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要扎根与生活 深植与群众——军旅画家王巨亭访谈

2013-10-14

文章来源:
1026次浏览


王巨亭画作   136cmx68cm   价格:协商

    成功书画家

    导语: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的源头在人民之中。为了将自己的绘画艺术更好的表现,王巨亭去偏远的农村写生和创作,通过自己的写生和创作传递偏远地区人民生活信息,为他们呐喊。王巨亭笔下的每一个形象都是一条联系群众的纽带,都是反映热点问题的信息,也是一个故事。他将艺术和生活很好的缔结,他用艺术的笔墨为每一个人呈现着生活的艰辛与精彩。当然,作为军旅画家,在王巨亭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用画笔反映军队生活,展示重大的历史题材。

记者:您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军队专业画家,完成了您人生的第一步跨越。接下来您考取解放军艺术学院,更进一步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这几次的学业对您的以后的绘画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王巨亭:首先是我的绘画完成了由“江湖画”到学院派的转变;第二是鉴赏能力、认识能力、艺术能力、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第三是对传统文化、传统笔墨有了更深的认识;第四是技法更为娴熟,造型更讲究、更细致、也更耐看。后来考到中央美院,一进中央美院的门,导师就要求我把过去的东西都扔掉,不仅要把原来“杯子”里的水倒尽,还要洗干净,从头再来。在美院的时候我师从贾又福先生,进入中央美院国画系贾又福工作室硕士研究生班。在那里我感觉到对于绘画的要求上升到了一个更高层次,我更全面的从历史、理论、艺术等多角度认识绘画。在导师启发式的教学中,我便自己经常自问,为什么作这幅画,想表现什么,怎样去表现,这样四个问题。  

记者:您的人物画创作造型广泛,这些人物形象无一不在你的笔墨下活灵活现,能否谈一下您对中国人物画的理解以及解读下您笔下的人物造型?

王巨亭:最开始我是画山水的,后来我转向了人物画的创作,通过这些年对国画的学习和思考,认识到在绘画中应该解决的几个首要问题。要想画好一幅画,首先你自己要知道画什么,想表现什么,给人以什么的启示,然后围绕一个思路想办法把他表现出来,表现在画面上,给人一种美感,美的享受。对于中国画人物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我在写意人物绘画中主要通过表现佛学的真、善、美,以及佛家与人为善的思想。崇尚人文是我对国画人物的理解。我曾在一篇绘画论文《中国画艺术走向何方》里提到对绘画的浅见:笔墨当随时代,要练就一双能识万物的“慧眼”,培养一种超凡脱俗、与人为善的创作意识和思想情怀,锤练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和“心境”。

    在中国画的绘画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解决用笔用墨的问题,中国画主要是讲究健笔,健笔触,主要讲究用线这个基本功的问题。第二是用墨。墨韵,中国画讲究墨韵,墨的韵味用好了,本身就能给你带来一种美感。国画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与别的画种不同的一种魅力。

    我的绘画中主要通过简练的线条,淡雅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主题,我想通过自己的笔墨来表达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在人物的造型方面,更加的是他们自然化,更具有灵气。背景则选用远近的构图,让景物着如同雾里看花。透过山水、树木、草地和村落,将自然的景致在梦境中幻化出一幅幅美仑美奂的图画。


王巨亭画作   136cmx68cm   价格:协商

记者:您有很多反映历史、现实生活等题材的水墨作品,那么描绘乡土风情题材、历史题材的作品是不是更容易贴切大众的审美呢?

王巨亭: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创作反映历史、现实生活的题材,或是乡土风情、古代人物的题材,主要使大众喜欢,认为他是好作品。更最重要的是画家解决自身认识的问题。不管你画什么,你的画中都要能够表现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一些元素和关注的问题。你的画必须是切合实际,不是空中楼阁。所以,绘画就是你自己用最好的笔墨表达出最自然的美,不管你是什么题材,都会被大众认可。

记者:在您的写生中,你遇到过什么事最让您感动的?

王巨亭:在四川凉山彝乡一个贫困的地方体验生活时,我有很仔细地观察彝族妇女的生活。她们很小就学着背背篓,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重量,一直背到老。那次写生时我遇见一个中年妇女,背了一大捆柴,压得腰都直不起来。风霜和生活的艰辛在她脸上像刀一样刻着许多皱纹,其形象同年龄极不相称。那一刻我内心很激动,用速写记录下来,回到北京创作了国画作品“岁月”。《盼》和《岁月》这两幅作品是中国最贫穷地区儿童和妇女的呼唤,也是他们向全社会提出的思考,折射出一些深层的矛盾和问题。我认为人民需要的就是这种真实的东西,所以我愿意用画笔和触角去帮助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同时,作为人民的画家这也是我的社会责任。


王巨亭画作   68cmx68cm  价格:协商  


画家王巨亭

    王巨亭,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美院国画系贾又福工作是硕士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升值潜力画家,并荣获“中国书画是大年度人物提名”称号。(记者/汪利利 校对/冯宜玉)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48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353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09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29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52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344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17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367热度

最新文章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即卷丹、天盖百合、虎皮百合之别名也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