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豪迈激扬画幅——浅谈易洪斌国画“马作”的精神内质

2014-12-23

文章来源:
309次浏览


成功美术馆馆藏易洪斌画作《狂飙为我从天落》


文/《当代书画家》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

    “马”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代表也是国家富强的象征。也是出现在国画作品中较早的题材元素,从汉代“鞍马画”的兴起,到唐代国画“画马”已达到了高峰,出现了如曹霸、韩干、韦偃等画马高手。到宋元以后更是名家迭出,新意不断。而到了清末、近现代以来吸收西方绘画的方法理念,使画马之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如郎世宁、任伯年等大家。徐悲鸿先生更是以泼墨融西画技法,可堪称现代写意马画法第一人。易洪斌先生正是继承历代“马”画的精神旨趣,以传统文化哲学为内质,在发扬了徐悲鸿等先生“写意马”画法的基础上,成就了他“关东三马”之一的当代国画绘马的风格和地位。

    观易洪斌先生的马作,首先带给观者的是雄健浑厚的大气和豪迈。无论是万马奔腾、嘶鸣激昂,马头攒动、铁蹄翻飞的群马,还是鬃毛飘逸、矫健如龙,昂首屹立、身披霜霁的骏骥。都绘出了马之精神、耐力、威风、雄姿。而画中这种雄强激烈的豪迈姿态,无疑张扬了当代国人热切盼望国家不断富强、国力不断提升的时代情状。其所作之马,虽笔墨方法、马之造型上与韩干、李公麟、郎世宁“谨毛得貌”的逼肖造化大有不同,但在对“马”昂扬、奔放之精神的传神写照上却又是一脉相承的。如此画马,不仅传承传统古法之精神,又除掉了今人一味形式化、符号化的弊病,实乃其苦心造诣之作也。

    究其画马笔墨方法而言,易洪斌先生多以大写意或者没骨方法构成马的造型,笔墨洋溢间重在展现物象的精神内质和象征意义。如其所作的写意“马”《风霜劲》《天啸》《天马行》,笔墨常常介于虚实之间,如此既能准确把握物象的造型构图,又为其恣意泼洒的大块笔墨发挥留有了很大空间。而没骨的笔墨又增强了马矫健之姿、雄强之貌,进一步在造型上提振了绘画的精神内涵。其画幅之中墨块、线条撞击有声,聚合、离散、避让、游走,落墨走线确如骏马奔腾,恣意妄为,可谓行笔铺墨与内心情感暗合,内心情感与物象特质暗合,实为饱含激情的创作。

    在当代诸多以“马”为主要创作题材的画家中,易洪斌先生是独树一帜的,这与其厚重扎实的文化积淀有莫大的关系。易洪斌生于湖南汨罗,祖上多为读书人,深研于哲学、美学、史学、文艺理论的探索和著述,旁涉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关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的著述,还发表了小说、散文、杂文及诗词作品。因此他的作品中有着“文化”的引子作为画之内质,而这种文化内质体现在他的马作中,既有阳刚、壮美的豪迈大美,又有婉约、含蓄的浪漫情怀。

    这是一种既取阳刚又纳阴柔的审美取向,由此也可窥得易洪斌先生对传统文化中刚柔相济哲学的推崇。万马奔腾如惊雷滚滚、铁蹄铮铮似鼓声齐鸣,其刚毅、豪壮的天地至刚至大浩然正气由此可显;而以黑、红为马之主色调,又继承了湘楚文化香草美人、新月碧水的幽婉情思。两种绘画元素、两种文化涵养,一主一辅相辅相成构成了他国画马作的文化特征。

    自古以来,马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顽强不屈民族个性的象征。易洪斌先生创作的国画“马”,蕴以数十年的文化涵养,在续写丹青骐骥精神中,展现了画家作为时代文化精英久难挥去的精神向往和文化渴求,也在奔腾豪迈、激扬画笔中书写了十三亿国人富民强国、跻身世界民族强林的中国梦。

    画家简历:易洪斌,湖南长沙人。原任吉林日报社社长、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神州书画院、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顾问。吉林日报社北群书画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华美学学会、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政协吉林省委员会常委、文教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散文学会会长、吉林省专家协会副会长、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美国传记学院国际研究委员会终身会员。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70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552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62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960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268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32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37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836热度

最新文章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建华作品赏析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

水墨迷蒙处而见缥缈雾霭袅袅,也有参差峰影绰绰;线墨淋漓间而显横斜古木密密

2025-08-21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