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成功美术馆馆藏向中林先生作品《川北早春》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有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山川自然之色,四时不同、朝暮有异、晦明有别,故而于中国绘画的“着色”之法,早在南齐的谢赫、南朝的宗炳,就提出了“随类赋彩”“以色貌色”的主张,亦见“心师造化”情融物我的创构理念。旅居天津的当代彩墨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其绘画创作在抓住那家乡峡江山水“风雨晦明、变更不一”,春秋荣枯、艳冶明净的自然特征基础上,丹青、橙碧和之以墨而浓淡、明暗,因情随意、应物随宜还絪蕴万象,既见高峡巨壑的春夏秋冬碧翠、橙青物色本质,亦还因之山势开张的色差对比统构中,越加凸显出其雄浑壮阔的神韵姿态来。
清代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画面中呈现的或墨或彩、或皴或染的种种山水肉身和“色相”映射,俱是画家目视心悟的感官体验结果反映,如向中林先生这幅以皱纸之法皴写绝壁险峰骨架,用或蓝或绿敷彩江峡山崖体态的《川北早春》即是这样。其以翠碧鲜活又蕴藉沉静之彩敷染的对岸山崖峰头,以水墨、深蓝调和交融带来的青灰远山、峰脚之象,以鹅黄、三绿分际冲染的江畔鳞次坡地明媚之姿,用深浅赭石渲染的二三江上舟舸船篷、峰下错落村舍屋顶之彩……以上凡所种种,皆是画家魂牵梦萦的早春时节三峡上游、川北腹地家乡景致典型之真呈现,亦是画家“代山川而言”的运思凝滤、取舍强调意象构建,进而春意融融的境之落成表达。
成功美术馆馆藏向中林先生作品《蜀北之音》
再有向中林先生的这幅《蜀北之音》,由那画外天地左上右下横斜延伸,亦还排叠推向远方幽蓝天际处的参差阵列群峰,画家于这自近及远的井然峰岭设色上,深蓝、水墨、赭石、橙红、明黄、留白从暗及明、由深及浅,应物渐变敷彩,因时层层递进造景,带来朝阳初升、天光乍明时,那辉光普照、群山斑斓的雄浑神奇自然景象来。再有那峡江水口处,正侧错列布置二三舟船顺流驶来,与之浩瀚无垠、浑厚壮阔的自然山川形成鲜明对比,观者神思遐飞、移情迁想间,仿佛听到了那船工的号子阵阵传来,回荡于这天地间……
成功美术馆馆藏向中林先生作品《迎朝阳》
还如这幅“曙色分层汉”的《迎朝阳》亦是如此。于之横幅宽绰画面中,画家横向造势而山岭起伏连绵,纵向布置而雄峰高低层级的西部高原山川之景上,那以热烈绚烂之彩兼以墨色,还随类浓淡、有无调和的色彩之运。这不仅强调凸显了朝阳沐浴下,中景主峰的险峻陡峭、金碧辉煌之象,近景崖石的肌理碐磳、昏暗深幽之貌,远景天空的朝阳破晓、明暗交替之状……这些远近高低、或明或暗诸相迥然真景。同时亦还见画家主观上寄情色彩,突显西部山河壮丽,讴歌自然天地大美的主题思想强化反映。
再有这幅峡谷崖壁沉郁、浩浩江流激越、二三船舶搏浪、山间村居安闲、连片稼穑葱郁的《船化清流》一作。画家于皱纸皴擦而成的粗犷斑驳崖壁肌理上,以深沉蓝绿之彩相宜填染,而越显其峻拔险峭之势;于大片留白的江水空间中,长线曲折断续、疏密排布,浅赭略略随形敷染又愈显水流湍急之势;在峰脚山坳密林前,色调浓淡分明又冲和调制而运,又见峡江田野家园的悠然自在;在这峰崖开列排闼对峙,峡江浩浩汤汤远去的山水之间,点缀以逐浪击水的船只,还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真义想象来。“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向中林于《船化清流》创作上的情感生发,因之记忆里、胸壑间家乡剑门峡江之景缘起;而其用之于画面上的鲜明墨彩、开合图构等“沉吟铺辞”造景语汇,亦因萦绕于其胸怀间的浓郁乡情,而审美运思、创构取舍、造境圆成,于是“墨彩烟煴染成腾踔万象,山川开合布构峡江雄奇”矣!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成功美术馆馆藏向中林先生作品《船化清流》
画家简介:向中林,1948年生,四川广元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他是当代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山水画家。作品气势恢宏,苍茫厚重,色彩奇幻绚丽,胸襟视野博大、雄奇;笔端河山奇险、峻拔,生动的表现出大自然壮美气象。他独特的绘画风格、鲜明的艺术个性为当今瞩目。独领画坛风骚。其作品被画界誉为“蜀山嘉陵画派”。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