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知宝先生画作《闲吟秋景外》
“我的艺术是属于西藏并反映西藏的”,李知宝先生一个湖湘汉子这样说,足见其对藏域高原的挚诚热爱,足见其绘画艺术扎根藏乡热土之深。艺术,法自然、师造化。30余载根植雪域高原生活、工作、创作,藏族同胞、藏家风情、高原山川……这些都早已成为李知宝“最爱好又最熟悉”的自然生活对象了,亦是其绘画所反映的生动景象了。与此同时,李知宝先生的绘画艺术,也在绘画材料、表现方法,乃至精神内涵上,又都得到了西藏人文的润养,继而与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相融自洽,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和别样趣韵来。
譬如笔者近日所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的《闲吟秋景外》《草原秋晚》《牧女顿珠卓玛》等作品,即见古老的藏域岩彩等绘画艺术带来的深彻影响。其画面中,不只是浓淡、枯润、长短、粗细律动的井然线构,落墨生发、漫漶恣意的水墨语言,及随类赋形突出藏家人物典型形象特征和衣饰特点,还有调和关系、强调神韵、反映生活,所营造出来的高原牧歌式的鲜明地域人文情景和逼肖人物形象展现。也更于纤劲又涩拙的人物形廓线勾笔迹中,墨色皴擦敷染的斑斓苍莽肌理呈现中,依稀可见藏传佛教壁画和岩画的材料质地和岁月剥蚀,所产生的时光沧桑、古老神秘的韵味,给予其赋形造像笔端,而生成的强烈视觉感官冲击和心灵震撼的风韵别致的美感追求。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知宝先生画作《草原秋晚》
如那《闲吟秋景外》《草原秋晚》中,渴笔洒然爽利,水墨淋漓斑杂而率性运笔、造形不羁带来的骆驼生动造像,显然有那风吹雨打、岁月斑驳岩画和壁画的肌理影响,同时这种更见野逸、自然的笔墨样式和物象形态,亦更接近真实生活中动物的情状。而物象形构之中,勾画骆驼蹄腿和眉眼的或挺拔或圜转线态,与之赋形其驼峰、肚腹的块面化干湿浓淡墨象,又在随宜赋形中自然调和、自我完善,于鲜明的笔墨画语对立中又统一于客观物象的形神构建表达中。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线条中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实则画面的墨象、色彩、造形、图示皆如此,都围绕画面对象的形神建构而落笔之。如李知宝先生《闲吟秋景外》《草原晚秋》《牧女顿珠卓玛》等作品中人物形廓的构建,线写或虚或实、或疏或密而骨相突出神韵皆彰,设色或红或绿充满张力又皆浅淡相合而神气生动。无论取法传统还是师法生活,均可见其基于画面造像构成之基本线墨色彩画语旋律蕴含,亦有画家鲜明的主观审美思想和情感表达熔铸笔端的言情之寄。《闲吟秋景外》《草原晚秋》上,这极富象征意味的线写、彩染,都有“草原之秋”的主题营造指向。还有《牧女顿珠卓玛》等作品,由上及下或墨或线、虚虚实实的节奏律动和笔象呼应,既契合其变化而统一的本身乐感之美,又有高原日常生活劳作带来的人物形貌情状映射。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知宝先生画作《牧女顿珠卓玛》
画家简介:李知宝,字及卜,瑶族。1976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2001年结业于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担任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中国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重彩岩彩画高研班教授,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藏书画院副院长,拉萨市美术摄影书法家协会主席,拉萨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李可染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等职。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美展40余次并获奖,部分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西藏美术馆、首都博物馆等十数家博物馆与美术馆,《美术》杂志等重要报刋杂志多次专题推介,为六届丶七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授予“民族杰出美术家”称号。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知宝先生画作
成功美术馆馆藏李知宝先生画作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