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钟馗图:传神象外的文人墨戏

2019-07-10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0
1017次浏览
    作者:朱万章

  钟馗图 纸本设色 黄宾虹

  杭州博物馆藏

  黄宾虹(1865—1955)以山水见长,偶亦画花卉,人物极为少见。笔者近日在南宁博物馆观摩由杭州博物馆提供藏品的“鸿雪铿鸣——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展”时,惊见一件《钟馗图》。细审其笔法、气韵,当系真品无疑。因此类题材在黄宾虹作品中属凤毛麟角,遂引起我的浓厚兴趣。

  图中,黄宾虹所绘钟馗络腮胡子,着长袍便服,端坐于几案旁。钟馗面目并不十分清晰,但神态自若,右手倚靠在案上,左手垂放于膝盖。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画出人物轮廓,再以其一如既往的厚重笔墨,加以淡色与水墨渲染,粗率而不失神韵。几案上,陈设有笔筒、砚台及画卷,而在另一旁的山石上,则有一只带木质底座的花瓶,瓶中插着蒲草与艾叶等应景之物。在钟馗前侧,为山石与草木,淹润华滋;后侧为树木及若隐若现的远山。事实上,钟馗只占据不到五分之一的画面,整幅画既是一幅人物画,也是一幅山水画,是黄宾虹成熟时期的山水画风格。如果不是黄宾虹的题诗,画中人物也许只是一个虚构的文人高士,像黄宾虹其他山水画一样作为衬景而存在,观者未必能将其与钟馗联系起来。

  黄宾虹在画幅上端题道:“杼首终葵问玉人,犹龙作怪信翻身。降魔孰是神仙侣,东海游扬又一尘。穄色瓷缾蒲艾鲜,亭亭霜盖足千年。终南进士今何处,画趣吴装貌道玄。劲宇先生两政,己丑八十六叟黄宾虹诗画”,钤白文方印“黄宾虹印”。“己丑”为1949年,为其晚年之作。诗中,“杼首”指梭形的头,是有长寿之相;“终葵”本为形状如椎的草名,后为巫师所戴的方形尖顶面具,钟馗便是以终葵驱鬼。画中人物之头顶即是如此。“终南进士”指钟馗。据黄宾虹为弟子黄居素(1898—1986)所藏吴道子《钟馗图》题跋所云:“唐天宝中,吴道子作《元夜出游图》,是为画钟进士之祖”,“世称道子行笔磊落,人物八面生动,其传采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谓为吴装”,因而在诗中,黄宾虹所言“画趣吴装貌道玄”即是谓此(“道玄”为吴道子别名)。遗憾的是,现在已见不到黄宾虹所题跋的两件吴道子《钟馗图》,无从得知黄宾虹的钟馗与吴道子钟馗的相似度。但就黄宾虹《钟馗图》画风来看,确如其所称吴氏所绘钟馗“其传采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足见二者是有一脉相传之处的。

  题中上款人“劲宇先生”为黄宾虹好友、收藏家章劲宇(1916—1974),号霜盖,斋室名松蘅室,杭州人,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章太炎(1869—1936)堂弟、丁辅之(1879—1949)内侄,富藏金石书画,1949年以后为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画幅右下侧,有一白文方印“霜盖盦”,便是章劲宇的藏印。诗中,“亭亭霜盖足千年”中“霜盖”本意指傲霜挺立且树冠如盖的松柏,但恰又是章劲宇的字号,因而有双关之义,显示出黄宾虹写诗之别有深意。黄宾虹比章劲宇年长五十一岁,属典型的忘年交。两人大致订交于1947年。在黄宾虹晚年的艺术生涯和朋友圈中,经常可见章劲宇的身影。1954年,章氏曾嘱九十高龄的黄宾虹为其斋室绘《松蘅室图》,一时名流如周昌谷、陆维钊、夏承焘、程十发、王伯敏等均题咏迨遍。另据记载,章劲宇的肖像画《霜盖主人像》,是由唐云(1910—1993)绘制,黄宾虹点睛、钱瘦铁(1897—1967)补须,其他若张宗祥、范烟桥、吴朴、周瘦鸥、陈泊衡等均题跋,极坛坫之盛。在王中秀(1940—2018)的《黄宾虹年谱》中,亦记录了在1948年,黄宾虹随同王伯尹、夏承焘到章氏家中观摩厉鹗(1692—1752)、吴荣光(1773—1843)、冯登府(1783—1841)等人书画的情景。黄宾虹《钟馗图》即是两人交游的又一重要物证。

  画中两诗均收入《黄宾虹文集》的《宾虹诗草补遗》中,诗题为《为章劲宇题钟馗二首》。不知何故,首句“杼首”二字改为“周礼”。从诗意与画境看,似乎“杼首”还是比“周礼”更切中肯綮。

  在黄宾虹山水画中,不乏大量的人物作为衬景者。他所绘山中人物,或泛舟湖上,或溪山行旅,或牧童短笛,或抱琴远足,或凉亭课读,或独坐草堂,或山间对谈,或渔樵问答,或驻足眺望……无论哪种情况,所写人物往往寥寥数笔,不事渲染,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笔简而意绕,唯独《钟馗图》则不然。虽然此图亦可以山水视之,但画里钟馗,造型别致,神完意足。作者刻意突出人物在画中的中心位置,并以诗歌加以诠释,这是黄宾虹艺术生涯中罕见的笔墨尝试。在晚年的作品中,无论山水、花卉还是人物,或者书法,黄宾虹均随心所欲,不拘形迹,体现其人画(书)俱老的境界。《钟馗图》即是一典型例证。

  饶有趣味的是,黄宾虹所绘钟馗的满腮胡须,以焦墨渲染,与周围的草木、山石融为一体,呈现其一贯的绘画作风。总体来说,从画风及笔法看,此图与黄宾虹晚年山水画风格并无二致,一以贯之地再现了黄宾虹晚年老辣、练达、浑厚且渐臻化境的画格。黄宾虹在《论东坡开文人墨戏画》中说:“惟是高人韵士,绘画之事,不求形似,泥于丹青,已失笔意。有时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传神象外,盖由胸中所得,固已吞云梦之八九,而文章翰墨,形容所不逮者,皆一一可寄于毫楮。”今读黄宾虹《钟馗图》,正可见其“传神象外”的文人墨戏,实可与东坡居士后先辉映。

  (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859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292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157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04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48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48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227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791热度

最新文章

山川墨韵 万象葱茏——当代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川墨韵 万象葱茏——当代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在《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

2025-04-11

秋色满目 棋乐怡然——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秋色满目 棋乐怡然——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出生于北

2025-04-10

天机流动 音韵叠出——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马兴瑞先生花鸟画有感

天机流动 音韵叠出——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马兴瑞先生花鸟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看十几年前,年过五旬的马兴瑞先生小品花鸟画,体会

2025-04-09

因水造境 襟怀家山——贵州美协原主席杨长槐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析

因水造境 襟怀家山——贵州美协原主席杨长槐先生作品(《西部成

宾虹翁《虹庐画谈》中说:“名画大家,师古人尤贵师造化,纯从真山水面目中写

2025-04-09

老健古朴 静谧天真——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家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老健古朴 静谧天真——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家安先生作品(《西部

“宁丑勿媚,宁拙毋巧,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 每每看到何家

2025-04-07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喜欢狮子,也喜欢画狮子,积稿颇多。他认为狮虽为猛兽,然性情和易,他

2025-04-03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

综观展厅可以看到,参展艺术家大都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他们既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四严”管理,即严格管理、严而有度、严中有爱和严盯紧抠。这四个“严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发展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去。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主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学校创建18年来,全体成功人励精图治,创新拼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 ,成功学校蓬勃发展 ,优秀的老师特别紧缺 。而这时候 ,政府又

2025-04-03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作品赏析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

史伟先生的这幅六尺整张《晴岭归云》,纵横朴茂、凝涩古拙的皴笔造景,而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