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结构笔法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019-07-01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996次浏览
  书法,尤其是少儿书法,在近些年可谓是“自带流量”,只要提及总会引发热议,针对某传媒书法公开赛活动的举办,本报记者专程采访“鉴字官”杨涛,请他对网友热议的几个话题来谈谈书法。
新华社 郝群英/摄新华社 郝群英/摄

  |临摹:考察造型能力|

  在活动中,少儿书法比赛挑战的第一个环节“小试牛刀”是临摹给出的经典法帖中的一个字,如临摹《兰亭序》中的“永”字、《多宝塔碑》中的龙字等。为什么首先考验“临摹”,杨涛表示,这主要是考察作者面对经典法帖的造型能力。

  “中国传统书法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结构,一方面是笔法,对初学者来说,笔法相对微妙,难以切入,而结构对他们来说是宏观的,能看得明白。”杨涛表示,我们常说“像不像”,这只是针对结构而言的。笔法、结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息息相关,从唐代开始,中国书法对结构注重研究,制定了法则,这其中不仅代表了一种审美,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中国孩子学习中国传统书法,首先要通过书法学习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从一目了然的结构上切入,随着年纪的增长、心智等各方面的成熟,再慢慢往更细微的笔法上转变。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经典法帖,是在书法发展史中被大家所共识的,无论从结构还是笔法,都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杨涛觉得,作为年纪小的初学者,在学习结构的时候,一开始不理解没关系,把它读下来、背下来,随着时光的沉淀,其中的道理自然慢慢会懂。

  |不识字:书写内容和书法的关系|在节目中,郭宇暄小朋友由于还没上小学,“妙笔生花”环节中“离离原上草”的下一句虽然能背诵,却不会写,但她之前临摹的“国”字、在邱振中教授的建议下书写的“一草一不”四个大字,却获得“鉴字官”们一致认可,认为非常“大气”。这不禁让我们好奇,专家们为什么觉得她写得好?书写内容和书法有关系吗?

  “小朋友令我感动的是,我看到了她非常有张力的线条,似文字非文字的质朴的结构。”在杨涛看来,就书法本身而言,传统的书法的核心是笔法和结构,但是从他的角度来看,其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是线质的辨识能力。

  杨涛告诉记者,审美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来自线质本身的内容,属于“无法”;第二来自于法度阶段的结构、用笔等,是“有法”;最后一个阶段,把“有法”的内容融会贯通,在笔下呈现自我,到达“有法无法”状态。

  “我们看一幅狂草作品,并不会因为不认识字,就对这幅作品没有一点感觉,相反,我们也许会很喜欢,而这个喜欢也许跟内容没有关系。又如王羲之的《上虞帖》、王献之《送梨帖》等,说实话那些内容对我们来说是很无聊的,或者是没有意义,但我们仍把它奉为经典,是因为看到它内容之外的、跟书法有关联的部分,如线、结构、用笔、气息,以及所有这些集中在一起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杨涛表示,“我并不排斥文学与书法的关系,她们之间有关系,但不大,因为书法本身有最本质的东西,对线辨识的能力,对结构本身的观察,对笔法细微的判断,乃至于最后与我们的精神、来自天地间天人合一的判断,这些是书法本体的,她跟内容没有直接大的联系。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她并不是文学的附属,不能用诗词歌赋等文学内容来取代书法最本质的东西。”

  对于郭宇暄,杨涛建议,虽然现在对书法线质的感觉很好,但不能继续这种状态,她必须学习书法的“规律”,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识。

  |谦虚:通过书法学传统文化|

  在活动最后,其中一位小朋友由于连胜两关而显得洋洋得意,倪萍和杨涛都对他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杨涛认为他过于骄傲,告诫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对骄傲这类词汇进行赞扬的内容;倪萍更是说,做人要人好,人好就是“宽容宽厚善良”,千万别以为自己天下无敌。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要求,大家都从心理上产生排斥的人,再有本事,也是很难成长的。”对于节目中一直很温和,忽然变身“严厉考官”,杨涛如是解释。

  “我们文化传统中没有‘争’、互相得意的部分,学书法目的是要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学了书法,还保持着有戾气的状态,那学书法的意义何在?只是为了把字写好吗?”杨涛严肃指出。

  |建议:初学者更应学墨迹|在杨涛看来,现代人学书法有很多问题,比如现在大多数人从“欧颜柳赵”入手学习书法,“这些人没问题,但我们用的多是这些人的碑刻,那就有问题了。”

  在杨涛看来,碑刻的内容虽是由作者撰写,但往往是别人书丹,在这过程中就丢失了很多信息;再由刻工理解、诠释后勒石,这其中信息又被丢失;几千年间,风吹日晒,碑刻被风化、腐蚀,信息量又被丢失;每个时代不同的拓工,墨的轻重直接影响了字的粗细大小的变化。现在我们看到的斑驳的碑刻、拓本,和最原始的内容相比,信息量所剩无几。“这些内容让初学者、低幼龄的小朋友来学,让他用有限的经验来还原作者的精神,太难了,但大家都这么开始的。”

  “我们要停止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找信息量大的墨迹版本,学习到其中重要的部分,等到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再去学碑。”杨涛建议道。

李刚田(西泠印社副社长) 颜真卿书《华岳题名》跋李刚田(西泠印社副社长) 颜真卿书《华岳题名》跋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860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2928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157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047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482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490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231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792热度

最新文章

山川墨韵 万象葱茏——当代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川墨韵 万象葱茏——当代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在《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

2025-04-11

秋色满目 棋乐怡然——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秋色满目 棋乐怡然——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出生于北

2025-04-10

天机流动 音韵叠出——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马兴瑞先生花鸟画有感

天机流动 音韵叠出——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马兴瑞先生花鸟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看十几年前,年过五旬的马兴瑞先生小品花鸟画,体会

2025-04-09

因水造境 襟怀家山——贵州美协原主席杨长槐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析

因水造境 襟怀家山——贵州美协原主席杨长槐先生作品(《西部成

宾虹翁《虹庐画谈》中说:“名画大家,师古人尤贵师造化,纯从真山水面目中写

2025-04-09

老健古朴 静谧天真——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家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老健古朴 静谧天真——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家安先生作品(《西部

“宁丑勿媚,宁拙毋巧,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 每每看到何家

2025-04-07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喜欢狮子,也喜欢画狮子,积稿颇多。他认为狮虽为猛兽,然性情和易,他

2025-04-03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

综观展厅可以看到,参展艺术家大都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他们既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四严”管理,即严格管理、严而有度、严中有爱和严盯紧抠。这四个“严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发展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去。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主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学校创建18年来,全体成功人励精图治,创新拼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 ,成功学校蓬勃发展 ,优秀的老师特别紧缺 。而这时候 ,政府又

2025-04-03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作品赏析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

史伟先生的这幅六尺整张《晴岭归云》,纵横朴茂、凝涩古拙的皴笔造景,而

2025-04-03