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汉代画像砖上的繁华盛世

2021-01-12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家网|0
920次浏览
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是最为直观的了。其中有很多珍贵的生产劳动场面,可以使我们了解汉代社会与当时生产力的真实情况。

例如纺织。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中,可以找到新石器时期的纺织工具,如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古代梭子、简易织机的零件等,但是由于材料有限,当时织机的完整面貌是怎么样的,还只能推测,而汉代画像石就给我们展现了当时完整的织机图像(图1)。这样表现纺织的图像,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有过多次发现,画中表现的脚踏织机已经十分复杂完善。看到它,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在马王堆汉墓、江陵汉墓等地能出土那么精致多样的汉代丝绸制品,才能了解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程度。

又比如古代冶金。汉代画像石中有关于冶铸作坊的图像,图2就是在山东滕州西户口村出土的一件汉画像石。这幅画的左侧是一座冶铁炉,悬挂的一个巨大鼓风橐囊正向炉中送风,中间有几个冶铸工人在浇铸器物,右边是几个工人在锻打铁器,表现出一派热烈紧张的劳动场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鼓风橐的出现。这是一个椭圆形的皮囊,用木框架做骨架,外边包上皮革,把它像拉手风琴一样地推拉起来,就能把空气不断地送入炉中,使炉子达到需要的高温。这是古代冶金技术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发明。汉代甚至发明了水轮带鼓风橐囊的水排技术,用水力推动橐鼓风,使冶金的规模和效率大大提高。以往我们只能看到文献中的有关记载,但是不知道橐的实际形状结构,这幅图像使得我们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留下了确切的证据。

在四川画像砖中,有很多关于提炼井盐的图像,其中有开凿盐井、树立井架、提取盐水、煮盐等制作井盐的全部生产过程,为我们了解古代井盐生产留下了具体可靠的实物资料(图3)。井盐生产是古代四川等地居民的一大创造,也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人们生活中盐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从舜帝开始就把山西河东盐池这样的食盐资源纳入国家的控制之下。春秋战国时期,沿海的齐国等地也是靠海盐生产富甲天下。汉代更是实行盐铁专卖,由国家控制了各地的食盐资源,盐铁成为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内陆得到海盐是比较困难的。而四川等地的地下有盐卤水存在,古人便通过凿井把盐卤水汲取出来,然后用煮水的方法把食盐提炼出来。直至近代,井盐生产还是沿袭着古代的生产方式,制盐业也是四川等地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现在有学者在专门进行古代井盐史的研究,而这些画像砖就是最好的资料。

另外还有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图像。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中国中原地区就形成了以农耕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社会。我们现在看到汉代画像石中表现出的当时的农耕方式,会非常惊讶地发现,随着长期的开垦耕作,古代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掌握了较高的生产技术,例如牛耕、水利灌溉、中耕水稻插秧等。西汉晚期,《汜胜之书》中曾经提倡“区种法”,注重管理,提高了产量。几千年来延续的这些农业技术,一直是中国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与目前有些地区仍然存在的农耕形式基本相同。例如在陕北画像石中多次出现的牛耕图,已经使用两头牛来合作拉犁,使用的犁与现在农村使用的犁毫无二致。我们现在把这种犁称作直辕犁,在犁上装的犁铧都是用铸铁制作的。在辽阳三道壕出土过西汉时期的铁犁铧,长40厘米,宽42厘米,高13厘米。这样大的犁铧,耕地的深度可以达到15厘米以上。从现在耕地的经验来看,必须有两头以上的大牲畜才能拉动,所以在画像石上描绘的犁地图大多是两头牛在拉。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在犁地的人后面,还有一个人赶一头牛在耱地,说明那时出现了更为精细的种植技术。《汜胜之书》中就记载了“凡麦田……谨摩平以待种时”。在四川发现的水田插秧画像砖上,描绘的插秧场面和今天南方插秧也是一模一样的,说明已经采用了育秧移栽这样的新种植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这是水稻种植的重大进步。

这种比较发达的农耕方式保证了人民生活的基本温饱。据记载,汉代人口最多时达到5700多万人,而开垦的耕地有八亿多亩。每个劳动力需要耕作三四十亩土地,产量虽然不高,但也足够生存需要。所以《汉书·食货志》称:“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伯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华阳国志》载:“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设太牢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徒车。送葬必高坟瓦椁,祭奠而羊豕牺牲。”这些都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富裕发达程度,与画像石中的描绘可以互为证明。

(本文摘自《文明探源:考古十讲·汉代社会的写真》,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8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76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5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71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70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9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