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起坚持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大旗——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2014-04-22

文章来源:
1044次浏览


成功美术馆馆藏王明旨先生油画作品


    导语:王明旨先生对工艺美术及其油画有深入的研究,他提出的“树起一面大旗,就是清华美院无论在艺术创作、理论研究还是未来的探索中都应该坚持艺术与科学交融的大方向”,为清华美院的办学方针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在油画新的材料、时代特征以及“中国风”的表达上都极具创建性,善于用油画的题材表现富于中国色彩的作品,这在当下油画的发展和走出国门上开创了极好的方向。

    记者:王院长,您曾说:“我们树起一面大旗,就是清华美院无论在艺术创作、理论研究还是未来的探索中都应该坚持艺术与科学交融的大方向。”请问如何才能将感性的艺术与理性的科学相交融呢?

    王明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以艺术设计为特色的学院,而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以艺术与科学交叉的学科。“中央工艺美院”进入清华大学。从本质上来讲,是艺术类的学科进入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这种融合为学科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有了很好的交叉。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科的交叉对学科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为理工科的发展创造了一些艺术的氛围,为艺术的创作增加了一些理性的思维。

    目前来说,全世界人类社会发展最具突出的生产原动力,要数学科的交叉。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更新,学科的发展就应该有一些新的构成和模式。如此才有利于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你所说,理工科大体上是偏向理性的,但不是绝对的理性。实际上理工科在高层次的创造发明,感性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比如一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他们都讲到:“科学技术有时候在最后的突破上,很可能受到音乐的启发,现代绘画的影响”,不完全是逻辑的推理。举个典型的例子,相传俄国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发现“元素周期律”时,就是做梦时梦见一条摇着尾巴的蛇启发了他才编出元素周期律。绘画总体来说是偏感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它也有理性的成分,与科技联系到一起、很有逻辑思维的创作也不少。

    回过头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来讲。第一是精神的层面:在这个层面科学注重原创,首先根据社会生活提出大胆的假设,然后进行非常严肃、认真的求证,最后能找到一些正确的科学道理。总体上来说,在精神层面上是注重不怕艰辛的探索。而艺术方面与其也是十分相近的,艺术也不因循守旧,画家一辈子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探索,追求最理想的作品。所以在精神层面上来讲,科学与艺术二者是有共同追求的,只是门类不同罢了!

    第二是技术层面:科学也必须由生活中来,科学技术也是由人去执行,要让人从生活当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艺术方面,虽然表达的是创作者的内心感受,但也是要基于生活,同时也非常注重新的技术和材料。比如,中国的古典绘画所用的材料墨、宣纸等,虽然在科学技术、人们的生活习惯发展较为缓慢农耕社会,看似没有什么变化,但画家还是一直在追寻好的材料。这种变化在近现代以来,尤其是近五十年,就显得比较迅速了。近现代以来人们可用的材料不断出现更新,作为从事造型创作的艺术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在二十世纪初就有出现。所以画家也在不断地吸收当时社会科技的迅速变化带来的精神冲击,也是在不断吸收新的材料、新的技术中,带来新的艺术表现。

    第三是心理层面:绘画往往要表达一种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往往与新事物、社会的各种现象相关联。这里就有了审美的问题,这个审美不是简单的眼睛感官,而是一种大审美。能给受众带来心理激荡或者达到教育意义的审美表现。在科技方面,比较高层次的创造方面都会顾及到这方面的追求。

     所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就曾有科学家说过,“科学和艺术是硬币的两面”,缺一而不可,虽有差异,但也只是同一物体的两个方面。所以从宏观上来讲,科学和艺术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

     记者:国家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战略构想,作为“舶来品”的油画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从油画创作水平上提升的同时,更多的融入华夏民族的、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

    王明旨:中国是文化大国,是文化古国。有很多文化积淀深厚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形式,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文化底蕴。目前来看,中央提出提升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战略构想,使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占有应有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举措。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要以面向世界的眼光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面貌以及当代艺术创作的生命力。而这些都是时代赋予当代艺术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历史使命。

    我不是油画专业,关于油画的问题,在这里我只是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当代中国油画的创作应该深入生活,要了解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样式。艺术家们在为老百姓服务的同时,也要探索中国特色的油画作品的新面貌。油画是“舶来品”这不假,但它在工具、材料,艺术表现力、形象塑造的逼真上有它的优势。这种很有优势的画种,进入中国以后,中国的艺术家们因该研究他的特色并将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当下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油画创作要表达中国的特点、中国人的爱好,尽量挖掘中国特色的元素。进入世界的艺术范围来看,越是民族就越是国际的,越有中国的特点的越容易被世界接受。在世界油画发展非常成熟的情况下,我们的油画家不能一味的追随西方油画大师的经典。我们需要一方面学习国际上成熟的方法,同时要更多的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方法。

    记者:对于苍井空的一幅字画拍出60万,莫言的书画作品拍出近30万之类的现象。您如何看?

    王明旨:在各地美术馆参加展览时,与艺术家同行们看书画展,也常常谈到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持一种开放,辩证接受的态度。名人字画能拍出如此高价的原因主要在于“名人效应”。这其实不是一种突然的现象,自古有之。皇帝、名流的墨宝字画,其艺术价值不一定有多高。但它所包含的经济、政治或者其他非艺术的因素,促使了这一类物件能拍出高价。当然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因为有这样的需求存在,就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但是,作为专业的艺术创作者,就必须潜下心来,扎扎实实的搞创作,不要被社会的浮躁现象左右了自己的艺术。

    记者:王院长您从事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又长期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院院长的职务有扎实的教学和管理的经验。您能就我们当前美术的教育体制和美术机构的革新变化,谈谈您的看法吗?

    王明旨:现在的美术教育,全国的美术院校都有一种强烈的“大美术”的概念。传统的美术教育和体制中,国、版、油、雕是主要的学科门类。而现代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变化,现代的美术教育和机构又都融入了工艺设计、装饰设计等学科,从而形成了一种大美术教育学科和机构。这是一种融入了当下人们的生活需求的美术教育学科的变化。比如中央美院、中国美院、鲁美等这些大的专业美术学院,都增加了艺术设计的学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画、版画、油画、雕塑。我认为这种美术教育上形成的综合性,更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使艺术创作和设计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在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下,无论是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还是艺术家们的创作,都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固守着传统一成不变,要考虑如何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基于这样的因素,艺术机构、美术院校就不得不考虑新的艺术变化和新的艺术门类的出现,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促使其做一些调整改变。就当下的全国美展来说,基本上都新增了如动漫设计等艺术展览门类。所以我认为,不论是当前美术的教育体制,还是美术机构的革新变化都要适应社会整体的变化,要跟得上社会变革发展的脚步。我们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都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它们的革新变化。

    结语:在艺术设计上,王明旨先生坚持“需求与功能”、“材料与加工”、“创造与审美”的原则,将艺术融于工业设计,将艺术之美呈现大众的生活之中。其油画创作,所用材料丰富,专注于写实性风貌油画作品的表现。画面往往呈现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实平静的观察与思考,同时又是“诗”一般的灵性表达。(文/成功书画家网 神州诗书画报记者 冯宜玉)

    王明旨生于1944年,辽宁人,擅长油画及艺术设计。1962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装潢设计专业,1969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美术专业,198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美术系研究生班,1982年入日本国筑波大学艺术系进修。历任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等职。出版有“王明旨风景画集”等。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48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353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09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29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52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344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17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367热度

最新文章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即卷丹、天盖百合、虎皮百合之别名也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