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年”品“画”

2019-02-11

文章来源:美术报|0
870次浏览
原标题:说“年”品“画”

赐福财神

春节,在中国民间习惯称“过年”,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在上古时代,先人们将它称为“腊”,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为“祀”,周代才称之为“年”。它的最初含义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年”字原是“稔”字初文,即庄稼成熟丰稔之意。“年”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上为“禾”字,下为“人”字,好像一个人举着一束禾谷跳舞,表明人们在获得丰收以后的喜悦心情。

《说文解字·禾部》中,最早对年的解释是“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尔雅·释天》篇云:“……年者,取禾一熟也。”《榖梁传·宣公十六年》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就是大丰收。一年的确定就是根据谷物播种、收获一轮的周期。春夏秋冬,周而复始,365天为一年,联系新旧年岁的日子就是年节。

中国春节之所以能世代延续,是因为它已经积淀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守的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成为每一位百姓的一种信仰和祈福的方式,成为凝聚家庭和社会情感、情谊的大团圆主题及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每到春节将临,呈现我国独有的如潮水般的“春运”现象,乐享高速、高铁、网络等现代化成果,“常回家看看”,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文化情结。它是一种文化意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似一杯陈年酿造的老酒,芳香四溢,愈久弥香。

除夕即大年夜前夕,人们要贴吉祥喜庆的春联、年画、福字,换门神,挂中国结等辞旧迎新不可缺少的习俗。

年画最古形式是门神,最早的司门之神传说是神荼和郁垒兄弟二神,在汉代还有画虎或鸡于门上,并将苇索悬于其上的习俗。《山海经》说:东海之中有一座风景美丽的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盘曲方圆3000多里,这棵桃树的东北枝叫鬼门,守门的神荼、郁垒是万鬼的统率,如果发现有害人之鬼,就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南北朝梁朝的宗懔《荆楚岁时记》:“新年门旁设二板,以桃木为之,而画神荼、郁垒像,以压邪,谓之桃符。一年一换,故以为新年故事也。”到了唐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门神的形象转变为手持钢鞭的尉迟敬德和手持铁锏的秦叔宝,唐玄宗(唐明皇)时代又有百代画圣吴道子所绘的钟馗像。门神的形式随着时代、地域的变化而变化。

后来过年,人们不满足于门神贴在门上了,也画了许多祈福吉祥的图画贴在厅堂、内室墙上。随着我国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版印制的纸画(当时还不叫年画)。如鹿(禄)、鹊(喜)、宝、蝠(福)、瓶(平安),如财神、福禄寿三星、送子观音、八仙祝寿、和合二仙,如鸡王镇宅、金钱虎、麒麟送子、独鲤朝天、马上封侯(猴),如丹凤朝阳、喜(蛛)从天降、蚕花茂盛、年年有余(鱼)、老鼠嫁女,如一团和气图、二十四孝图、岁朝图、百子图、耕织图。还有许多反映敬天法祖、忠孝传家的伦理美德,历史和戏文故事,风景花卉、仕女婴戏,以及民众生活的年画。出现了全国著名的木刻年画基地,如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山东潍坊等,以其题材丰富、线条优美、色彩鲜明、画面喜庆等特点,成为历史上木刻年画的不同流派。但“年画”的名称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才第一次正式出现,笔者小时,苏州人称年画为“画画张”,民国年间在上海出现一种新的年画形式——月份牌年画,“年画”一词才普遍流行开来,为人们广泛沿用。

旧时年俗中的年画角色,如腊月廿三、廿四起,厅堂里挂众神图,或“三堂”“五堂”,也称神轴;廿四夜送灶神,“民以食为天”,古人理念灶神是执掌全家饮食的“一家之主”。正月初一,又称岁朝,有“展先像”的习俗,“先像”就是祖先的画像,民间俗呼“喜神”,清代康乾以后时兴在厅堂挂历书瓶花图。公历2月4日立春日,挂芒神春牛图,附年历并注明24个节气。正月初三,拜家堂,还要接灶神,也有人家早在除夕夜就将灶神接回家,或直到正月十五才将灶神接回。正月初五,苏州民间有“接路头”的习俗,视“路头”为地方财神,也祭祀财神赵公元帅。正月初五为小开市,初十为大开市,商家贴“开市大吉”“黄金万两”图。正月十三祭猛将,猛将是民间的驱蝗神,这一天还是元宵灯节上灯之时。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第一个圆月之夜,古人称上元节、元夜、元夕,“正月里来闹元宵,家家户户挂红灯”,到十八才落灯。年画有灯画类,苏州人家在厅堂挂“天官赐福像”“三官神像”“天官五子图”。新春年节,苏州人都喜欢上街看新年景,人头攒动的地方要数观前街的玄妙观,玄妙观里三教九流,杂耍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三清殿几乎成了一个书画市场,吸引了无数选购年画的市民和农民,“三清殿里看画画张”更成了孩子们的向往。

杜甫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将桃花与杨柳一起描绘。年画上的杨柳依依、桃花灼灼,也是一种美好的文化意境,预示春天的到来!

(作者:李杰 为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2519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257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3924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2507热度

祁海峰
祁海峰

祁海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

 1件作品 2280热度

梁占岩
梁占岩

每每赏读到梁占岩先生的画作,我总能感受到隔着时空吹来的魏晋之风,笔笔生发

 1件作品 3527热度

满维起
满维起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诗句)。我们今天再来讨论满维起

 4件作品 10740热度

张复兴
张复兴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张

 6件作品 13484热度

最新文章

庭院养素 涤荡心灵——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简析

庭院养素 涤荡心灵——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先生作品(

方寸天井里满目皆葱翠,曲院花墙上漏透接大千。亭台花木中荣枯四时兴,雕花轩

2025-02-05

经天纬地 同步岁月——读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先生的两幅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经天纬地 同步岁月——读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先生的两幅画(馆藏

八年前曾写过一篇《张弛有道 复兴要妙》的文章介绍张复兴先生的几幅画,时

2025-02-03

青绿苗乡 峥嵘雄秀——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再读

青绿苗乡 峥嵘雄秀——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馆藏名

层峦叠嶂的高峻山岳,曲洄蜿蜒的潺湲溪涧,葱葱郁郁的醉人浓荫,蔼然和谐的朴

2025-01-30

传神写心 美而动人——有感于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画作(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二三絮语

传神写心 美而动人——有感于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先生画

“绘画有两类,一类刺激感官,另一类触及灵魂。刺激感官者也许赏心悦目,

2025-01-26

广西美协原副主席王庆军先生逝世 兰州成功美术馆沉痛哀悼

广西美协原副主席王庆军先生逝世 兰州成功美术馆沉痛哀悼

先生乘云飞升去,榕荫幽幽空余恨。广西美术家协会《讣告》:2025年1月2

2025-01-25

翰墨典藏贺新岁 东风逸笔迎巳春 ——成功美术馆给您拜年了

翰墨典藏贺新岁 东风逸笔迎巳春 ——成功美术馆给您拜年了

值此律向韶阳,新岁肇启之时,成功文化集团、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兰州

2025-01-25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先生《河上高士》(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赏读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先生《河上高士

“成功美术馆馆藏当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线上展”上,田黎明先生的这幅《河上高

2025-01-25

落笔皆是胸臆 雄浑亦见飘逸——再谈当代著名画家范扬先生的山水绘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落笔皆是胸臆 雄浑亦见飘逸——再谈当代著名画家范扬先生的山水

春荣秋寂、朝岚暮霭、风云雨雪的自然天地,于中国画家“无平不陂,无往

2025-01-25

笔落秦岭 意满山河——读中美协理事万鼎山水作品《云横秦岭》(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有感

笔落秦岭 意满山河——读中美协理事万鼎山水作品《云横秦岭》(

我们常说“胸有丘壑,目有山川。”于画家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艺术境界的追求

2025-01-24

诸法杂揉 别开生面——读当代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的一幅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诸法杂揉 别开生面——读当代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的一幅画(馆藏

杜大恺先生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多才多艺,且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在壁画、雕塑

2025-01-24

茹碑涵帖 形纵意古——中书协原副主席聂成文先生书法作品(馆藏名家乙巳新春展)浅析

茹碑涵帖 形纵意古——中书协原副主席聂成文先生书法作品(馆藏

如“成功美术馆馆藏当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线上展”上推出聂先生的《杜甫诗作·

2025-01-24

寒天素影 雪野清寂——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冰雪山水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简赏

寒天素影 雪野清寂——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冰雪山水画(馆藏名家

初见于志学老先生的冰雪山水,最直观的便是那扑面而来的冷寂之感。他以一种近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