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为何各摆各的摊?

2019-02-15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0
866次浏览

记者曾“怂恿”:能否跨过省界或市界,把笔墨纸砚联动起来,共同办节,联合打造文创旅游产业,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当下,碰出火花、创新融合,岂不美哉?

年味还在,一场团圆,不少人发现朋友圈里,年俗相近,连舌尖上的乡愁,都是类似的。门上春联还在,有人想到,江南有笔墨纸砚——安徽宣城有诸葛笔,古徽州有李廷圭墨、澄心堂纸、龙尾砚,黄山歙县出徽墨、歙砚,宣城泾县产宣纸,浙江湖州出湖笔……它们兴盛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老手艺、老作坊大多还在。看起来很美,文化自信彰显。浙江湖州,多年来举办湖笔文化节;安徽宣城多年举办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泾县丁家桥镇也打出“中国宣纸发源地”的旗号,举办文化旅游交流会;安徽黄山市已被授予“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名城”,当地文化产业有自己的骄傲:论笔墨纸砚,徽州才是“正宗”……

记者曾“怂恿”:能否跨过省界或市界,把笔墨纸砚联动起来,共同办节,联合打造文创旅游产业,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当下,碰出火花、创新融合,岂不美哉?但“老法师”说记者外行,笔墨纸砚隔行如隔山,手艺全然不同,彼此没有合作交流的基础。还有制笔的老厂长说,毛笔产值太低,去找人家宣纸厂谈合作,人家看不上。还有人分析,某地整个毛笔产业的产值,确实抵不上一个电梯厂,虽说是“文化品牌”,可要“大动干戈”地跨省、跨市联动,“动力”不足。

长三角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怎么做?江南的笔墨纸砚,或许是一个观察窗口。

小富即安小富即安

“圈”内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三角几家笔厂、纸厂的领导们,都提起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大家会碰头,可几乎没啥交流,各自摆出各自品牌的摊。在地方性的各类文化产业展览上,他们也会碰到“老面孔”,可也是各管各的。有时开研讨会,各行当都各自发言,各自谈各自的保护,却很少讨论如何联动。记者采访发现,他们似乎有闷头走路、小富即安的心态,自家的产品有销路,“足够生活”,就行了。

有新尝试,不过暂时还未打破行政藩篱。安徽黄山市正把古徽州的传统宝贝“打包”,黄山文投集团总裁王奇勇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筹划“黄山礼物”,计划把包括笔墨纸砚在内的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作品,以及黄山的好山好水、茶叶和小吃都整合在一起,设立相关的基金,形成合力。记者从宣城泾县的红星宣纸厂了解到,宣纸厂如今也办起了红星宣笔厂、红星墨液厂,在宣城,不少人希望能借宣纸“老大”的品牌,能带动当地笔、墨、砚的产业发展。

王奇勇认为,目前在长三角区域内,各地的笔墨纸砚厂还没有“走出去”整合的能力,各“兄弟单位”尚未有这方面的思索。也许,未来股权合作是一种好的合作方式,但是,王奇勇对此也有顾虑。毕竟,笔墨纸砚从产业角度是逐步萎缩的,或许笔和纸还有市场,但是传统的墨市场很小了,而砚台已成了一种小众的艺术品。投资回报不明确,几乎不会有投资者会为了一个概念投入,合作前景还有些遥远。不过,数位“老法师”都认为,打破行政藩篱抱团发展是大势所趋,比如徽州文化与皖南旅游的推广,不应各自为阵。

当然,已有头脑精明者干起了“整合”的生意。40岁的沈根生在网上开了一家湖笔“旗舰店”,笔墨纸砚都卖,每月有1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他是湖州南浔善琏镇人,也是美术老师,前些年找到善琏湖笔厂谈合作,两者一拍即合。为何要卖湖笔之外的产品?刚开始,凭的是沈根生多年开网店的经验,买了毛笔,肯定还要买纸和墨,为此他特意与湖笔厂沟通:文房四宝和镇纸等周边产品应该放在一起卖,否则用户体验不好。“捆绑销售”,生意果然更好,沈根生“研制”了一些礼盒装,数百元上千元,利润高,销量也不错。

在网络零售上,笔墨纸砚联动已是寻常。沈根生也有困惑,一般是主营一种,“顺带”其他产品,他主卖善琏湖笔厂的“双羊牌”,可纸、墨、砚及其他相关产品,很可能是“大路货”,要将各路“正宗”好产品“强强联合”,需要跨省去谈合作,谈批发,这并不容易。

窘境相似窘境相似

当下的共识,是江南的笔墨纸砚,既要传承老手艺,又得打响品牌。

在宣城溪口镇,宣笔有限公司(原宣城市宣笔一厂)总经理彭飞说话间有些无奈,因名气不够响,前段时间他们给某品牌“代工”安装笔头,用别人的笔杆,笔头成本加代工费共8.5元,后来彭飞才发现,人家3支笔售价439元。彭飞本是一位美术老师,两年前接手了濒临关门的宣笔老厂。当时,他只是不想让老厂就这么倒了,没想到入行才知“无底洞”:资金周转困难、培养工人不易、销售跟不上生产等等。他为办厂卖了婚房,借了外债,如今一边是承载了光辉历史的老笔厂,一边是生活日渐窘迫的家里人,骑虎难下。在彭飞接手之前,这厂子加上老厂长在内只有五个人,虽然工艺精湛,可条件简陋,每支笔最便宜卖不过2元,做一支笔能挣0.11元,每个月工人工资1000多元。

不仅制笔,在文房四宝几个老行当,都有类似的窘境。在黄山老街上的杨文笔庄,徽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文在圈内小有名气,笔庄一年能赚约30万元,不过,对面店铺租金一年63万元。杨文笑称,一家人前店后厂起早贪黑忙一年,还不如直接把店面租出去赚得多。杨文说:“过去讲无马不成笔,现在是无尼龙毛不成笔。”徽笔传统制作的72道工序,用尼龙毛就可以少一大半。这些老法师们还说起,在制墨过程中,机器点烟比古法点烟快几倍,书画纸的价格是宣纸的十分之一,胶水和炭黑混合的墨汁几乎取代了研墨。

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岱告诉记者,老手艺曲高和寡,还面临着机器生产的威胁,在日趋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如何传承,在大众化的市场当中该如何立足,这让他困惑。

笔墨纸砚的技艺,似乎天生就是小众文化品。古时江南文风蔚然,手艺人在此扎堆,如今书画用品已经走向大众消费,可传统行当未必能因此受益。

学徒难

学徒难招

这是年轻人不愿做的苦行当。比如做徽笔,从杨文祖辈开始,就是夫妻两人搭配,一人做笔杆一人做笔头,日常作息从早上6点钟坐到晚上10点。因为自家小作坊没有库存,要赶货的时候忙一通宵是常有的事。上世纪90年代为了要赶货,杨文有时一星期只睡两晚整觉,曾几何时黄山还没大力开发旅游,他做好了毛笔,得背一个大包出门,到处找百货公司和经销商推销。

杨文以前带过学徒,但学徒坐不住,嫌太苦了。在宣城市旌德县的胡开文古艺墨厂,从业30多年的制墨工人汪正云一边捶打着漆黑的墨块,一边感慨如今制墨这个行当,几乎没有40岁以下的年轻人了。刚来的学徒学配料,稍稍一碰就满手黑灰,一天下来满身黑色洗不掉。而且配好的料里不能有杂质,不然研墨时会划伤砚台。点烟、制墨则更难。点烟的房间不能透风,“灯盏碗烟”法是纯手工,烧烟极慢,几十斤桐油才能烧出一斤烟。制墨要用八斤重的铁锤反复捶打,让墨块里不留气泡;搓墨的时候更需要暗劲,才能让阴干后的墨块不易开裂,至于怎么搓、搓到什么程度,则是“说不出来,全凭手感”。年轻人不愿来墨厂,因为这行太苦。

在红星宣纸厂,做纸的苦叫“水深火热”:水深是冬天捞纸,火热是夏天晒纸。因为纸浆里材料要求,冬天捞纸也不能用热水,到冬天捞纸工手上都是红肿、冻疮。夏天在水泥火炕的房间晒纸同样难熬。晒纸工都“有两把刷子”,一把锋长一些,一把锋短一些。把纸刷在水泥墙上,每一刷用的力度都不一样,不过有的八刷有的十刷,口传心授传承下来,工人们各有各的刷法。捞纸是师徒搭配,一个抬帘,一个掌帘,面对面操一张竹帘在纸浆中捞纸。掌帘人要把帘床上的纸揭下来,通常是师傅掌帘,徒弟抬帘。纸厂学徒满六年,才能试着掌帘。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助理余亮告诉记者,宣纸行当带出一个徒弟很难:学徒半夜就要起床,“从鸡叫干到狗叫”。

吃苦也就算了,还需要悟性。笔墨纸砚里,砚的学徒期可能是最长的。制砚不光要技术,还要有审美眼光。朱岱告诉记者,不少学徒一旦独立操作,作品就变味了。

杨文家的制笔手艺是家学,他觉得要技艺扎实,还得靠童子功。有次在家做笔杆,一岁半的孙子突然叫他:“爷爷,我来搓”。搓笔杆是把竹竿搓直,他从没教过孙子做笔,没想到孙子搓得像模像样的。但做笔终究不能三分钟热度,要静下来,多学多做,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日复一日,不知杨文忍不忍心让孙子继承家业。

在湖州南浔区善琏镇,69岁善琏湖笔厂的老厂长邱昌明早已退休,平日随女儿住在杭州,可常忍不住跑回厂里逛逛。邱昌明忍不住提起自己1966年刚进湖笔厂当学徒的日子,除了供销社,那几乎是当年在南浔最好的工作。曾几何时,湖笔是出口日本的重要产品之一;善琏湖笔厂的展示馆里,有不少到访过的名家留下的字画,那时候,为一支好毛笔是值得去“寻访”的……如今,湖笔厂的厂房依旧当年的老房子,白墙瓦房,楼梯与墙漆都是老样式;工人们都是老伙计了,做毛笔大多数的工序都靠手工,板凳上坐上数年乃至十来年,学徒才能出师。邱昌明口中的“年轻人”,也是四五十岁的模样,靠着补贴,学徒工月工资能有两三千元,有点“野心”的年轻人,怕是留不住。

也有让他欣慰的事,善琏湖笔厂已经成了湖州一张文化旅游名片,常有大巴车载着一车车的游客来参观,其中包括不少中小学生,老厂房里他们跃跃欲试,都想亲手做一支湖笔。

讲好故事

寻常人写字画画对纸笔没有要求,够用就行。可对书画家,这里门道就多了。

朱岱以前有个朋友画画,总觉得墨太灰,没有精神。朱岱是制砚人,对制墨也略有研究:水墨画讲究墨分五色,焦墨要够黑,得用油烟,点烟还要用最传统的油掌灯,不能用机器点烟。人工点烟不仅极慢,几十种中草药还要齐备:熊胆固色、麝香发色,整套药材配下来,才能形成墨韵的变化。可朋友用的已经是最好的墨与砚了,可感觉还是达不到古画的效果。他又一研究,跟朋友说:你不要用宣纸了。

画什么画,用什么工具,选什么材料,都有讲究:并非画什么都能用宣纸。宣纸是在明末随着水墨画一起成熟的,润墨性特别适合墨色变化丰富的水墨画,却并不适合工笔。另外,以前的宣纸是用晾摊,把原材料在灌木上晾晒三年自然漂白,可现在大多采用蒸煮或者酸碱漂白,破坏了原有的纤维结构,储不了墨。他后来建议那位朋友用竹纸或者绢,才能达到效果。

对纸和墨来说,稳定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古画能流传千年,少不了传统造纸制墨手艺人的匠心。这也是笔墨纸砚老行当里生产小众文化产品的意义所在:虽然一块墨锭要1000多元,虽然一刀纸要2000元,可它是一幅作品的材料保障。用墨汁,用书画纸,可能一幅价值不菲的书画作品过不了几十年就褪色了。

杨文现在不推销了,客人来了,他第一句话问:“你干嘛用?”小楷还是行书,问清楚再取相应的毛笔试用,再按客人的需求订做。有的毛笔甚至是“千万毛中选一毫”,一支狼毫,不知要多少黄鼠狼尾巴上的毛聚在一起,一根一根慢慢挑。

在长三角,各地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各笔墨纸砚厂多少也得到了补贴。但是,业内人士更期待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各方面的机制完善,如何把肯做事、愿意做事的人吸引到这个圈子里,来学来做。创新,需要通过交融和碰撞,自信地讲好文化故事。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2519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257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3924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2507热度

祁海峰
祁海峰

祁海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

 1件作品 2280热度

梁占岩
梁占岩

每每赏读到梁占岩先生的画作,我总能感受到隔着时空吹来的魏晋之风,笔笔生发

 1件作品 3527热度

满维起
满维起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诗句)。我们今天再来讨论满维起

 4件作品 10740热度

张复兴
张复兴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张

 6件作品 13484热度

最新文章

庭院养素 涤荡心灵——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简析

庭院养素 涤荡心灵——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

方寸天井里满目皆葱翠,曲院花墙上漏透接大千。亭台花木中荣枯四时兴,雕花轩

2025-02-05

经天纬地 同步岁月——读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先生的两幅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经天纬地 同步岁月——读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先生的两幅画(馆藏

八年前曾写过一篇《张弛有道 复兴要妙》的文章介绍张复兴先生的几幅画,时

2025-02-03

青绿苗乡 峥嵘雄秀——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再读

青绿苗乡 峥嵘雄秀——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馆藏名

层峦叠嶂的高峻山岳,曲洄蜿蜒的潺湲溪涧,葱葱郁郁的醉人浓荫,蔼然和谐的朴

2025-01-30

传神写心 美而动人——有感于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画作(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二三絮语

传神写心 美而动人——有感于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画

“绘画有两类,一类刺激感官,另一类触及灵魂。刺激感官者也许赏心悦目,

2025-01-26

广西美协原副主席王庆军先生逝世 兰州成功美术馆沉痛哀悼

广西美协原副主席王庆军先生逝世 兰州成功美术馆沉痛哀悼

先生乘云飞升去,榕荫幽幽空余恨。广西美术家协会《讣告》:2025年1月2

2025-01-25

翰墨典藏贺新岁 东风逸笔迎巳春 ——成功美术馆给您拜年了

翰墨典藏贺新岁 东风逸笔迎巳春 ——成功美术馆给您拜年了

值此律向韶阳,新岁肇启之时,成功文化集团、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兰州

2025-01-25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先生《河上高士》(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赏读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先生《河上高士

“成功美术馆馆藏当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线上展”上,田黎明先生的这幅《河上高

2025-01-25

落笔皆是胸臆 雄浑亦见飘逸——再谈当代著名画家范扬先生的山水绘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落笔皆是胸臆 雄浑亦见飘逸——再谈当代著名画家范扬先生的山水

春荣秋寂、朝岚暮霭、风云雨雪的自然天地,于中国画家“无平不陂,无往

2025-01-25

笔落秦岭 意满山河——读中美协理事万鼎山水作品《云横秦岭》(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有感

笔落秦岭 意满山河——读中美协理事万鼎山水作品《云横秦岭》(

我们常说“胸有丘壑,目有山川。”于画家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艺术境界的追求

2025-01-24

诸法杂揉 别开生面——读当代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的一幅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诸法杂揉 别开生面——读当代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的一幅画(馆藏

杜大恺先生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多才多艺,且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在壁画、雕塑

2025-01-24

茹碑涵帖 形纵意古——中书协原副主席聂成文先生书法作品(馆藏名家乙巳新春展)浅析

茹碑涵帖 形纵意古——中书协原副主席聂成文先生书法作品(馆藏

如“成功美术馆馆藏当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线上展”上推出聂先生的《杜甫诗作·

2025-01-24

寒天素影 雪野清寂——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冰雪山水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简赏

寒天素影 雪野清寂——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冰雪山水画(馆藏名家

初见于志学老先生的冰雪山水,最直观的便是那扑面而来的冷寂之感。他以一种近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