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 妙笔绘玉环——美女画家徐晓丽荷塘系列专题

2013-04-23

文章来源:
1075次浏览
 
       在荷画的创作实践中,她突破了传统构图上的“斜角”构图法,让荷花绽放在画面的视觉中心。用笔上她工笔写意兼备,在大片碧绿或墨绿的渲染中运用细腻的工笔去描绘荷花的姿态万千。在色泼墨、墨泼色中浓淡有致的展现出整个荷塘的层次和肌理,虚实相间的展现出荷花的朦胧美。今日成功书画家网记者带您走近徐晓丽,走进她心里、她画里的那方荷塘。

徐晓丽近照


记者:徐主席,在您的花鸟画创作中,似乎特别偏爱荷花,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把荷花带入绘画创作中的,您喜欢荷花并痴迷于画荷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徐晓丽:我画荷花最初缘于一个偶然赴四川的机会,在成都的荷花池,看到那一池荷花在碧绿的荷叶间随微风摇曳,荷香扑鼻,那种情景以及那种无以言表的美感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尝试着用手中的画笔去勾勒荷花的姿态,把荷花最动人的一面展现给观者。

    这么多年来我对荷花情有独钟。不仅仅因为荷花是和谐、健康、向上、美好、纯洁的象征,更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和婷婷玉立展娇容的气质让我痴迷,吸引着我的情感、我的画笔不停的驰骋在画荷的道路上。

徐晓丽作品

记者:您的荷画,糅合了工笔与写意的优势,融入了多种墨法的运用,在构图上、形式上也有新的尝试。这种尝试区别于古人,与当代众多画荷的画家也有所不同。您做这样的尝试,其意义是什么?

徐晓丽:在绘画创作实践中,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传统的荷画绘画技巧,借鉴古人相对比较成熟的笔墨技法,汲取传统笔墨中的精华。然后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一些东西,进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绘画艺术语言。

    在我的荷画创作中,我从未停止过对古人画荷时所运用的表现技法、笔墨技巧的专研,同时我又在画面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创意,糅合了多种的表现技法。在构图上,我结合了现代构成的一些美的因素,加入了中国画的构图模式。用笔上,在整个画面大片绿色色调的渲染下,采用细腻的工笔,在虚实之间将荷花的那种朦胧逐渐推出、淡化,最后以整体画面的协调沉淀出视觉的美感。

    我看了很多齐白石老师的作品,研究了他的粗笔大写意花鸟作品和细如毫发的工笔虫草作品,吸收了他细腻的工笔和写意中的大笔墨。用潇洒的写意和精致的工笔描绘出荷花的千姿百态,在画面上点缀以灵动透明的蜻蜓,给人以唯美的、动态的、真实的,舒适的感觉。

记者:我国自古以来画荷者不尽其数,在中国当代绘画界画荷要突破题材的传统束缚,困难非常大。您认为在荷画题材上想要突破传统,画出新意,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徐晓丽:我国自古以来画荷者确实很多,当代也有很多画家在从事着这样的题材意象的创作,不管是工笔荷画、还是写意荷画,其传统的笔墨技法已走向成熟。想要突破传统的瓶颈,画出异于古人,又不同于当代画荷者的荷画,首先要对传统的多方面的笔墨技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走进传统。同时还要走出传统,研究多种笔墨技法的结合,画出新意、画出意境,使得笔下的荷花满溢着生命的气息和灵性的光芒,用淋漓尽致的笔墨给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徐晓丽作品


记者:此次前来甘肃兰州参加“九味国香.书画巨擘丝绸之路深度采风”大型书画展览采风活动,您想对甘肃您的众多“书画迷”说些什么?

徐晓丽:首先感谢甘肃的“书画迷”们对我的支持与厚爱,你们的支持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甘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地域特色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艺术家们前来采风。以前我做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的副总编时,曾多次来过甘肃,甘肃人的纯朴善良、热情好客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后我会更努力的创作出更多的、更精彩的作品,也希望大家更喜欢我、更喜欢我的作品。

    此次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一起参加“九味国香.书画巨擘丝绸之路深度采风”大型书画展览采风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是一次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另外我想要通过此次采风,重走丝绸之路,进一步深入的了解甘肃的地域文化特色,感受敦煌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

    徐晓丽,哈尔滨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曾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书籍装帧艺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书籍装帧艺委会委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客座教授。(校对 汪丽丽)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张琴琴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48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2353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2309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529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52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344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17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7367热度

最新文章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自然养清气 诗画多逸格——安徽美协副主席周逢俊先生画作(《西

清代大画家龚贤论画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从绘画的创作角

2025-05-22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创业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起步之初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承认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但是创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在万茗堂体育场的思考

保守经营,审慎投资。创新进取,志存高远。众志成城,志在成功!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持久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 如何让成功集团活得更健康更精

成功事业是成功人的事业。成功高层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培养人、激励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如何让成功大家庭更快乐更幸福

没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就没有行动的坚定和持久。我们的教育、文化和酒店事业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华为企业文化解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反对弄虚作假 鼓励实事求是——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 ,真话有正确的、不正

2025-05-21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吸纳优秀教师加盟成功刻不容缓

成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成功人18年实践的结晶,是成功学校正常运转的

2025-05-21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彩绘青春 笔写诗境——中国美协理事崔景哲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了解崔景哲先生及其绘画,始于他的“中国红”系列工笔人物绘画。那一个个身着

2025-05-20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得自然之烂漫 写花鸟之真趣——读当代花鸟画家郑瑰玺先生作品(

神会以观、体味以察,而见笔墨“肇自然之性”,绘画“成造化之功”也。用墨

2025-05-19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即卷丹、天盖百合、虎皮百合之别名也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