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美术馆馆藏马建军先生画作《波澄夜静花无影》
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

成功美术馆馆藏马建军先生画作《红露凝香图》
在中国画传统的三大画科中,花鸟画以其普及的广泛性,以及直呈创作者思想、体现时代面貌,反映社会生活的寓意功能,赢得了当代人们的关注。花鸟画家们在讴歌生命、表现时代、赞美自然中,开拓了花鸟画的题材,丰富了笔墨方法。同时也成就了其各有异同的风格样式。在群星璀璨的当代花鸟画家中,宁夏美协名誉主席马建军先生,无疑是时代花鸟画家中的佼佼者。他当然花鸟画,在对传统题材和笔墨方法上的挖掘探究,对时代审美、文化气息的呈现上,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融合与突破,使其笔下花鸟画作反映出一种新生活力和创新精神。

成功美术馆馆藏马建军先生马作之一
笔者仔细品读了此次“花鸟比兴绘时代和谐•当代国画花鸟名家10人”双线联展,以及成功美术馆馆藏马建军先生所有的花鸟类画作。并且翻阅了与其花鸟创作相关的大量资料和作品发现,马建军先生的花鸟画创作在表现对象的选取上,大都是传统经典题材,譬如荷花、牡丹、兰草、奔马等。在对这些经典题材的诠释上,画家又赋予了其全新的审美情趣、文化气息以及精神内涵,更是对传统花鸟绘画题材的唤醒和再度开掘发展。
比如此次参展的《荷花风翻白 莲胆雨退红》《波澄夜静花无影》两幅,以传统花鸟的图式组合之,而又在墨色衔接,荷花、莲叶造型上,突出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浓郁的时代审美观。墨色间或相接富于韵律节奏,块面斑斓的残叶与花型饱满的粉荷、浓重的墨块与明艳的色彩的形成强烈对比,画面上的墨彩荷影与留白的飘渺构成虚实相衬的画境。从而在强调残叶、墨色、虚无中,使荷花更接近于当代人的审美印象,也是画家对荷花这一传统绘画题材的重新解读。
再比如,《红露凝香图》这幅以牡丹为题材的画作,马建军先生一反传统牡丹画作浓艳、繁密,争奇斗艳的模式。其所呈现的是逸笔草草、化繁就简、刚柔相济的构图模式,但又不失牡丹之明艳亮丽、富丽堂皇、摄人心魄的本色。《山谷幽兰》,自古君子以兰喻之,兰比君子之高洁、清雅。马建军先生的这幅兰作,墨与色相融、实与虚相衬、古与今相合,遵循古人绘兰之精神,又契合以全新的创作视角,不失为继承于传统而又走向现代的花鸟画佳作。
在马建军先生众多花鸟画作中,“马”这一题材也是其众多作品中最为重要的绘画形式之一。古人赞美骏马骐骥,以“旱地之龙”誉之,可见马在国人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之上的地位。马建军先生画马,可谓是“旧瓶装新酒”。常运用以张力十足的线条、块面饱满的晕染,画中骏马狂逸、浪漫之极,但仍然不失其俊。在意象造型和抽象表现中,使这一古老的花鸟画题材,发出了时代审美的光芒。
就像诗歌的“赋、比、兴”一样,中国花鸟画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其所寄寓是画家对于人事、自然、社会独特的感受,是缘物寄情、托物言志。而时代的花鸟画家集体其所寄寓,必将是时代的寄托、志向。作为这一集体中翘楚的马建军先生,他的花鸟画创作在深入传统、走向现代中,使古老的题材发出新芽,完成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使花鸟绘画在呈现鲜明的个人风格中,又彰显了时代人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高扬了当下人们勇于创新、开拓视野、积极进取的现代精神文明。
画家简历:马建军,号天放,笔名韦车,又署回回人。1950年8月生,回族,四川成都人,是宁夏著名回族画家、书法家。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宁夏师专,师从其母著名回族女画家曾杏绯及中央美院国画系诸位名师。历任宁夏书画院院长,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宁夏美协国画艺委会主任,宁夏美术馆馆长,宁夏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宁夏书画院专业画家。现为宁夏书画院名誉院长,宁夏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