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少臣国画作品
但凡能认识和欣赏中国花鸟画的人,都能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看法——画家选择花鸟画实在是自讨苦吃。因为画花鸟画不易。说它不易是由于在世界各国的绘画中都没有将花鸟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来发展,中国却把花鸟和人物、山水并列为三大画科,并形成各自独立的发展体系,而且代有人出,生生不息。面对历史上众多的花鸟画大家,现代花鸟画家的发展空间确实有限,况且在元明清以后的花鸟画发展过程中,对笔墨的高度重视以及所取得的成就,都为后世的花鸟画树立了一个标杆,而近现代的缶老、白石翁更令后人叹为行止。所以选择花鸟画要有自讨苦吃的勇气,要有逾越高峰的志气。然,邢少臣先生却在花鸟画的道路不断的探索和前进着。
关于画家邢少臣,一字扫尘。1955年8月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东城师范学校。现为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副教授。曾任北京青年画会会长、北京花鸟画研究会秘书长。邢少臣先生师承崔子范,在他的画作中可以明显看到吴昌硕、齐白石的影子。作为齐派的后继者,他的画可谓脱于师而化于己,当是齐门中即依循师化又能成于自家的弟子。“齐门花鸟画”遵循书写性,邢少臣先生的画作中“书写性”很强,再用笔上跟加大刀阔斧、酣畅淋漓,于浓墨重彩间表现出物象的厚重之美。他笔下的憨态可掬的猫,呆头呆脑的八哥以及毫无修饰的仙鹤在一黑一百间显现静态中所蕴藏的沉稳与凝重。浓淡有致的树木枝干、大笔皴擦加之重墨勾勒的湖石以及大面积的色块使之完全迥异于齐派其他们人,并形成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
邢少臣国画作品
观邢少臣先生的画总是可以从他的画中读出诸多的生活。是的,邢少臣先生的写意花鸟画从传统入手,以生活为创作源泉,几十年来用心揣摩前人的写意花鸟画精髓,对中国写意画笔墨的认识与研究独具匠心,具有前瞻性雕塑写意理论使邢少臣的写意画更具时代性及鲜明个人风格。他笔下的花鸟画简洁、凝重,给人一种硬朗、雄健和峻美的感受。他以粗犷、朴厚的笔法,强化大写意花鸟画的意象,作品风格浑厚苍莽,朴拙大气。
有评论家曾说:“在邢少臣的手中毛笔就是刻刀,水墨就是大理石,是黑铁与青铜。”诚然,几十年来,邢少臣先生化笔为刀,在中国画领域历历苦修,从他的笔下渲泄和流淌出了一件件雕塑式的即汲取天地英气而又依托于中国文化土壤的上乘佳作。所以他笔下的花鸟画给欣赏者一种硬朗、雄强和峻美的感受。他的笔,透纸背,能扛鼎;其笔力,如耕牛、似利刃、若重锤、堪比神斧,如他笔下盘踞山头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着黑铁铸就一般的翅膀,也如同他在传统中国画的道路上踽踽独行,硬生生走出了一条艰涩、壮美的雄强之路,走得那么坚实,那么挥洒自如,这便是邢少臣先生凝练概括的笔墨功夫对生活热爱的完美呈现。
此外,邢少臣先生在创作中不断体会着“写”的意蕴。这种连接于书法的艺术趣味和审美习惯,导引着中国的文人乐此不疲,并凝聚成“写意”这一审美话语。但是,他的这些取材并不是单纯为了表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可以表现“笔墨”意味的一些符号,由此而开发花鸟画的新的表现领域。“写意”道出了中国绘画的真谛,它区别于“写形”,不是表面上的形式或风格的区别,而是文化本质上的不同,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品评中,“写意”又分出“大”、“小”,邢少臣先生承然属于“大”的一类。 “笔墨点点绘灵动”这其中的灵动便是一笔一画的写出来的。
“落笔处处皆声情”邢少臣先生特别喜欢自然的真情,这是形成他的画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能够大写的画家如果没有真情,那么,所谓的大写也只能是表面的笔头大一点、墨块大一点而已。关于他的情,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用笔、赋色,不浮漂、不火燥,少刻意和做作之痕迹。随物婉转,与心徘徊——他的情总是透过笔墨传递给每一位欣赏者,或安静,或婉约,或简洁大气,或凝重峻美,都给欣赏者无限的遐思和真实。(文/成功书画家网 神州诗书画报记者左左)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