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年”品“画”

2019-02-11

文章来源:美术报|0
1049次浏览
原标题:说“年”品“画”

赐福财神

春节,在中国民间习惯称“过年”,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在上古时代,先人们将它称为“腊”,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为“祀”,周代才称之为“年”。它的最初含义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年”字原是“稔”字初文,即庄稼成熟丰稔之意。“年”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上为“禾”字,下为“人”字,好像一个人举着一束禾谷跳舞,表明人们在获得丰收以后的喜悦心情。

《说文解字·禾部》中,最早对年的解释是“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尔雅·释天》篇云:“……年者,取禾一熟也。”《榖梁传·宣公十六年》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就是大丰收。一年的确定就是根据谷物播种、收获一轮的周期。春夏秋冬,周而复始,365天为一年,联系新旧年岁的日子就是年节。

中国春节之所以能世代延续,是因为它已经积淀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守的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成为每一位百姓的一种信仰和祈福的方式,成为凝聚家庭和社会情感、情谊的大团圆主题及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每到春节将临,呈现我国独有的如潮水般的“春运”现象,乐享高速、高铁、网络等现代化成果,“常回家看看”,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文化情结。它是一种文化意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似一杯陈年酿造的老酒,芳香四溢,愈久弥香。

除夕即大年夜前夕,人们要贴吉祥喜庆的春联、年画、福字,换门神,挂中国结等辞旧迎新不可缺少的习俗。

年画最古形式是门神,最早的司门之神传说是神荼和郁垒兄弟二神,在汉代还有画虎或鸡于门上,并将苇索悬于其上的习俗。《山海经》说:东海之中有一座风景美丽的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盘曲方圆3000多里,这棵桃树的东北枝叫鬼门,守门的神荼、郁垒是万鬼的统率,如果发现有害人之鬼,就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南北朝梁朝的宗懔《荆楚岁时记》:“新年门旁设二板,以桃木为之,而画神荼、郁垒像,以压邪,谓之桃符。一年一换,故以为新年故事也。”到了唐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门神的形象转变为手持钢鞭的尉迟敬德和手持铁锏的秦叔宝,唐玄宗(唐明皇)时代又有百代画圣吴道子所绘的钟馗像。门神的形式随着时代、地域的变化而变化。

后来过年,人们不满足于门神贴在门上了,也画了许多祈福吉祥的图画贴在厅堂、内室墙上。随着我国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版印制的纸画(当时还不叫年画)。如鹿(禄)、鹊(喜)、宝、蝠(福)、瓶(平安),如财神、福禄寿三星、送子观音、八仙祝寿、和合二仙,如鸡王镇宅、金钱虎、麒麟送子、独鲤朝天、马上封侯(猴),如丹凤朝阳、喜(蛛)从天降、蚕花茂盛、年年有余(鱼)、老鼠嫁女,如一团和气图、二十四孝图、岁朝图、百子图、耕织图。还有许多反映敬天法祖、忠孝传家的伦理美德,历史和戏文故事,风景花卉、仕女婴戏,以及民众生活的年画。出现了全国著名的木刻年画基地,如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山东潍坊等,以其题材丰富、线条优美、色彩鲜明、画面喜庆等特点,成为历史上木刻年画的不同流派。但“年画”的名称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才第一次正式出现,笔者小时,苏州人称年画为“画画张”,民国年间在上海出现一种新的年画形式——月份牌年画,“年画”一词才普遍流行开来,为人们广泛沿用。

旧时年俗中的年画角色,如腊月廿三、廿四起,厅堂里挂众神图,或“三堂”“五堂”,也称神轴;廿四夜送灶神,“民以食为天”,古人理念灶神是执掌全家饮食的“一家之主”。正月初一,又称岁朝,有“展先像”的习俗,“先像”就是祖先的画像,民间俗呼“喜神”,清代康乾以后时兴在厅堂挂历书瓶花图。公历2月4日立春日,挂芒神春牛图,附年历并注明24个节气。正月初三,拜家堂,还要接灶神,也有人家早在除夕夜就将灶神接回家,或直到正月十五才将灶神接回。正月初五,苏州民间有“接路头”的习俗,视“路头”为地方财神,也祭祀财神赵公元帅。正月初五为小开市,初十为大开市,商家贴“开市大吉”“黄金万两”图。正月十三祭猛将,猛将是民间的驱蝗神,这一天还是元宵灯节上灯之时。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第一个圆月之夜,古人称上元节、元夜、元夕,“正月里来闹元宵,家家户户挂红灯”,到十八才落灯。年画有灯画类,苏州人家在厅堂挂“天官赐福像”“三官神像”“天官五子图”。新春年节,苏州人都喜欢上街看新年景,人头攒动的地方要数观前街的玄妙观,玄妙观里三教九流,杂耍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三清殿几乎成了一个书画市场,吸引了无数选购年画的市民和农民,“三清殿里看画画张”更成了孩子们的向往。

杜甫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将桃花与杨柳一起描绘。年画上的杨柳依依、桃花灼灼,也是一种美好的文化意境,预示春天的到来!

(作者:李杰 为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6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6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