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翠苇荡雄风——画家苏锡超的白洋淀情结

2012-04-11

文章来源:
456次浏览
       白洋淀,华北大地的一颗明珠,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在众多的水乡墨客中,沧州人苏锡超成为近年来以画白洋淀闻名的画家。
 
        1942年,苏锡超生于泊镇(今泊头市)。  1959年,苏锡超考入河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前身)国画系专攻国画山水。求学期间,他师从著名画家李智超、刘君礼、李鹤筹、孙其峰、张其翼、何海霞等学习中国画,这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1984年,苏锡超任沧州群艺馆副馆长,1986年当选为第二届河北美协常务理事并连任第三届常务理事, 1989年筹建沧州画院并任院长,还担任了沧州市运河区人大副主任,并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协常务理事、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理事、沧州市美协主席。
 

 

       苏锡超画白洋淀还得从他大学时期说起。他的两位恩师刘君礼、李智超先生均是白洋淀人,他们经常给学生讲白洋淀的风土人情、水乡风光,特别是作为张大千先生入室弟子的刘君礼先生,在六十年代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巨幅作品《白洋淀》,苏锡超目睹了创作的全过程,这唤起了他对白洋淀的无限向往。
     苏锡超的家乡虽然距白洋淀还有200多里地,但他是闻着白洋淀芦苇的清香长大的。夜深人静时,家乡仿佛能够听到淀里的涛声,嗅到飘来的潮湿气息。白洋淀的苇席,铺在家乡的土炕上,睡得酣畅舒坦;白洋淀的苇叶包出来的棕子,香甜得令人难忘;每到布谷鸟叫得欢时,白洋淀边来的卖鸭人,用席蒌运来嫩黄嫩黄的鸭仔,家乡人就说:“卖鸭的来啦,今年雨水肯定足!”  苏锡超心头郁结着深深的白洋淀情结,神奇的白洋淀,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叩击着他的心扉,久久不能释怀。那个美丽的地方,何等令人神往。他是看着《小兵张嘎》、《雁翎队》、《荷花淀》、《新儿女英雄传》……这些故事书长大的,作家笔下的芦苇荡和那里的英雄人民,谱写的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牢牢地刻在苏锡超的脑海里。那里到处是歌,到处是画,到处是创作的激情,苏锡超想用自己的心灵之笔,触及这片神奇的水,画水乡的清秀,反映白洋淀现代面貌,他认为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决定深入水乡体验生活,寻求百里大淀浩瀚、深邃的风姿和淀边质朴的风俗民情。
 
       他画白洋淀里的水,漫无天际的水,清澈透明的水;他画白洋淀浩瀚的芦荡,画那万顷绿波;画摇着双浆在水中嬉戏的孩子们……他越画越爱,越画越感到白洋淀气势之大。他被这种气势迷住了,震慑了,他要画出白洋淀的这种气势。他深感原有的水乡画,反映不出白洋淀的气魄。过去文人们都是画杨柳、堤岸、苇塘,一片水,一棵树,画的是温和的风,柔丽的水。现代也有许多画家画白洋淀,但多是画小景,反映的多是大淀至顺至柔的一面。而白洋淀烟波浩淼的景象,夺人心声的气势,那似包容万物的博大的胸怀,那九曲回肠式的弯弯水道,那种如钢似铁、气贯长虹的撼人心灵、摄人魂魄气势……在哪里,在哪里,苏锡超为自己发现了白洋淀刚烈的一面而心情激荡,久久难以平静。

       夜宿白洋淀,晚风吹来,淀边的芦苇随风摇拽,似刀似剑,直指蓝天;又像淀边英雄的人民,挺直了胸膛,昂然耸立;似有千军万马,奔腾喧啸。这景象像淀中涌起的浪,一次次拍打着苏锡超的心灵。面对那起起伏伏的苇荡,看着尖尖的芦苇在黑夜里似一杆杆长枪,苏锡超想到了那头顶荷叶、出没在风波里抗击日寇的雁翎队,想到了白洋淀中那大抬杆,他仿佛看到了孙犁笔下荷花淀中的新媳妇,看到了抗日小英雄张嘎子……那是一个个不屈的民  族形象,一个个不朽的灵魂。他突发灵感,谁说白洋淀只是清纯,谁说白洋淀里只有荷花、莲藕、菱角,他发现了白洋淀的另一面,他为自己的发现而豪情万丈。他 笔下生风,画出了另一个水墨的白洋淀。
       他用自己的画笔,刻意对白洋淀的四季变化,阴晴雨雪、风土人情做了较深刻的描绘,创作出白洋淀系列作品:《淀上秋色》、《淀上人家》、《淀边风情》、《淀上晨曦》、《淀上明月》、《淀上渔歌》、《淀上清风》、《淀上情》、《白洋淀上秋气爽》、《淀上清风徐徐来》、《野渡无人舟自横》、《蒹葭秋风遍地金》等等,这些画不论从哪个角度取材,无不透出白洋淀那磅薄气势,而渲染这种气势的,正是苇荡,苏锡超的画,苇荡都在构图中占了重要位置。
 
       梦里长做水乡客,满目翠苇入画来。光阴荏苒,时光不饶人,转眼间,苏锡超由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德高望重的老者。近些年,为了给年轻人让贤,苏锡超主动从画院院长的位子退出来,担任了沧州画院名誉院长。但他作为国家一级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美协理事,虽已经是花甲之年,仍然孜孜不倦地在艺术天地里探索追求,他要把美丽的白洋淀、壮观的白洋淀、英雄的白洋淀告诉人们,告诉世上的每一个人;把自己爱家乡爱祖国之情,告诉世上的每一个人。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95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15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59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774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996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303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481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822热度

最新文章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读后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必定对客观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受能力,感受自然的律

2025-07-15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勇先生作品赏析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

我们看画常常说,某某画“活”、某某画“死”。所谓画之“活”与“死”,是

2025-07-15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葛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

“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

2025-07-14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健先生作品赏析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大吉大利》,画家鲜红用彩抟笔

2025-07-10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所以画家反

2025-07-09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问题;明心见性,简言

2025-07-08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