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画表达诗意的生活——画家安奇答记者问

2013-12-06

文章来源:
1022次浏览


安奇在成功美术馆笔会活动中


    导语:画家安奇曾于今年两次来兰,参加由成功美术馆、神州诗书画报等组织的“当代书画名家雪域梵音圣境之旅采风”、“大美甘肃•中国当代书画家陇上行之敦煌朝圣”等书画活动。近期他又入选成功美术馆、神州诗书画报、成功书画家网组织的 “2013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30位人物画家”, 赢得众多观众和行家的好评,并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记者:安老师,从您的人物画作中,总能看到酣畅淋漓写意笔墨和写实笔触的结合。在这样的笔墨融合中您要给观者营造怎样的审美感触呢?

    安奇:用酣畅淋漓的写意笔墨完成一幅画是个很高的境界,也是我追求努力的方向。在当下,写实造型已经无法与现代数码技术比真实了,中国画中的写实造型是用绘画手段表现物象的,而非简单的再现所描绘的对象。

    我认为,在国画创作中要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必需综合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与画家的人生阅历、个人修养、艺术审美、情感积累、师承延续等诸多因素都有莫大的关系。我们常说“画如其人”,如果读我画能读到我的修为,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也是我学画多年才逐渐参悟到的。画画不是纯技术活,思想高度才是最终决定艺术的不二因素! 


安奇人物画作《春华秋实》


    记者:安老师,您常常把长期积累的写生素材进行提炼,组织成创作,给以表现性的展示。这样从作品的造型构成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

    安奇:从古讫今、从外到内,大凡称得上画家之人无不具有高超的写生能力,这不仅是积累素材的过程,也是画家积聚阅历,提炼艺术审美的关键。我想清代绘画大师石涛所言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在强调写生的重要性了。

    在当今热闹非凡的书画江湖,如果检验一个书画家是否名符其实,就要看书法家能不能背临出他喜欢的名碑名帖,看画家能不能写生入神。我的老师刘大为先生二十岁左右时不但能对人对景现场写生,且精彩叠出,他的许多佳作均取材于写生资料。

    相较之下,我今年都四十多岁了,写生能力却还显稚拙,顿觉汗颜啊!我90年在军艺,04年在国家画院时,都得到刘老师亲授。现在回过头来看,在他的学生中,绘画上有所建树的都是遵循老师当初的谆谆教诲,在创作的道路上坚持多画速写、多写生的一些画家!多年来老师的教诲和我创作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多写生能让画家时时处于绘画状态,并解决了实景与架上绘画的过渡,如果说写生手段是创作能力的母体,我想也不为过的。在这一方面我还要努力提高写生能力和加大写生量。

    记者:您的作品常常将人物放置于劳动的场景中,这样使得人物表现出劳动动作的韵律感,尽显生命的活力生机,同时也体现了您对画中人物生活的熟知,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中,您要表达怎样的精神诉求?

    安奇:生活始终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和宝藏,没有真实生活感受的艺术家无疑是狭隘和不正常的。因为,在生活中蕴含着无限丰满的创作素材和诗意形式,只要深入生活、善待生活,才会有丰硕的收获。

    我喜欢置身于现实生活中,感受生活的亲切气息,在写生中常常用我的速写本,记录这些生动、亲切、朴实、平和的形象。我觉得这些形象毫无矫情造作之态,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兄弟姐妹,他们有和我们一样,血肉丰满、喜怒哀乐的度过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时光。我一直认为在创作中,只有始终把自已的艺术置于现实生活里,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力量,获取灵感,获取激情,使自已的艺术以一种感性生动的形式出现,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记者:今年,您曾两次来到甘肃采风。您能谈谈这两次采风的感想和收获吗?

    安奇:今年成功美术馆组织的大美甘肃和雪域梵音圣境之行,我都有幸参加了。两次之行均因时间关系匆匆忙忙,有些走马观花,还觉意犹未尽!可惜没有机会写生,照片再多也顶不上一幅深入骨血的写生!如果將来有机会,我还要安排时间去深入写生,在河西走廊吹吹风,在拉不楞寺听听梵音,在青海湖中泡一泡盐浴!这样有些时日的浸泡才能深入骨髓以至影响到绘画,使画作蒼茫厚重起来才能达大美之境!

    结语:画家安奇以其扎实的写生积累和勤奋创作态度,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赢得了业内诸多方家好评以及藏家观众的青睐。但是他依然不满足于现在的创作状态,依然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还很稚嫩。我想在绘画艺术中,这种清醒、理智的状态将会更有助于他在以后的创作中走的更远,在当下浮躁的艺术界,这样的认识将会如灯塔照耀他在艺术的海洋里航行的更加顺利。

    安奇,原名安建华,1966年生于江苏盐城。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2004年考入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现为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展览部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友好艺术交流院画家,《中国书画报道》杂志社编委,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神州诗书画报、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48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353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09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29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52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344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17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367热度

最新文章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即卷丹、天盖百合、虎皮百合之别名也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