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玉民 《南京保卫战》 360cm×730cm
这幅作品表现的事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的一场战役。反映了中华儿女英勇抗击外敌侵略,保卫家园的民族精神。自从接到这个主题,开始创作以后,完全就像投入一场战役一样。我需要将整个战争气氛融入作品,从而能够营造出惊心动魄,让人们感受到近乎残酷的场面。
表现战争场面,是不是只有一个套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有些画家就是为了过度的强调技法的重要和表现自己的“艺术”高度,把自己卓略的造型能力藏起来,用一些粗浅的小伎俩或者套用大写意的笔墨掩盖,或者直接用变形的方式处理掉,我觉得这样是不可取的,你低估的观众们的审美,反而引起大家的反感,其实更是对重大题材作品的不尊重,对自己的不负责。参与重大题材创作的画家,首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造型能力。对人物动态的把握,更是优秀造型能力的关键。排排站、排排坐、大肖像都是属于造型能力这块有问题的表现。这些现象只能说明画家不敢去处理动态的人物,回避问题,刻意追求技法。然而,好的画家是将优秀的作品放在观众面前,技法潜藏作品之中。你能说费罗伊德这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没有技法么?
想起当年的画展看到陈丹青《西藏组画》,再回首费罗伊德,怀斯这些大师的作品,感觉到,现在很难看到沉稳,踏实的作品了。制作的成分太大,成了当今艺术的通病。油画制作,国画也在制作。我喜欢于晓东的油画,喜欢他的速写。我喜欢黄胄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鲜活,他们的速写画的都好。
优秀的作品乍一眼看到的不应该是技法。优秀的作品应该是直白,是朴素,不应该是才情。越是浮躁的作品,越是‘才情’外露。
重大题材的作品并不是用时间磨出来的。前前后后汗流浃背,忙乎数月,这是作者的一场战斗,一次洗礼,也是一场磨难。不经历这样的磨难,不会出好作品。更谈不上还原历史。想玩点小技巧浑水摸鱼,也只能画点招贴画之类。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