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美术馆馆藏孙小农画作《垂间》
读孙小农先生的花鸟画作,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间沉迷于其斑驳残落、花草迷蒙的世界里了,在他那花影绰约、虫鸟嗡嘤的花鸟画作中,享受着画家以笔墨丹青带给我们的自然万物与世界天地,身心无比惬意。同时,我也从其画面的斑驳中,读到了那属于历史的沧桑与与记忆遥远。都说国人以花鸟娱情寄寓,在我看来孙小农先生正是以这种蓊蓊蕴蕴中的祥和自然世界和斑驳陆离的画面朦胧,来倾诉他如涛涛江水般的情感流动,比兴他那充满洒脱不羁的性格袒露,反映他绰有先贤遗风而又紧随时代的为艺精神。

成功美术馆馆藏孙小农画作《丰硕引鼠图》
在国画漫长的发展史中,花鸟画作为其三大分支之一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历代名家辈出、佳作频现,但“移生动质”地传达花鸟的生命力,寄寓画家的独特感处,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征始终贯穿着花鸟画的兴衰发展。无论工笔的精妙还是写意的洒脱,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而孙小农先生的花鸟绘画,正是以他那推陈出新的笔墨新法,为我们架构了属于他的花鸟绘画艺术语言。

成功美术馆馆藏孙小农画作《无猜》
众所周知,孙小农先生早年曾就读于山西省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1996年又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后来又于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所研修,学习瓷版画。因此,其花鸟画中装饰和瓷艺等的工艺美术色彩、视觉、三维立体上的创作元素,也就成为其绘画的艺术手法之一。
另外,三晋大地遍地都是的文化遗迹,无论是盛名于世的永乐宫元代壁画、平遥双林寺彩塑、云冈北魏石窟,还是默默无闻,湮没于山村乡野之中的寺庙庵观,都有精彩绝伦、美轮美奂的艺术遗迹。因此对于自小生长于此的孙小农先生来说,这些遍布于家乡的壁画、雕塑都成为他绘画创作汲取营养的源泉与宝库。

成功美术馆馆藏孙小农画作
所以在他的笔下,汀花野卉、芦荻葭蒲以及园蔬药苗、燕雀家禽都打上了壁画斑驳特质和工艺美术装饰的效果。如本次孙小农先生在此次“水墨妙趣•晋鲁两省实力画家20人双线联展”上展出的作品《无猜》《娇妍叠翠》《丰硕引鼠图》《垂间》等,不无呈现烟光迷蒙、烟岚遮蔽的景象。如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壹纬行江图》,以芦苇为题材创作出一幅极具人文风情的佳作。画作采用全景式构图,画中芦苇随风摇曳多姿、斑驳点染,意境宏阔。
成功美术馆馆藏孙小农画作《娇妍叠翠》
而我想这幅《一苇行江图》正是体现了他的美学追求,三五株芦苇、一只水鸟,便可看出他率意而为的行笔,精巧但不俗艳的绘画笔墨追求。赏读孙小农的花鸟,可以看到画界先贤的遗风,却又抛弃了弊习;可以看到笔墨的时代特色,但有抹去了浮华。在中国花鸟绘画的继承与发展上,尺度拿捏的恰到好处,虽高雅放任,但进退有度。
当然,对一个从事国画艺术创作的画家而言抛开传统,他的创作也就如同无根浮萍、空中楼阁。因此孙小农先生的花鸟绘画,无论什么时期或者什么画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哲学都始终贯穿于他的创作之中,也就是说那绵绵不绝的笔墨情韵、文人“意绪”才是他艺术创作的目的和坚持。所以在孙小农先生的中国花鸟画中,十分重视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总而言之,赏读孙小农笔下的花鸟,花叶卓然超群、精神熠熠,鸟雀栩栩如生、灵动神气。由此足见画家对生活中花鸟观察之细致入微,可以料到是画家与鸣禽们常常相处与交往才有的感觉。而其画面中总可见幽幽的诗意之境,也正是在他一贯坚持的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指导下,又灌注了时代审美观念的艺术创作。其所作花影斑驳间如可闻啾啾鸟啼,幻影弥漫中可见历史与时代的交汇,因此他的花鸟画作继承了文人花鸟画作的品格,又脱其酸腐;在彰显时代品格中,又彰显其安闲洒脱之气,是属于传统有属于时代,更是属于他自己的自然花鸟世界。(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
画家简历: 孙小农,1961年出生•祖籍山东肥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协会会员 、职业画家、工艺美术师、山西画院特聘画师、民盟山西省画院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山西省轻工业学院美术系、1983年研修于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所、1994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作品被人民美术出版社等结集出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