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中表现的不是谦逊而是诚实

2020-11-18

文章来源:美术报|0
991次浏览
今日的艺术世界充斥着让人难堪的自我满足,理智强迫身体寻找一些别人不曾看到的形式花样,弄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所谓新鲜的形式,他们的头脑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形式记忆,却唯独没有作为艺术家的直觉和情绪,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满是花言巧语般的谦逊,而这种谦逊只是模仿他人的形式或是形式的再组装,他们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难得时代的难得的鲜活实体,他们将自己认同于以往艺术家们的艺术形式,然而却对自己不诚实,对自己的艺术创作不诚实。

一、艺术家对自己诚实

我们常常被一些孩童的作品所感动,甚至是震撼,然而,孩童们却是用了寥寥数笔揭示出我们所要表现的东西,而这寥寥数笔又是我们塑造对象时所要强调的,绕不开的作为画面形象中最基本的特征。我们的眼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的大千世界,我们的头脑里有着视觉的、触觉的、形式的记忆群和记忆系列,我们已经几乎无法感受到,艺术的感觉是在于对实际形式的纯粹认知,正如德国艺术家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在《形式问题》一书中所谈及的:“艺术旨在赋予这些空间价值的观念以形状,例如取出在大自然中可能是无意义的而且是偶然的成分,把它变成富有表现力的,必然的东西。”这显然不能是作品中形式的花样翻新,或者是旧货的重新组装。要让我们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显得自然而强烈的话,我们就必须实诚地面对自己,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艺术作品,应用符合于我们对于形式最一般的概念,寻找一个能让我们的直觉,本能地感受到的那些基本的效果,我们要排除我们头脑中和我们眼前的让我们缭乱的复杂性,诚实地获得和表现出典型的视觉形象与视觉特征。

我们许多人已经无法发挥自己的全部想象力去感受什么了,他们已经无法发挥自己作为艺术家的直觉能力去创作了。艺术家依靠直觉真正地意识活生生的人与世界,并依靠直觉,艺术家再现神奇意识的意象。我们常常可以在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看到,感受到艺术家所展现的神奇意识的意象,而现在许多人却按照习惯的指引来仰慕这些作品,甚至在自己的创作中理性地效仿。这显然,他们在艺术实践中,他们的直觉与本能的本体体验并没有产生回应,他们的“心本”与“人本”并没有受到触动。也就是说,无论他们是在现场写生还是在画室创作,他们的头脑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形式和花言巧语的理性的谦逊,却唯独没有作为艺术家的直觉,他们的“心本”与“人本”根本没有在创作的现场。他们所谓的激动也只是理性的激动,他们的本能和直觉已经被裹缠得不能发声却充满恐惧。

艺术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我们的艺术创作占据了我们的整个意识,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我们的全部意识通力协作的产物。我们的意识不能被谦逊的谎言损坏了我们的直觉,也不能被形状的奇光异彩所深深吸引,更不能被一些离奇的“知识”所蒙蔽。凡是一幅好的艺术作品既有直觉也有理智,更是人的整体的意识的完整介入,它是调动我们整体想象并也是想象的产物,它受制于我们的直觉对形式、意象的意识。这也更深刻地说明艺术作品的产生是艺术家主体,他不能也不应该,将自己认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或是其他艺术家。

二、是艺术家不是艺术行家

技能是艺术家个体通过学习训练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运用已有的这种知识与技能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我们努力学习的多是技能。才能是禀赋,它是人的才智和能力,与技能相比,才能中的禀赋与才能更显得突出。这里讲这些是想说明,一个艺术家通过学习和训练是可以获得良好的艺术技能,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经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然而,这些创作如果没有艺术的直觉、才智与禀赋的发挥,它最终将导致我们的作品变得没有生气,让一个立志成为艺术家的人最终成为一个艺术行家。

在技能的学习和获得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我们的直觉、才智与禀赋,否则我们只能获得阳光之下,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普通技能,我们创作的作品,只可以说是技能优秀的作品,却是常规的作品,然而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常规的作品就是平庸作品评价的另一种表述方法。艺术的秘密之境或者说滋养艺术创作的秘土不是技巧、技能,而是人性的秘土,而滋养着人性秘土的雨露是直觉,它能够使我们的创作和我们的技能到达我们思想深处的隐秘结构,并通过技能呈现在作品之中。于是,我们在艺术创作中,太用技巧,太用力构想的作品常常失败,而那些靠我们直觉的,从技巧上讲有些随意的表现却较多地获得成功。

三、理论分析抵达不了对象

为了不让我们的艺术作品变成一种说明,而是艺术家的生命体验,我们要让我们的直觉意识形式取代理智、理性观念意识。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我们常常甚至是从未信任过自己的直觉意识,而我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却常常体验到直觉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直觉可以使我们与我们要表现的对象纯粹地化为一体,然而这时如果我将我们面对的要表现的对象进行理性的“理论分析”则会使我们要表现的对象变的浮悬,或者无法抵达对象。直觉在于人的生命本身,理论分析则显然是在于人的生命之外。自然主义绘画的观察方法中,常常混淆了看和看见的这两种现象,这种混淆本身就带有着先入为主的成见的视觉经验,这当然会失去我们洞见事物的源初性。贾科梅蒂认为“绘画只是一种看的方法”,这也就是说我们的作品中所呈现的是我们的“如我所视”而我们看到的对象也是它本身所显现的那个样子,既不是理性分析后的浮悬的样子,也不是先验的、带着成见的视觉经验所获得的对象。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他的直觉与直觉宝库中贮积了许多有生命经络的朦胧形式,它需要我们在艺术创作中不带先入为主的有成见的呼唤。塞尚也认为:“绘画是一种以视觉理解世界的方式。”在这种通过视觉整理和凝聚形象的过程中,有着艺术家创造艺术的直觉和真诚。

如果我们在艺术创作中,能够避免谦逊地让自己附属地认同于那些艺术大师们或者认同于他们的形式,我们才有可能通过我们的直觉诚实地面对世界,不使我们落入视觉上的俗套。然而我们却常常为了追求通常的或者说是普通意义上完美,让我们的作品陷入俗套和平庸,因为我们试图让作品说明什么,殊不知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苦苦思索却怎么也寻不出答案的,这是诚实,这也正是作品中的可贵。往往当我们想通过我们的作品完美地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发现,从“完美”到俗套的过程,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接近。如果我们希望触摸实体世界,我们只能诚实地通过我们的直觉意识它,并且用直觉的语汇表现它。尤其在今天,我们称其为一个图像时代,我们的面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图像,这些图像很容易形成我们的视觉的图像经验,艺术家在创作一幅作品时,除了要与形象交流,还要与世界中荡漾着的整体精神相互交流,这其中有着艺术家的一种超体验,此时他创作所呈现的作品是无法被人模仿的。因为,模仿者无论如何也没有和他一样的直觉和他与世界孤独交流中的挣扎及超体验的经历。应当指出的是,我们既不应该将直觉的地位抬得过高,从而造成对于理性精神的轻视,也不可以打着谦逊的幌子,牺牲了由自己的直觉所获得的“表现形式”和自己有血有肉的、生机勃勃的想象力。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世界以纯粹的直觉审美,创造的有趣味的形式,它是人的全部意识通力合作的结果,有直觉也有理智的作用,而靠理性分析或平庸的以已有的常规形式追求那些讲滥了的故事,其作品中没有生命的挣扎,更没有艺术家的真诚。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不是谦逊地认同于哪位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是作品中因艺术家的苦恼而高贵,因诚实而感人的探索与表现。

周刚(中国美院教授、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副主任)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02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46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60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85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088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3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649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537热度

    最新文章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健先生作品赏析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大吉大利》,画家鲜红用彩抟笔

    2025-07-10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所以画家反

    2025-07-09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问题;明心见性,简言

    2025-07-08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