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影模糊的艺术巨匠 话说八大山人

2012-05-08

文章来源:
800次浏览
src="http://www.zgyspp.com/uploadfile/2012/0217/20120217102650532.jpg"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书画大师之一,八大山人的身世经历至今还有许多存在争议的模糊环节;他喜欢以结体奇特的草书书写多用僻典、含意晦涩的诗;他的书画落款花押中有很多难懂的字符;他的名号很多,这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倒也常见,但这些名号大多耐人猜测,就连最为人所熟悉的“八大山人”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定论。因此有人说,八大山人本身就是一个谜。但是,背影模糊的八大山人却以他留传于世的近千件风格鲜明的书画作品,清晰地凸现着一位艺术巨匠的伟大。

 

  八大山人是明宁藩弋阳王后裔,谱名“统( 造字[上林下金])”,人们一般知道的“朱耷”,只是他的乳名或庠名。从他的九世祖宁献王朱权开始,这个家族便逐渐远离了皇朝权力的中心。为规避政治风险,朱权半生潜心修道和艺事,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家风所披,八大山人的祖辈、父辈都是艺术修养深厚的书画家,八大山人就诞生在这样一个艺术世家。虽出身皇族,但其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显赫,即使在明朝,他也只是一位处境尴尬的贵族子弟。然而血统上的渊源,却总会带来心灵上的归属。因此旧朝的破灭,给他带来的飘零、郁愤和悲凉自是铭心刻骨。

 

  八大山人一生行事多有自相矛盾处,从中正可揣摩他那复杂的心路历程。他年轻时也想靠科举出人头地,曾参加明朝科举考试,但贵族之家世,使八大山人既不能同于平民,也不能轻易融入一般的知识分子圈子。随着旧朝社稷的倾覆,功名之路断绝,甚至性命堪忧,于是,在清兵攻入南昌之际,他弃家入空门,剃发为僧。那一时期,南昌的明皇室宗亲遭殃者不少,八大山人却在禅林得以保全性命。此后20年,八大精研禅学,已成为公认的“禅林拔萃之器”;但在49岁那年,八大却要淡出佛门,宣称希望成为诗画僧贯休、齐己一般的人物。这一次的人生转变中他似乎受到了不少刺激,以致无法再保持内心平衡。1679年,五十四岁的八大作为名士再次应邀客居临川,一年多里,他结交诗友,吟诗饮酒,访古探胜,但却忽然发了疯癫,焚裂袈裟步行回到南昌;病愈后,成了一个“不名不氏,惟曰八大”以卖画为生的画家。这一变故中的隐情猜测颇多,八大同时代人就怀疑可能有佯疯成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顿悟后的心理变态;但更多的人认为,八大发狂一事,正透露了他内心经历的种种委屈与矛盾,难以自抑,刹那间一触即发,不可收拾。

 

     但八大山人终于找回了内心的和谐。

 

  这是八大山人68岁时在一扇面上书写的短文:“静几明窗,焚香掩卷,每当会心处,欣然独笑。客来相与脱去形迹,烹苦茗,赏奇文。久之,霞光零乱,月在高楹,而客至前溪矣。随呼童闭户,收蒲团,静坐片时,更觉悠然神远。”简直就是一幅文人理想中的读书隐逸图,幽静中略显孤寂。

 

  八大山人请人画过一幅《个山小像》,画像中的八大山人身材瘦削,这瘦小的身躯中却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他的书画创作中得到迸射;也许正是这种对艺术的倾力投入,使八大终于获得了心灵的超越和精神、身体两方面的旺健。康熙二十七年石涛致书八大山人云:“闻先生七十四五登山如飞,真神仙中人也……”这是对高寿的八大山人生命活力的写照。

 

  中国文人画到八大山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八大的画,极简练又极丰富,极刚劲又极柔韧,极奔放又极严谨。看似信手拈来的笔墨和构图,其实十分讲究、极其精审,简直一笔不可易,真正到了刚柔相济、炉火纯青,绚烂之极又返璞归真的境界。作为一位画家,他的眼睛一定是极其明亮的,善于捕捉最细微的趣味和最朦胧的美,站在八大的画前,你会焕然领悟中国画的妙处和真正大写意的精髓。

 

  从20世纪初开始,在批评元明清文人画“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的同时,八大与青藤、石涛、扬州八怪等构成了风靡大半个中国画坛的艺术传统。八大、石涛同为明宗室,后常为世人所并称。对此,当代画家范曾以其特有的文风写道:“今后,我以为有一个用语是可以取消的,即‘八大石涛’,石涛比较八大山人瞠乎其后远矣,把石涛捧得过高,大体是眼力不济。”这样的评价,也许难称定论,但我们注意到许多艺术大师都对八大表现出特殊的推崇。美学大师王朝闻就曾说:“八大山人的绘画在明末清初,特别是在艺术成就显著的晚年,具有石涛作品所不能代替的卓越成就”。还有齐白石先生,白石老人诗句“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人们都很熟悉,但齐白石还曾说:“作画能令人心中痛快,百拜不起,惟八大山人一人,独绝千古!”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6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6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