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书痴”——记书法家舒炯先生

2012-03-26

文章来源:
183次浏览
       在我看来,书法家舒炯先生是个生错了时代的人。
       揽阅中国历史,我觉得有三个时代是最适合舒炯这样的人:
       魏晋六朝。骈辞华丽,香车宝马,竹林抚琴,尽得风流,在那个时代,以舒炯先生的妙笔,一定是群贤中的一员,说不定还与王右军结识,共话书艺。
       大唐盛世。眼界高远,国力鼎盛,八荒宇内,万方来朝。在那个中国文化的巅峰时代,舒炯又该活的是怎样的畅快淋漓,张旭、怀素,正是他所尊崇大家。
       明代中晚。那个年代,朝政虽然乌七八糟,文化却欣欣向荣,几乎是中国文化的最后一个高潮。在刚刚兴建完成的古典园林,江南胜境,无论是苏州拙政园还是同里退思园,亭台楼榭,寄情山水,挥毫泼墨,明理正心,静享中国文人追求的至高境界。
       可惜,舒炯却生在今天这个人心浮躁、扰攘喧嚣的年代里,以舒炯的简单、内向、低调、谦和,竟然显得与外界颇有一些格格不入。
       好在,他生活的成都依然是一个慢悠悠的城市,一个道地的“耍家天堂”,一个与时尚、忙碌保持着难得距离的地方。如果是在京沪这样的东部,怕是舒先生会更觉纷乱。作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书协主席的舒炯,作为少年成名,24岁即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大展的书法家,生于斯,长于斯,怕是终生都离不开这老成都了。
       曾与舒先生有过几次宴饮,席间,高朋满座,群贤毕至,朋友们笑声不绝,舒炯却很少讲话,只是微笑着倾听,安静得好像不存在。
       作为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新闻记者,我曾经先后两次采访过舒炯先生。舒先生各个子不高,表情憨厚,腼腆,书卷气十足,戴着厚厚的眼镜,那一定是经年累月,伏案临帖的结果。他的身上完全没有大书法家的霸气,待人接物却有着谦逊、纯朴的淡雅芬芳,让人甘之如饴。
       采访前,舒先生悄悄地问我,能不能用成都话接收采访,普通话,他说不惯。
       平日沉默寡言,说起书法来却滔滔不绝。他的老成都话极快,让我常常去猜测他的意思。
       记得采访是在一所中学里进行的,采访一结束,慕名的校方领导即恳请书法家为学校题写校名和校训。先生慨然应允。一笔下去,却直摇头,原来是校方准备的毡子太滑,他不满意,又不能对付人家,遂说,回家在自己的书斋里写好送来。
       

 

       这些年来,采访过很多名人,其中,自负甚高者有之,飞扬跋扈者有之,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者更多,然而像舒炯先生这样的身为名家却谦逊低调的,却少之又少。
       舒炯 满族,1956年1月生于天府成都。自幼爱好书法,四岁执笔,算来,到今天,临池已经半个世纪。舒氏多名人: 为弟兄争死的东汉名士舒邵; 南宋大学人舒邦佐 ;明代 忠孝状元舒芬 ;平定回部,捍卫国家统一的清朝大臣正白旗人舒赫德  ;抚辑蒙古各部落的清代大将军舒明 ,当然,还有我最喜爱的文学巨匠舒庆春——老舍先生。
        舒炯先生是旗人,旗人之家,吃的是铁杆儿庄稼,没有土里刨食的辛苦,自然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浸润于文化。应了那句话:财富是忙出来的,文化却是闲出来的。舒炯的祖父书法很好,到了父亲这一辈,虽然在世事变幻中,早已破落成一个普通工人,但却依然写的一手好字。在这样的家学熏陶下,舒炯四岁时的一天,蘸墨运笔,在纸上(我估计也可能是墙上)写下了他的第一个字(叫涂鸦更准确些),也写下了他艺术旅程的第一笔。直到今天,他还保留着自己5、6岁时的书法习作,并自忖道:“这娃儿写得还不错!” 
       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斯文扫地。舒炯中学毕业了,再无学可上。手痒难耐,于是去抄大字报,这是这个腼腆少年与时代风云最近的一次接触。后来,成都红卫兵大串联,舒炯再不感兴趣了,于是呆在家里苦心练字。
       无论在什么样的乱世,文化的光亮总像苍茫中的一盏灯,尽管暗弱,却总能薪火相传。身为7级技工的父亲有很多学徒,其中一个喜爱书法的徒弟给师傅的独子介绍了一个书法老师,只是,这个老师在那个年代里,是一个无人看得起的老师。老师姓李名灏,无业。因在解放后文字改革时,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文字的李先生对简化汉字方案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受到不公正对待,失去了正式工作,一生穷困潦倒。我查阅了1989年10月出版的《中国书法鉴赏词典》,第1491页上的李灏辞条:“李灏,(1930—1978)号屮善,四川华阳人。工书,师法谢无量,通经史。善诗。惜埋名一世,穷愁而逝。好启迪后贤,蜀中书坛仍有遗响。”这书坛遗响,自然就有舒炯这个当时带着眼镜的青葱少年。
       这个“无业游民”老师,不单教书法,教儒释道,还教黑格尔。那个时候学习书法,做书法家非但没有什么收入,甚至都不是一个正经的职业,因为靠写字是无法谋生的。人家请你写字,润笔费当然没有,纸墨费用也是自己垫上,因为人家看得起你。好在,舒炯的父亲却没有要求儿子继承自己当时那个令人羡慕的7级技工的职业,今天看来,这就是出于普通中国百姓对于艺术,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根于内心的崇敬,甚至是敬畏之情吧。
       李老师告诉舒炯,每日临帖,日日临帖,临帖是终生的事情,就像画家一辈子写生一样。舒炯照着做了。从六朝入手,上追汉魏下及唐宋元明诸家,继学行草。“二王”为宗,兼及张旭、怀素,尤尊崇于王铎,注重气势,凝练古雅,质朴率真。从晨至昏,临池不辍。屋子里光线不好,就把桌子搬到门口,却因太冷而手指红肿,却从不停歇。
他对书法,有着宗教般的感情。
      

 

       直到今天,已经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著名书法家舒炯,依然按照老师的教诲,常年临帖,不敢停息。临帖几十年,今天他也知道了老师的用心:年龄不同,心境不同,临法不同,收获也不同。
相对其他艺术门类而言,书法艺术的启动较晚,直到1980年才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则是在一年以后,而早在1980年那次全国首届书法展览上,舒炯第一次出手就入选全国大展。当时已年届七旬,名满天下的启功老先生看了他的书法,非常欣赏,觉得这满纸的沧桑老辣,定是出自研习书法多年的老者。遂打听:这位舒炯老先生多大年纪?旁人答:24岁。一生见多识广的启功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舒炯四字的评语:“书法神童”。24岁正式登上书坛就有如此的反响,以我的浅见,这样的经历,在书坛如果不是空前,怕也是绝后了。
       少年成名未必是好事,但是,舒炯却坚持住了,这一个坚持,就是30年。
       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里有一句台词:“不疯魔不成活”,一语道尽真心从艺者的心态、辛苦和成功的必然道路。古之张旭,情之所至,以发为笔,以壁为纸,随意挥洒,皆成妙品,世称“书颠”。而舒炯,数十年如一日,心揣手摸百家名碑法帖,体验万般之情,以书法体证大道,自成一家风貌,难怪常有人视他为“书痴”。自80年代在书坛崭露头角,而后佳作迭出,为海内外同仁和藏家所称道,尤为日本、韩国等地的书法爱好者所珍视。
       我不愿在文中列举上舒先生的长长的获奖名单和一串串文化头衔,我觉得那没有意义,仅仅一个“书痴”,就足以说明他的造诣和才情了。
       打开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舒炯书法艺术》一书的卷首,一阵灵秀、挥洒、跳脱之气扑面而来,如沐春风。无论魏碑还是行草,或凝重,或飞扬,或如绵里藏针,或如大雪弓刀,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熟识舒炯的朋友都讲,舒炯平时话语不多,不善言辞,可是一旦谈起国学,谈起儒释道诸家,立刻就变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了。儒家的自省、修身,道家的空灵、逍遥,佛家的明心、见性,他都有自己的心得,并且融汇到他的书法艺术中。正所谓: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无论是人生信仰还是艺术追求,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终有相交的时刻。
今天的舒炯先生,遍习历代名家,精研篆隶、兼及真楷而为行为革。取精用宏,化融碑帖,以书证道,道与书合,已成自家面貌。他的书作气韵生动,笔势跌宕,于凝练古雅中透露出超逸潇洒的个人情调。书风古雅灵秀,力实而气满,书卷之气幽香四溢。纵横交错的点线,浓淡枯湿的墨彩,营造出一种具有时空效应和生命活力的形式美。
       我不是鉴赏家,更不是评论家,很难用文字来完整表达出舒炯先生书法的妙处,只是觉得,他的书法:美,灵,发乎于心,情感充沛。
       在《舒炯书法艺术》这本集子里,舒炯在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很欣赏:“夫书者,一艺耳,旨在传情。右军之兰亭,鲁公之祭侄稿,正以其情深意长,感人肺腑而为千古杰作。盖情思充沛,则势正机活,虽尺幅之内,亦觉其元气涌溢,空间振荡,而生命之意识乃得以强化焉。嗟夫,无情则何以谈艺,何以论书?”在他看来,情对于书法艺术何其重要!有情才能有好书法。以情运墨,以情走笔,方能力透纸背,瀚海留香;方能让作品秀美如西湖垂柳,雄强如五岳际会,古朴如秦砖汉瓦,尺幅之内,尽显胸中丘壑。可惜在我看来,在今天的书界,有情的书法作品是越来越少了。
       幸好,还是有舒炯等这样的一批书法家在。
       大凡有专门技艺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子承父业,舒炯却不尽然。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学习书法,而考取了动漫专业,成了一名游戏设计师,但他也像当年自己的父亲一样,没有强迫孩子继承自己的职业。在他看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只要能做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情,专心、用心地去做,就很好了,就是幸福。自己练书法,孩子画动漫,不都是一样的吗!
和当年的李灏老师一样,54岁的舒炯早已授徒,传播他对于蜀中,对于中国书法界的影响。他告诉学生16个字:努力耕耘,不问收获,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他的书斋的名字我很喜欢:心香山馆,就像他的人一样。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祁海峰
祁海峰

祁海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

 1件作品 293热度

梁占岩
梁占岩

每每赏读到梁占岩先生的画作,我总能感受到隔着时空吹来的魏晋之风,笔笔生发

 1件作品 947热度

满维起
满维起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诗句)。我们今天再来讨论满维起

 4件作品 3929热度

张复兴
张复兴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张

 6件作品 5020热度

李明久
李明久

“学写山石,必多游大山,搜寻生石,按形求法,触目会心……故曰神而明之,存

 4件作品 3887热度

范扬
范扬

南朝宗炳论画曰:“澄怀味象”,又说:“含道映物”。静穆澄观和生命活泼是万

 9件作品 6055热度

白云乡
白云乡

赏读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笔下的山水画作《山川气象》《清朗乾坤》(成

 8件作品 7504热度

马刚
马刚

“情之所到,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王夫之《古诗评选》),作诗

 2件作品 2384热度

最新文章

墨彩相彰 隽逸明丽——陕西女画家徐鸿延山水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墨彩相彰 隽逸明丽——陕西女画家徐鸿延山水画作(《西部成功书

清人唐岱的《绘事发微》中说:“水墨虽妙,只写得山水精神,本质难于辨别。四

2024-09-20

雄浑苍莽  博大神奇——青海美协理事张海鸿山水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赏

雄浑苍莽 博大神奇——青海美协理事张海鸿山水画(《西部成功

张海鸿持续数十年遍访祖国名山大川,及青海境内祁连、赤岭、阿尼玛卿、昆仑、

2024-09-20

油彩中的家园 光影里的乡愁——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郭永文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刊载)赏读

油彩中的家园 光影里的乡愁——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郭永文作品

乡土,对一个画家而言无疑是最熟悉、最爱好,也是最值得表现的、讴歌的题材。

2024-09-19

禅境入画 性灵飘逸——青岛著名画家张京城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禅境入画 性灵飘逸——青岛著名画家张京城先生画作(《西部成功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澄澈、静穆的体物观照,为其意境创造的始基;以飞跃、灵动

2024-09-18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2024年9月13日下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

2024-09-14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甲辰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

2024-09-13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作品赏析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

余涛先生的这幅《露浥清韵》,用笔落墨酣畅而简括,茎枝纵横而开张,或铺笔抟

2024-09-13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鸟画赏读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

评论家贾德江曾以 《洗出徐熙落墨花》来品味刘继红大写意花鸟画,其中说

2024-09-13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少茂等当选为副主席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

成功美术馆馆藏佳作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为新一届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白恩平

2024-09-11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赏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

李玉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兼善,他的每幅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巧妙的构图

2024-09-11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青先生作品赏析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

张建青先生的这幅《高原秋韵》,从笔墨、造景上来看,都是十分贴合其所面对的

2024-09-11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语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