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秋拍书画精品赏析

2011-11-04

文章来源:
776次浏览

资料图片:齐白石作品

 

       创立以来最稳扎稳打的传统单项,中国书画部门继今春一举创下历史单季佳绩后,本轮将带来一批悉心甄选的近现代大师佳作,其中包含相当数量的海外回流的作品,此外,由国内及海外单一藏家们带来的几批系列藏品都极具系统性和学术性,且保存完好,流传有序,在今秋势必继续火爆全场。

  永乐专家部门极力推荐的一组齐白石早年创作的系列四幅人物组合,即为此间一件难得的佳品。本人物画组合共分休闲、抚剑、降妖、寻梅四个主题,无论是齐白石钟爱的钟馗,还是踏雪寻梅的柔美女性,神态各异、风格迥然,却线条流畅,浑然天成。此外,这组作品还有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齐白石全集》第四卷以及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齐白石画谱—人物》可供广大藏家参考。另有齐白石《福禄满堂》、《双寿》、《事事大利》、《蝶恋花》、《女儿口色》等精心佳构也将一同登场,必将引来拍场竞投高潮。

  到永乐本轮推荐中的,还同样有张大千、傅抱石、吴昌硕、李可染、黄宾虹、徐悲鸿等大师的佳作。此外,尤其值得关注的还有名列“海上四大花旦”的江寒汀等一些正在越来越获得市场关注的画家的一些优秀作品,均为永乐专家精心寻觅所得,相信会给越来越多的中国书画爱好者更多选择的空间。

  Lot 1430

  齐白石  人物  设色纸本  立轴四幅 1、题识:休闲图。杏子坞老民。      钤印:齐璜、齐大

       2、题识:抚剑图。借山吟馆主者。      钤印:白石翁、老木

  3、题识:降妖图。齐璜。      钤印:齐璜、齐大

  4、题识:踏雪寻梅图。妙如女弟属。璜。      钤印:白石翁    

  出版:《齐白石全集》第四卷,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51-154页。       

  《齐白石画谱—人物》,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图版89-92。

  注:本作品虽无明确的纪年,但从风格来看,属于30年代中期。齐白石的人物早期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以民间广泛流行的题材入画,另一类则专作画像。后随着齐白石云游天下,广结文士骚客后在思想上发生的巨变而作一考虑,将其人物画的创作刻意作文人化的改造,以达到“雅”的意趣和生拙的笔墨效果。本件人物四屏即是其文人画转变的代表作。笔墨趋简而写意化,快捷的用笔明确了人物的轮廓动姿,简洁的施墨锁定了对象的明暗体量,简练的笔墨创造出了更精粹、更洗练、更概括的人物造型,同时更贴近现实生活,带有明显的情绪性,风格古朴,别具一种返璞归真的意趣。尤其是降妖的钟馗形象是齐白石反复描绘的形象。人们既敬畏他们道行高深、法力无边,又因他们心地善良高尚,能为人间消灾除害而依赖、亲近他们,虽面貌丑陋,却将此形象进一步生活化、人间化,还凭添了几分幽默、几分诙谐,甚至是几分揶揄、几分调侃。而倚杖的老者、抚剑的侠女、寻梅的仕女尽管都穿着古代的衣服,但一看就感觉到这些人都是似曾相识的,在中国老百姓眼中没有什么“新奇”的题材,却让人充满了亲切感。联想到民间木雕和民间绘画的风格,但有经过了文人画得提高,使之升华,注重神韵,颇具诙谐感,走向写意而富于意趣。

  Lot1434

  吴昌硕  富贵满庭     设色纸本  立轴  一九一六年作 题识:石不能言花还解,笑春风满庭,发我长啸。 丙辰(1916年)十二月,吴昌硕。 钤印:缶、一狐之白 又题:拟老匏笔意。老缶。 钤印:吴俊之印

  131 x 33 cm

  注:吴昌硕花卉最大的特点是酣畅典丽。画中以写意笔法描绘两株焕然灿烂,饶有生趣的牡丹。吴昌硕是第一个使用西洋红的画家,西洋红娇艳、明亮、深红古艳而不露火气,洋溢着富丽、热烈而又稳重典雅的趣味,再以酣畅笔墨表现繁密的绿叶。将牡丹的富贵艳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古崛的奇石与之相呼应,笔力浑厚,苍劲老辣,恰是吴昌硕自己所说:“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的最佳左证。奇石充满厚重感,清新隽永。整件作品主题突出,风格热烈昂扬,笔墨纵横,淋漓奇古。从率真、放纵的用笔可见吴昌硕深厚的篆籀书法功底。

  Lot 1437

  徐悲鸿  秋郊神骏 

  水墨纸本  镜框  一九三〇年作

  97 x 42.6 cm

  题识:庚午(1930年)晚秋写此,自以为佳,悲鸿。

  钤印:悲鸿

  注:徐悲鸿画马有过大量的素描写生稿,对马的结构了如指掌。通过研究马的解剖学,熟知马的骨骼构造,所以悲鸿先生的马不论从哪个角度、哪种动态都生动自然,活力十足。是幅《秋郊神骏》,悲鸿先生借鉴了西洋画的成角透视法,即令马体的任何一个平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而呈角度的透视方法,更好的展现了马的体态。而焦点透视的引入使得马体更加具有了立体感。他以带魏碑兼草隶的书法笔意勾写马的躯干,再藉大笔挥洒,写出马尾及鬃,再以水墨渲染出神韵,将骏马低头吃草的瞬间抓了出来,笔笔到位,酣畅淋漓。从题识“庚午晚秋写此,自以为佳”可以看出他本人对此幅画作是有几分得意的。

  Lot 1438

  黄宾虹 雁红秋色 

  设色纸本  立轴

  133.2 x 63 cm

  题识:雁红鸡绛绕楳岗,露草风生白袷凉。拟向片时翻镇日,若非秋闰早重阳。野人扫叶枝还落,远市藏花晚更芳。山水纵观心未己,归来洗砚向松堂。仿王安节。汾伯先生雅正,滨虹黄朴存。

  钤印:宾虹、寓物适志

  注:北京市文物公司旧藏。

  注:是幅《雁红秋色》作于1918年前后,是典型的“白宾虹”时期,此时的黄宾虹行力于新安画派前辈查士标、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也兼法元、明各家。是幅画作体现出宾虹先生扎实的传统功力,在章法上重视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皴法多为披麻,用力处在“笔笔分明”,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整幅画作疏淡清逸,而又气势磅礡。笔墨干净爽利,毫无拖沓之感。山势陡峭、露草生风、一层薄雾飘于山间,正是艺之至者,多合自然,此所谓道也。宾虹先生在当时欧风东渐的大潮中能够守住传统,不标新立异,梳理中国画学源流,以对“虚实”的领悟为入口创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又一番天地。是幅画作原藏者九十年代初期经秦公先生推荐购于北京市文物商店,二十年来妥善保存如新,殊为难得。

  Lot 1042

  黄宾虹 溪山闲渡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五三年作

  27 x 62 cm

  题识:北宋人画法浑厚华滋,六法兼备,层层点染,常积数十百遍而成。癸巳(1953年)宾虹年九十。

  钤印:黄宾虹

  注:从1939年一直受白内障眼疾的困扰的黄宾虹,至1952年年度,右目几乎失明,左目视物影影绰绰,当次之际,作画犹孜孜不倦。1953年黄宾虹接受了白内障手术,自言“日前朝夕黑暗中摸索已胜,解除苦闷多矣”。本件《溪山闲渡》即创作于1953年。作品如题识中所写,浑厚华滋,层层点染,仿佛信手挥写,实在是心无挂碍入了化境的笔墨,一点一横均臻天真烂漫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神明之境在本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简单的布局,实乃用心之经营。画面左侧山峦迭嶂,苍莽雄伟,树木葱郁,几间房舍前后错落,山后房中,两人对坐,一派闲适之情。右侧留白,现出一片广阔湖面,悠然闲渡中一人独钓,世外桃源的自由安乐跃然纸上。作品尺幅虽小,但境界颇大,画面清新明亮,老而弥淡,实为黄宾虹晚年“古迹写山游稿融合一片”的代表作。

  Lot 1427

  齐白石 双寿   

  设色纸本 镜框  

  38 x 38 cm

  注:《神异经》记载:“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三寸,和核美食之,令人益寿。”可见,桃树是神树仙木,其果实可以益寿。白石老人所绘就是这种仙桃。一个红艳、一个粉嫩,通体硕大,先入为主地占据了画幅的大部。洋红上色,略加渲染。视觉冲击力很强。此画应作于白石九十岁前后,老人对色、墨、水的把握已入化境,画在心中,勾勒纯熟却又一丝不苟。桃叶筋脉用重墨勾描,笔笔劲到,桃叶桃体颜色过渡自然,看似简单却极见功力。属款、印章的位置老人也是匠心独具,构思巧妙,令人赞叹,真大写意也。

  Lot 1428

  齐白石 事事大利   

  设色纸本 镜框

  46.2 x 23 cm

  注:白石老人对身边事物经过了深刻仔细的观察研究后,善于运用巧妙、精炼而有力的笔墨来表现这些东西的特征;善于强调对象的要点而又不忽略应有的细节,而使他们形神兼备。是幅《事事大利》,白石老人将荔枝和柿子的位置精心布置,用红绿重彩的强烈对比表达出了炙热的生命神采。荔叶的筋脉勾勒认真,颜色过渡自然准确,用大写意的技法表现出了阴阳向背。荔枝隐现在叶子下与青色的柿子相呼应,生动、亲切、自然,让人忍俊不禁。老人所说的“妙在似与不死之间”的现实主义精神尽在画中。

  Lot 1429

  齐白石 女儿口色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五一年作

  28 x 44 cm. (11 x 17 ¼ in。)

  注:“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味重不容轻众口,独于寝庙荐先尝。”宋人诗中的樱桃被九十一岁的白石老人画了出来。那盘中的樱桃颗颗饱满、娇艳欲滴。白石老人虽经常在画中称自己老眼昏花,但从此幅《樱桃》中可以看出老人对色彩的感觉及把握十分准确、老道。白石老人对用色很是讲究,画樱桃要用上好的洋红,才能画出鲜艳欲滴的感觉。诗人艾青曾在伦池斋看到白石一幅樱桃册页,因主人不愿卖,便去请白石老人给他画,但因为没了好洋红,艾青又跑回伦池斋把册页高价买回。可见色彩对画樱桃的重要。此幅画中散落在青花盘外的樱桃是老人有意为之,以表现盘中的饱满丰盛,苍拙的用笔和娇艳的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的童趣也映在了画中。上款人曾生同志是开国元勋,解放后先后担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幅为老人特意为将军所作,实为难得。

  Lot 1099

  傅抱石 秋江放棹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六五年作

  54 x 68 cm

  钤印:一九六五、不及万一、傅抱石印

  王个簃题于裱边:抱石老兄遗作中精妙之品。用笔苍劲,点色高雅。我见他生平绩画不下百余幅,此是最为形神兼备的无上名制,再三展读,钦佩万分。辛酉(1981年)十月既望,王个簃八十有五岁。

  钤印:启之、个簃 应野平题于裱边:此抱石遗作,彩墨淋漓,气势磅礡,为其生平合作,展读再三,书此志佩。辛酉(1981年)冬,应野平。 钤印:应、野平

  注:1964年是傅抱石先生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于九月赴京参加国事讨论。士为知己者死,知识分子都有一种报恩的思想。他们并不需要太多的钱,但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和理解。傅抱石得到了,所以他的心情特别愉快,身体也愈来愈胖了。由于心情愉快舒畅,他笔下的线和墨也特别流畅清润,以往苦涩急怒的情绪皆随之烟消云散了。是幅《秋江泛棹》作于1965年,整幅画“红霞万朵”笼罩在“朝晖”中,朝气蓬勃,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画中彩墨的运用是傅抱石晚年的又一创新,颇具新意。舟中几个青年望着无际的江面热烈地谈笑着,远处江面上帆影飘动,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真应了毛主席诗词中的那句——芙蓉国里尽朝晖。

  Lot 1520

  傅抱石  秋郊踏青 

  设色纸本   立轴   一九六五年作

  68 x 34 cm

  注:上款人程国璠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5师副参谋长。此作后为著名画家姚有信先生收藏。

  注:本幅《秋郊踏青》中上款人“国璠” 为程国璠,曾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5师副参谋长,是傅抱石赠予国璠的精心佳作,亦是傅抱石晚年山水画得代表作之一。作品采用深远和高远的构图方式,山脚壮阔,山肩股开张,峦嶂连绵。山腰点缀烟云,山脚人物点得特小,但颜色鲜艳,动态十足,实为全幅的点睛之笔。山石采用独特的“抱石皴”,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聚散分明,一气呵成。从形态上看,是传统山水中的乱柴、乱麻、卷云、荷叶和拖泥带水诸多皴法的结合体。这种笔法以气取势,磅礡多姿,自然天成,而这种纯抽象的散锋笔墨效果一旦与某种山石峰峦的结构相近相合,则能令观者产生具象联想,在其审美感受中形成某种山石峰峦肌理结构的艺术形象,将所有皴法皆吸纳集中于一身的丰富博大的独特技法形式也成了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

  Lot1098

  张大千、溥儒 神仙蝶侣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四五年作

  93.6 x 45.4 cm

  张大千题:江南翠竹劲成林,谁折寒香寄赏音。为语双清堂上客,萧然应见此君心。乙酉(1945年)冬月题,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溥儒题:数叶幽篁若有情,修枝舞动晓风轻。飘然引得神仙蝶,合向蓬莱境上生。溥儒补蝶并题。

  钤印:溥儒

  Lot1389

  范曾  饮中八仙图 

  设色纸本  镜框  二〇〇〇年作

  80 x 176.7 cm

  题识:饮中八仙图。岁在庚辰(2000年),写杜甫诗意。江东十翼范曾。

  钤印:范曾、范曾还甲之后所作、庚辰、淡月追陪。抱冲斋主范曾

  注印:日本大阪长城画廊旧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6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6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