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月秋画作《微时代》
在国人的生命观和审美哲学里,绘画艺术作为中国艺术国粹的代表,也最能体现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和人文精神。因此,绘画的画面表象也往往是一个画家的个人情怀、文化修养、价值观念的形质体现,是其精神的凝结和倾诉。李月秋先生绘画尝以“阿秋”别署,其人物绘画以三湘苗、瑶、土家乡情,或山乡饮者、酒中豪客,或七贤、八怪等历代名士为创作对象。其融汇版画与水墨的绘画形态,洒脱中还有几分恬淡,豪爽中又有一些诙谐,既有老庄哲学,不拘礼法、身心方达的性格,又有儒家仁义、中庸的价值反映。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月秋画作《青藤苑》
如参加本次“风韵传神•当代中青年实力人物画家20人双线联展”作品《微时代》《青藤苑》,画作反应的是瑶乡乡民,于田间地头的劳作、收获之乐,画面朴实大气、笔墨痛快淋漓,人物造型精准、神态惟妙惟肖,呈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闲淡洒脱。尤其是《微时代》,画面告诉观者:两位瑶族妇女在生产劳动当中,仿佛收到了刚刚发来的“微信”,神情专注而又面带笑容,似是获得了要有喜雨降临、或者金秋丰收的喜讯,连她们身边的小狗也欢呼雀跃为之祝贺。这幅作品里,画家运用以写实的手法,在表达对画中人物朴实勤劳赞美同时,也呈现了时代农民与时俱进、追随潮流,已步入微时代的当下中国农村的深刻变化,反映了当代劳动人民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月秋画作《酒香飘千里》
再如《闲在田头听蛙声》《醉乐田头话桑麻》,意写成分增多,作品反应的多是画家想象之中,或者说其内心深处渴望已久的野逸闲淡、自然洒脱的乡野耕读生活。盛夏之时坐卧池塘边上,听蛙鸣之音、与自然同在,岂非惬意呼;农忙罅隙三两同伴,于田间地埂饮酒解乏、谈论农事,其不痛快耶!画中那一个个袒露胸怀、赤膊阔谈,而又洒脱不羁的人物形象,看似是画家兴之所至的随意之笔,却也通篇和谐、气意连贯,展现了画家扎实笔墨功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在笔者看来,画中人物带给观者那种狂态与不羁,那种豪迈与潇洒,也即是阿秋先生磅礴之气蕴蓄于胸,又能运筹帷幄于尺幅素宣的画面掌控能力体现,是其量感、其魄力、其修养追慕儒道精神的艺术内质呈现。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月秋画作《闲在田头听蛙声》
以其绘画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哲学而论,李月秋先生近年来以酒文化题材的国画人物画创作,极尽夸张和想象,写尽饮者似醉非醉、肆意酣畅之态,如此作品也集中体现出其坦荡大气、痛快纯真、毫不拘谨的艺术个性。
譬如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酒香飘千里》《逸洒飘香众仙来》《荷塘煄风壶钓蚌》等,点勾晕染笔墨交织,浓淡枯湿纵情挥洒,其人物造型之大胆、散笔挥洒之狂态,将醉酒的艺术、醉酒的真谛,以绘画笔墨展露无遗。尤其是那幅《荷塘煄风壶钓蚌》,“荷塘煄风壶钓蚌,欲醉醇酿满堂话。神仙亦嬉酒后乐,不恋东西南北花”,可谓道尽醉中之人的开爱与天真本性,其态观之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观其作,品其画,即知其为艺立生之根本。无论是《微时代》的写实,还是《闲在田头听蛙声》的着意,亦或者《荷塘煄风壶钓蚌》述其神,阿秋先生的人物绘画始终是以中国传统审美哲学为其根本的。他深入钻研了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对中国水墨艺术的影响,于其画中无需刻意,只是随意的挥洒就显露了阿秋先生受中国传统熏陶迹象,也可见其对国画艺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体悟与表达。我想读者观其画,听蛙鸣即可得悟禅意,闻其酒意方知其神游鲲鹏,思之岂不妙哉!(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
画家简历:李月秋,男,1959年生,湖南新宁人。民进会员。1985年衡阳师院美术系专科毕业,1996年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本科毕业,2000年湖南师大美术教育研究生班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版画艺委会主任委员,湖南藏书票协会副主席,邵阳市第十届政协常委,邵阳市文联副主席,邵阳市美协主席,现为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系主任,教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