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真实——资本视角下的艺术市场

2020-12-03

文章来源:美术报|0
1038次浏览
  1. 在已经远去的年代,大多数人都以自己的爱好选择工作,而今资本畅通无阻的年代,工作已非爱好那样单纯。在资本整合艺术市场的盛宴中,另一种真实几乎被忽略了,借用陈丹青的话来讲:“中国成年人的交往,即便是艺术家,也是一套精致的‘人际关系’,夹缠着利益、谋算,阴晴不定。艺术本是无事之事,而在不少分明事故而洗练潇洒的中国同行面前,不知起于何时,我竟会觉得开口谈论艺术怕是一件迂腐浅薄到近乎羞耻的事。”相比于陈丹青,画家翁伟说得含蓄一些:“在画家圈中,绘画市场这一话题一般是不在公共场合谈论的,不管是研讨会还是在酒桌上,人们谈论的多是艺术创新,表现力度,人文关怀等大题目。常见的说法,画画是为了艺术,不是为了卖钱,画家对于彼此的画价、卖画途径等问题也大多讳莫如深。然而私下里,关于卖画的新闻都是传播得最快的消息,人们对此津津乐道,往往是既准确又神奇。不但情节对话清楚生动,而且画价也十分具体,不能让人不信,于是乎,在座各位一方面羡慕别人的运气好,另一方面又在心里给自己暗暗加价,想象着自己既有艺术风格,画的技巧也不比别人差,还有获奖职称等附加条件,价格自然也得过得去。”

    在近40年艺术市场化的进程中,资本的逐利与某些画家的贪婪导致艺术精神世界的枯萎,物质世界畸形发展,结局的灾难是双重的:一方面,艺术市场快速膨胀,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淘金”神话。但是,精神在物质的腐蚀下,逐渐难以驾驭物质的诱惑,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潮流,艺术市场难以完成脱胎换骨的成长。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用纯粹物质主义观点来看待一切的时候,那些在追寻物质回报的路上找不到的东西就无法被理解。但是,艺术品的精神价值与艺术市场化的物质利益不同,一件伟大的作品将带给你一种更加“人样”的生活。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现实的盘算里度过的,个人的梦想与社会现实的距离总是很遥远,由此相伴而生很多困惑与纠结。艺术的作用在于可以使人超脱这样的苦恼,活出生命的尊严。这种尊严因为理想与现实的遥远,所以珍贵;因为超脱平凡愿望的真切,所以感人。除了剧烈的体育运动,这几乎是使人能够片刻摆脱功利计算的唯一途径。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个神话呢?巨额的投资回报。根据业内行家分析,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这十年当中整个市场总增额是4308%,这个门类包含所有,瓷器、书画、古董等。其中,中国写实主义有一些比较知名的艺术家,根据他们这十年来在国内外主拍场成交记录做的一个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即使对比中国十年来所有门类的投资收益率也是非常厉害的,相比4300%多也是相当高的。

    资本在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面前无能为力,但如果在以发财为梦想的环境里,力量便得以无穷的放大。当一件艺术作品以大于4000%的利润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金钱的诱惑无人可挡,艺术的真实几乎轻如鸿毛。

    在艺术市场基本不存在的上世纪50至70年代,艺术家创作的心态比较单纯,就是为了参加全国性的大展以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并以此获得经济和职务上的实际效益。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下供养的性质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各种供养方式的基础上,艺术品在某种程度上演变为一种新型的投资产品。正如尹吉男所说,“艺术一旦被商业绑架之后,就变得没有想象力了,没有可能性了,没有挑战性了,甚至没有批判性,那个时候我们会感到窒息。”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一些画风,画面上弥漫的不是对于艺术的挚诚,而是经济利益的考量。短期来看,他们实现了经济价值;长期来看,他们艺术生命力到底可以支撑他们走多远实则堪忧。当今很流行一种说法,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严肃的文艺已经逐渐被娱乐化所取代。

    其实,无论是对于中产阶层还是平常百姓,生活的不如意人人有,关键是如何看待幸福。生命的意义是需要根据自己的现实,知道自己的聚焦点,从而选择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因为不幸福而沉沦是堕落,在困境中自持、自强才是拯救。艺术所表达和颂扬的正是这种拯救的力量,艺术的道德力量和人文关怀也正在于此。当今文化中的时尚化、浅表化、娱乐化和商品化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它是对严肃文化中的思想性、拯救意识和批判精神的颠覆,是对市场化赤裸裸的投机。文化历来是一个健全社会的文明思想与精神核心,是平衡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代表着社会良知,对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担当着守望的责任。

    但愿更多的人看到艺术繁荣之下的另一种真实,看到资本强大而无形的力量,看到艺术真正的本质。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02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46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60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85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089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378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650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537热度

    最新文章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健先生作品赏析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大吉大利》,画家鲜红用彩抟笔

    2025-07-10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所以画家反

    2025-07-09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问题;明心见性,简言

    2025-07-08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