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入画,已有着千百年的历史。自然山水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这与其所蕴涵的内在精神气质和不息的生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杨鸿林先生的山水画,往往于万丈危崖之中置飞流瀑布,崖顶劲松之端附烟云雾霭,晨炊农舍之间孕育生活隽永。充分凸显出山体的重峦叠嶂和气势恢弘。
先生在对山水“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同时,他借浓墨淡彩,将清新俊逸、淡雅脱俗的胸臆灌注于起伏的山峦与缥缈的烟云之中,将襟抱山水的宽阔胸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于尺幅之上,自然景物之“趣”与画家情意之“韵”互为渗透,情景交融。成功书画网(微)拍第四十一期拍卖中杨鸿林先生精心创作的《山居图》为众多藏家所关注。
杨鸿林《山居图》
杨鸿林先生的山水佳作《山居图》画面清新而苍朴,线条灵动而平和。在中国绘画的创作上杨鸿林先生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笔墨基础,他善于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笔墨韵致融入作品创作中,他认为绘画离不开传统,作品的创新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时代性。而传承传统并不是死守僵化,是以传统绘画艺术的笔墨气韵代入现代造型技法及色彩的运用,创作出既有传统绘画艺术的写意、写情、写心的精神又有现代美学的审美性。
先生的山水画,往往于万丈危崖之中置飞流瀑布,崖顶劲松之端附烟云雾霭,晨炊农舍之间孕育生活隽永。在创作中运用笔墨的张力凸显出山体的层峦叠嶂和气势恢弘。在对山水“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同时,先生借浓墨淡彩,将清新俊逸、淡雅脱俗的胸臆灌注于起伏的山峦与缥缈的烟云之中,将襟抱山水的宽阔胸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于尺幅之上,自然景物之“趣”与画家情意之“韵”互为渗透,情景交融。因此杨鸿林先生的山水画正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山水画创作准则的秉承。
山水画它不是简单的描摹山川的俊秀和江河的波涛,而是作画者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作画者人生态度的表达,也是作画者人生追求的体现。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董其昌的话辩证地讲明了自然山水与笔墨山水间的艺术关系,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山水画欣赏的趣味和审美观念。在杨鸿林先生的山水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山水作品既有文人画的清雅,又有浓墨重彩的艳丽,既追求自然山水的峭壁蜿蜒、回溪断崖和云烟变幻之景,又表现了笔墨山水超越自然之美的苍劲、率真和潇洒的高雅意境,无不体现了作画者的笔法之妙,墨法之妙。
“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画中蕴涵诗意是营造意境的必须条件。杨鸿林先生的山水画画面意境豪壮奔放、含蓄隽永,皆寓含浓郁的诗意。在画作的空间形式上先生采用了“仰观俯察”、“以大观小”或以“以小观大”的审美观照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自然山川的磅礴与静谧,以情驱笔,气力相通,画有尽而意无穷。不管是小桥流水、江南农舍,还是蜀乡苗寨、峡江黄土,尽显先生扎实的功底与体验生活的能力。(《当代书画家》/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左左)
画家简介:
杨鸿林,字杨帆,号八怪乡人。1964年生,江苏扬州人,现居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协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媒院客座教授、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书画院副院长。
杨鸿林山水作品
杨鸿林山水作品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