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春节雅事:岁朝图

2019-02-15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0
1693次浏览

岁朝时节,中国人素有贺年祈福的雅兴,自古以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或依天地造化插花,或以吉祥之语、吉祥之图开笔,遂有“岁朝清供”和“岁朝图”,春意盎然,生机四溢,亲友间相互馈赠,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

这一时节的节令画,还有雪景山水。雪是冬季的精灵。人们爱雪盼雪,怎能不以翰墨丹青描绘这眼中抑或心中洁净而明亮的世界?

今天,本刊特约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辞旧迎新之际中国的审美文化,为读者揭示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文明成果,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光的风采和深沉的意蕴。——编者

古代风俗大致可分为民俗和宫俗,民俗系城乡百姓约定俗成的节日习俗,宫俗往往来自民间,但讲求排场,等级鲜明。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朝野上下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艺术活动,如从事音乐、戏曲和美术活动来迎贺新年。

古代朝野在新年到来之际,最重要的美术活动就是作画祈运求福。这在明代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年画题材——岁朝图。“岁朝”为一年之始的正月初一,以岁朝为主题的绘画大致有三类,即描绘祈福、孝道以及表现人们在岁朝之日的喜庆活动,涉及花鸟、人物和山水三大画科。其绘画的制作方法有两种,其一用笔墨和色彩绘制成卷轴画,其二在木板上用笔绘、刀刻、纸印成木版年画。

岁朝图呈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寓意吉祥。这类绘画的设色追求喜庆明快,构图充盈饱满,与年节喜庆的气氛相适应。为祈盼新年风调雨顺、生活安康,画家常常借物件的谐音来表达祈福的愿望,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造型语言和表现程式,如画四个柿子和如意,意即“事事如意”;画喜鹊登上梅枝,意为“喜上眉梢”;画红枣、笙、桂圆、童子,盼望“早生贵子”等,将中国的谐音文化表现得极为丰富和形象,通过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祝福新年。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李士达《岁朝村庆图》轴(局部)

民间祈祝新年的活动更加生活化,如明末苏州画家李士达曾作《岁朝村庆图》轴,作者是万历二年(1574)的进士,是晚明关注社会和黎民的文人画家。该图绘于万历戊午(1618),在过去的一年,江南一带躲过了各种大的自然灾害,画家描绘了苏州乡村百姓正月初一简朴的居家生活:孩子们在燃放爆竹、敲锣打鼓,雅士们在欣赏书画,老者在饮茶话旧、拜年访友,一派除旧迎新的喜气景象,意在期盼天下太平、生活安定。

清郎世宁、沈源、周鲲、丁观鹏《弘历雪景行乐图》

清代,以绘画侍奉内廷的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受到这一题材的深刻影响,他利用西洋画写实的特性,结合传统的线描和设色表现岁朝期间的人物活动,如他与宫廷其他画家合绘的《弘历雪景行乐图》轴,属于表现传统孝道的家庆图,作者描绘了乾隆皇帝弘历在新年之初与子女团聚的家庭气氛。在后宫庭院的敞轩里,弘历手持如意端坐在交椅上,年纪稍大的子女文静地侍立一旁,一个小皇子在敬献寿桃,小一些的孩子在燃放爆竹……全图在焦点透视中显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该图绘于乾隆皇帝登基的第三年(1738),在过去刚刚结束的一年里,弘历相继减免了台浙湘桂鄂川赣等地的税赋,在江西开炉铸钱,还筑海堤、浚运河,初得誉于天下,画中乾隆皇帝的表情是满满的自信和微微的惬意。郎世宁画了许多这类题材,如《乾隆帝岁朝行乐图》轴等,这些作品画幅都很大,均为奉旨之作,每年岁初之时,宫里都要悬挂往年绘制的这类图画,供皇室欣赏,以求和睦兴旺。

清爱新觉罗弘历《岁朝图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清宫画岁朝题材的代表画家是乾隆皇帝。其《岁朝图》有御笔六韵诗,可知这是弘历在甲戌(1754)为其母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举办的新年盛宴上恭绘的新作,虽是用文人画雅致的墨笔绘制,但节日气氛油然而生。画家画了柏树枝、磨盘柿子和横卧着的长如意,取意“百事常如意”,还绘有万年青和松果等,盛开的梅花暗示了呈画的季节,祈祝63岁的皇太后长寿万年。

郎世宁的清宫徒弟张为邦所绘《岁朝图》轴,也属于岁朝祈福题材,画家用工笔重彩和西洋画立体造型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的消息:怒放的桃花和月季花插在仿宋代哥窑花瓶里,钧瓷花盆里生长着灵芝和万年青等瑞草,虽然表现的是“反季节”的花卉,亦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吴昌硕《岁朝清供图》轴

清供本是文人书桌上的雅玩和应时花果等,在正月初一常常要摆上冬季开放的花卉。清末海派画家代表人物吴昌硕等人,将岁朝清供题材引向更为雅致和清俊的格调,如在他挥写的清雅之作《岁朝清供图》轴中,怪石两侧的瓶罐里分别盛着梅花和水仙,桌上摆放着兰草盆,还有水仙头、柿子、香柚等花果,寓意平安富贵,清雅的笔墨带有金石般线条的韵律,行笔凝重稳当,全无迟涩之痕,设色简洁雅致,绝无浮艳之气。

在年二十九、年三十,须在门上张贴门神画,两侧贴对联。门神画有文门神包公、文天祥等,还有武门神秦琼、尉迟恭、钟馗等,以钟馗的传说最为脍炙人口。相传唐玄宗在出巡途中得了重病不愈,梦见小鬼偷其珍宝,一个头戴破帽的大鬼一把捉住小鬼并吃了,大鬼自称本是终南山进士钟馗,唐玄宗嫌其貌丑不录用,钟馗一气之下触阶而死,死后专事捉鬼。唐玄宗梦醒病愈,请画家吴道子画钟馗像驱邪。钟馗的形象有多种,如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宫张贴的一对福判门神像,一幅是《封侯钟馗》,在云气里画有蜂、猴、剑,另一幅是《寿山钟馗》,云气里绘有绶带和山峰,寓意吉祥富贵长寿,均为清宫职业画家精绘而成,画风质朴简洁,钟馗神情无畏,目光如电,仿佛能射穿一切鬼蜮。

古代绘画在节日的热闹喜庆中显现出无穷的审美魅力,使今人深刻领略到先贤的道德精神和传统文化精华,这是升华欢度传统节日的意义之所在。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25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47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210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261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4065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96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835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5300热度

最新文章

苍拙写山雄 清空显江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建树先生作品赏析

苍拙写山雄 清空显江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省中国画

王建树先生是高举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艺术主张大旗的坚定

2025-07-31

瓠架满生机 浓浓家园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福建花鸟画家詹黎明先生作品赏析

瓠架满生机 浓浓家园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福建花鸟画家

与古人那“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的秋意萧然瓠瓜画作不同,当代青年

2025-07-31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2025-07-30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2025-07-30

斧劈云壑 墨润万物——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师恩钊山水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解析

斧劈云壑 墨润万物——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师恩钊山水画(《

师恩钊,以其雄浑苍劲的艺术风骨与深邃悠远的精神追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

2025-07-30

苍莽沉雄 亲切灵动——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莽沉雄 亲切灵动——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西部

西部山河自然的苍茫与沉雄,边疆生活的亲切与牧场乡民的灵动,这自然与人文在

2025-07-30

体照物我 丘园幽寂——中国美院张谷旻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体照物我 丘园幽寂——中国美院张谷旻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于之墨色枯润浓淡而皴染、泼破驭笔的化虚为实画面具象反映和肉身写照里,又见

2025-07-29

疏简秀挺 形朴意丰——陕西美协名誉主席王西京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疏简秀挺 形朴意丰——陕西美协名誉主席王西京先生作品(《西部

画者从于心,故画面上或笔墨或设色或章法,或形象或姿态或神韵,一一罗列而

2025-07-28

笔墨语言的写意性表达——甘肃美协原副主席张卫平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说

笔墨语言的写意性表达——甘肃美协原副主席张卫平先生画作(《西

张卫平先生属于有灵性的画家,想法丰富、思路泉涌又变化多端,动手能力强。作

2025-07-24

秋光满画屏 草木皆乡情——陕西美协理事苏君良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秋光满画屏 草木皆乡情——陕西美协理事苏君良先生作品(《西部

譬如这幅《山乡秋韵》,画家抬高视角仿佛站在山腰处布构物象的画面中,形构

2025-07-23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2025-07-22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