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线条 和悦的墨彩——中美协理事王维新专访

2012-08-30

文章来源:
1444次浏览
 

 
    王维新的水彩画既是西方人文孕育出的水彩,又是中华底蕴渗透出的水墨。王维新在水彩画方面的大胆实践,是有理性思考作基础的。他认为,水彩画语言的包容性比较大,属于东西方绘画的中间地带,既可以用色块层次来表现,又可以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因此,他对于建立东方风格的水彩画充满信心。综观他的作品,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强烈的现场感;二是个性化的线条表现;三是墨彩交融的写意精神。让我们听他讲述水彩世界的水墨和色彩。
 
采访者:汪利利
受访者:王维新
采访方式:电话采访
 

 
记者:您是怎样看待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趋向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的?
 
王维新:首先谈谈我5月份在上海的水彩画展,是我和我的两个朋友一起举办的,展览名为“转折”。他们两个原来画油画的,而我最早是搞版画创作的,后来我们都转向了水彩画的创作,所以展览名“转折”。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扩大水彩画创作,能有更多年轻画家参与进来。
 
    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1、解放初期,那个时候水彩发展很盛,像中央美院都设有水彩课,像吴作人、李可染等大家都是画过水彩的,水彩画作为色彩训练的必修课得到广泛普及 。发展到后来,油画的发展把水彩挤到了边缘,水彩作为其他画种的一小部分缓慢的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水彩几乎被人们遗忘。2、改革开放后,也就是78年到80年,全国的水彩创作逐渐火热起来,各种相关水彩创作的活动很频繁,这段时期对于水彩画的推动很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吸收这一方面,水彩画所追求的水色淋漓、飘逸空灵、浑然一体的意境与中国画所追求的气韵生动、似与不似、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相似,颇具天生的“亲和”关系。它接近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而易被我们接受和认同,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现代画坛,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中国水彩画。
 


记者:我们在看国画、油画是会看到很多关于人物题材的创作,但是水彩画中却很少看到以人物为题材的创作,这是一种局限吗?
 
王维新:水彩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有长处,当然也像你说的有局限。水彩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到发展至现在,都是以静物、风景为主的,人物当然也有画的。但是人物创作难度比较大一点,用水彩去进行人物主题性的塑造还是比较困难,因为水彩的塑造是很随性的,所以人物主题的创作会相对少很多。
 

 
记者:水彩的创作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一幅作品吗?
 
王维新:水彩画的创作,很难用时间的长短来说,写生会快一点,一般一天半可能就会画好,至于创作,这个不好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创作空间和时间的,创作需求和作品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好来定时间长短。我坚持并无条件地依赖于生活中的所感所虑,因生活的表达是产生艺术风貌的决定因素。
 

 
记者:请老师谈谈水彩画的评判标准?
 
王维新:水彩,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和所有的艺术评判标准其实是一样的,多的只是色彩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方面,可能会要求相对高一点。但他还是离不开社会的评判标准,大众的审美视觉。
 
记者:对于您从创作开始至今,您有没有觉得满意的水彩画作?
 
王维新:暂时还没有满意的。我还是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挖掘个人特色的一些东西。在水彩画方面中国画家应该以怎样的一种面貌出现,水彩画的发展空间很大的,别人满意的作品,自己觉得还是会有诸多的不足的。
 

 
延伸阅读——
 
   王维新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一届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
 
    青年时期的王维新就对水彩画情有独钟,他有早画晨曦的《晨练》和晚画夕照的《晚行》等作品,数以箱计、箧计。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期间,他带领学生去敦煌、新疆、青藏高原等地画了不少水彩画。这些墨色交融,带有明显东方文化意蕴的写意水彩,充分表达了作者发掘生活之美的激情。代表作有《吐鲁番的傍晚》《藏区集市》《归途》等。
 
  秀丽明媚的江南水乡更是王维新情牵梦萦的地方,在他笔下将这些风物更诗化了。如《姑苏之雾》《海边小镇》《清晨》《太湖雨》《乡路》等,出神入化地打动着读者。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他多次到欧洲、南亚考察。在法国举办三次个人画展。不少作品以宣纸作画,以速写线条勾勒,然后敷以墨色交融的淡彩,形成格调高雅,质朴含蓄的鲜明个人风格,受到国外艺术界的高度赞扬,不少作品被欧洲各大博物馆收藏,法国拉维鲁尼市"当代艺术博物馆"专门设立了"中国画家王维新作品陈列室"。中国水彩画在国际上获此殊荣者,王维新是第一人。

校对:李霞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31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293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4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0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4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07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95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20热度

最新文章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2025-08-21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