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境到入化——关于常世江的绘画

2012-05-03

文章来源:
811次浏览

       近几年,风景写生作为一种绘画方式,在中国画坛蔚然成风,甚至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被许多画家作为创作方向加以抒发。这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异化”现象,而当代艺术对其“异化”现象的批判,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不可避免地也使其自身感染了喧嚣、浮躁、焦虑等现代社会之顽症。因而,作为一种文化净化现象,画家们回到自然风景中去写生,就具有了返璞归真的意味。这就像19世纪法国巴黎出现的巴比松画派,以乡村为出口,强调对景写生来获得真实新鲜的感受,导致了后来印象派绘画的产生,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史的路径一样。今天中国不少画家回到对景写生的状态,也不只是为了逃避城市的紧张与压抑,更是为了从自然中获取新的艺术灵感。所以,风景写生才得以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在当代中国画坛构成了一股不小的潮流。我所知道的常世江,就是这个写生大潮中的重要画家之一。
  常世江,1967年生于山东日照,很小便随父母迁往吉林,在东北长大。白山黑水孕育了他的性情,也赋予了他的艺术气质,给了他艺术创作的基本母题。他早期的风景画多取材于长白山的风光,一草一木,一山一坎,无不透着豪迈的激情。这种豪放、洒脱,以及率真的绘画风格,成为常世江的艺术基调,应该说也正是得自于白山黑水的哺育。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始终觉得东北涌现出大批风景画家,且大都以表现主义风格见长,与其大山大水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是换成风花雪月的江南,是难以出现这样的豪情,也就很少有如此落拓不羁的画风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常世江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离不开他的成长背景,或者说从他父辈迁徙到东北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不过,尽管常世江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画风,且早已在东北地区小有影响,但他却深知艺海无边,山外青山楼外楼。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艺术获得更多的可能性,于豪放之中增加一些细腻的因素,常世江后来还是离开了东北,到了思想更为活跃、艺术更加繁荣的京津地区继续求学深造。
  大概2005年前后,常世江在天津《中国油画》举办的第七届“人体、风景写生研修班”学习,取得优异成绩之后到北京成为职业画家,又于200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第四届油画创作研究生课程研修班”继续深造,得到了不少名师的指点。可以说,这一路连续不断的求学经历,不仅为常世江打下了更为坚实的绘画基础,也为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他后来决定做一个风景画家,周游四海,写大江南北于自己的画风之中,就是受益于这一路的学习。正是因为不断学习,使常世江在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东西方艺术的同时,也开阔了社会眼界,从而使他结合社会实践来完善自己的艺术理想,有了一种出走的冲动。
  我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常世江的画风自2009年之后又有了一次突飞猛进的变化,画面中似乎吸收了大量传统中国画,以及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更加倾向于主观化了。比如他的表现风格,有时一反透视效果,引中国画的多元平视入画;再比如他的颜色处理,常常是打破常规,脱离实际,大红大紫色的运用,炫目而亮丽,呈现出来的完全是一种心理意象……等等诸如此类都一改他过去的对景写生,实现了借景写心,以物抒情的目的。我总以为,这是常世江出走后的一种心理体验。事实上,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兴起,从印象派的色彩分析走向自我的主观表达,前提还是因为巴比松画派冲破学院的樊篱,将西方的绘画线索导向了写实主义传统之外。而这种借景抒情,恰好又与中国的传统“文人画”相对接,从而使得现代艺术在东西方的文化合璧中,最终实现了艺术家的个人超越。我觉得如果要谈论风景写生的意义,关键还是在这里,在于它从入境到入化,解放了艺术的本体,为其带来了朝向心灵探索的更多可能性。常世江显然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风景写生的,他以表现主义为风格,追求画面的斑斓意象,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艺术与自己的心绪相结合,呈现出他在生命过程中的所知、所想和所感。
  怡道风景线——常世江意象油画风景展于4月11—25日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举办。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7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6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