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彩镂金 恪守六法
---重彩画家赵毅访谈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李霞
赵毅的作品构图饱满,色彩浓重,精神内涵较为丰富。赵毅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所创作绘画作品的感受、情绪和心境,色彩具有表现力,可以表现出生命的张力。近日,赵毅老师接受了成功书画家网记者的专访,畅谈了自己在艺术上的认识。

赵毅作品 《木叶幽绿》 润格:3000元/平尺
记者:无论是花鸟作品还是人物作品,您都使用了浓重的色彩,您对色彩的运用灵感来自何处?您又是如何将中西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的?
赵毅: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世界原本就是彩色的,应该用作品将这个五彩的世界表现出来。事实上,从远古的岩画、彩陶、图腾到源远流长的绘画及现代的形形色色的视觉艺术,无不展示人类对色彩艺术的创造及对色彩美的享受。作为艺术创作,色彩是绘画创作中重要的艺术语言。借助它,画家不仅可以在一个二度空间中创造一种惊人的视觉真实,而且色彩对人的情感有着十分独特的感染力。色彩如同音响一样,具有打动人知觉的作用。马蒂斯曾经说过:“如果线条是诉诸心灵的,色彩则是诉诸感觉的。那你就应该先定线条,等到心灵得到磨练后,它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条合乎理性的道路。”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色彩往往吸引着观赏者的注意。画家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所创作绘画作品的感受、情绪和心境,色彩具有表现力,可以表现出生命的张力。传统国画主要用墨色去表现一种雅致,我想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加入色彩,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强烈的感情。
记者:您的作品不但颜色鲜艳而且构图饱满,整幅作给人以厚重感,请您谈一下为何要使用“满构图”的形式去表达画面?
赵毅:谢赫的“六法”中 “经营,位置是也”“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道出了构图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构图饱满,是取古法中的全景式构图,真正回归到绘画本体,用具体形象说事,不过多的追求那种“恍兮惚兮”的无物之境。对于画面的组合,更多是要表达自己内心强烈的感情,正象陶渊明笔下的境界,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正如斐德勒所言:“哲学家依靠语言文字表现他的精神思索,才能成为哲学思想;艺术家的精神,依靠表现技巧表现出来才有艺术价值。”也就是说,画家的感情应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来表现,让画面本身来表达一种其他语言无法企及的视觉氛围。艺术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应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我运用“满构图”法去表达画面,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构图法表达丰富的内涵,传递思想以达到精神上的共鸣。

赵毅作品 《 雨莲》 润格:3000元/平尺
记者:您说过:“对于任何艺术作品来说,‘好看’两个字最难做到。”我想请教一下,您认为一幅好的作品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您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的?
赵毅:谢赫的“六法”,写出了评判作品的标准。谢赫曰:“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也说过:“六法精论,万古不移”,欣赏一幅作品时,就可以依照这些评判标准。对于我自己的作品,我认为我在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笔墨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运用色彩,尽力表达出丰富的内涵,传递我自己的精神和思想给读者。
记者:您学画的时候受到过哪位名家的影响?
赵毅:在我学习的时候,白德松老师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白老师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上,水平都是很高的,那时候,他讲课时说:“美术,就是要表达美的东西。”自此以后,我一直受着白老师在美术创作上的这种思想。正如李守白先生的座右铭“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妙各自探”,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地探索和突破,将自己对艺术的敏锐感真实地体现在其作品中,逐渐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