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撷粹—书法家张兆玉纪实(节选)

2012-04-04

文章来源:
457次浏览
 

 
张兆玉书法作品欣赏

      文/周根苗
 
      有书家曾曰:“为书之道,不过用其笔,用其墨,用其形,求其变,而抒其情达其意耳!”然而,在书法艺术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书坛各种风格、流派早已被人捷足先登、穷尽其精的形势下,要想“求其变”,力克百家,独树一帜,又谈何容易?
 
      世间不易到达的境界往往诱使有志之士去探索、追求和拼搏。张兆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认为,情况尽管如上所述,但毕竟“书无定法”,只要拥有别出心裁的创造力、超群不凡的表现力以及入木三分、炉火纯青的笔力,偌大书坛也并非无插足之地。即便是同一种风格或流派,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正像同一种性格的人也可以有不同的面目一样。因此,从某一角度来说,所谓“求其变”,抒情达意云云,无非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要求书法家通过笔法、墨韵、间架、行气、章法等,来反映、表达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感情,以和前人、今人有不同的高度,也即是确立自家的法和意、形和神相统一的形式而已。
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多年来,张兆玉对于大家名流的书法碑帖,坚持勤奋临池,心摹手追,再三玩味。
 

 
张兆玉书法作品欣赏
 
       其间,他曾练习过柳公权的《玄秘塔》《神策军碑》,李邕的《鹿山寺碑》,怀素的《草书千字文》《自叙帖》,杨凝式的《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米芾的《虹县旧题》墨迹,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张瑞图的《醉翁亭记墨迹》以及王铎、傅山等一些名家碑帖。其中,他功夫下得最深的还首推颜真卿。大凡颜鲁公存世的楷书、行书等,他无不逐一临习,再而三四。他以为,经过自身的改造蜕变,才能有所创造而自成面目。对于创新的探索和风格的形成,张兆玉笃信“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因此,他以传统为宗,以晋唐为“经”,以汉魏为“纬”,旁及明清诸家,却又不因人拘泥。他由楷入行,由行入草,再旁涉篆、隶,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凭着自己的功力,扎扎实实打进去;再凭着自己的胆识,痛痛快快地跳出来。他深知,热衷利禄、心气浮躁的人是不能自甘寂寞,也不能接近自然和生活的道理的。针对一些书家忽视生活的弊病,他执著地关注现实,努力让社会生活启迪自己的艺术思维。他从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怀素观夏日风起云涌而书力大长的实例中深得启发,坚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如他借助现代迪斯科、霹雳舞、太空舞等舞蹈动作,创造出热情奔放、奋发向上的书风;他将霍家刀、少林拳、赵家枪的武术动作,糅入书法的长撇大捺之中,所书墨迹纵横捭阖,大起大落,尤为雄健壮观。他全方位、多元化地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为自己的书法作品注入了不绝的生命之泉。他花费很多时间去品味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每一种艺术都引起他感情上的冲撞;哲学、唐诗、宋词以及其他经典文学作品是他闲暇涉足光顾的领地。
 

 
张兆玉书法作品欣赏
 
      他常常手执一卷,神与物游,渐入佳境。在书法创作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他则依据书写的不同内容辅以不同的形式,用笔时,中、侧、搅、翻共于一体;用墨则大胆采取绘画之法,枯、湿、浓、淡、涨、渴齐下,一幅作品均使用两种以上的笔法和几种墨法来表现,以活跃整体的节奏和气息,给人一种天趣自然的感受,而绝无那种刀凿斧雕之痕。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在欣赏了他的一幅充溢着“大江东去,黄河西来”的豪放气势的作品后曾挥毫题诗赞道:“不薄唐碑爱魏碑,旁糅博采涉环奇。心为笔帅先求正,书到生时是熟时。”
 
      古贤曰:“泰山不让寸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张兆玉经过长期的磨砺和耕耘,加之书坛刘夜峰、刘子善等一些名家的悉心指导,如今可以说已有不小的名气了。

      然而,学书之途,正如人生之旅。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到达凌云的境界。因此,他将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咏小松诗录为自己的座右铭,诗曰: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988年4月
作者系安徽青年报副刊部主任、诗人、作家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77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149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592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771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97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294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476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821热度

最新文章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读后

功底扎实 灵气十足——王志平先生人物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一个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必定对客观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受能力,感受自然的律

2025-07-15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勇先生作品赏析

笔动山有势 墨映雪精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张怀

我们看画常常说,某某画“活”、某某画“死”。所谓画之“活”与“死”,是

2025-07-15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葛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皴枯润 山野苍莽——《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商洛美协名誉主席

“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

2025-07-14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健先生作品赏析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大吉大利》,画家鲜红用彩抟笔

2025-07-10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所以画家反

2025-07-09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问题;明心见性,简言

2025-07-08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