自然”,再进而“师法自心”的探究过程中,向后人明白的表述了“临摹古人的画法,不如直接向大自然学习,而只知学习大自然的外貌、表象,又不如从自己的生活体会、心灵上的感受,去汲取创作的养份”的观点。而路先生也是极其推崇这一国画山水学习创作的方法和理念的。
路先生说:“自然之山山水水,如何变成山水画家心中的山山水水,这是一个画家能否成为大器的重要问题。”路先生是这样讲的也这样实践的,他的山水创作取材上立足于北派山水、北方山林,即“外师造化”,而其落脚点是“中得心源”。
其构图方法,取自于古人范宽,而又更加立体恢弘,山水创作全景式的构图;用笔上更加凸显骨法、骨气、骨风和骨韵,将山峦如钢似铁、坚不可摧的一面呈现给观者。观其画面,可见东北山林的影子,但也仅仅只是影子而已。画家已将眼中所见的长白山林、苍茫雪原、浓密山林消化灌注在自己的血液里,因此观者所见的也就是画家从自己的生活体会、心灵感受上的自然山水,使其矢志不渝坚持“中得心源”创作方向和理论所得。
欣赏路怀中先生的山水画作,若看到的、感受到仅此而已的话,笔者认为那就过于肤浅了。笔者认为,路先生的山水画作真正要传递给观者的是“中国山水画对当今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的正能量,也即是中国山水画的生命精神就是对全人类生存终极的关怀”。
因为正是在东方哲学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同步的宇宙观的影响和指导下,才产生了中国的山水画。所以国画山水是东方世界“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主题的表达,也是东方人追求理想的自然的产物,是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在战争以及人类无节制的采伐中,我们生活的环境被破坏的十分厉害,所以作为山水画家,路先生通过绘画传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类社会的关怀,既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是中国山水画对全人类最大的贡献。这也正是路先生通过山水描绘真正寻求和强调的妙悟之道。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